词条 | 山越麻绣 |
释义 | 山越麻绣 在搁船尖景区所属的六甲灵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山越先民留存的古老民间刺绣艺术。山越麻锈以该地区木织机织成的麻布为底料,在白色或青色的布上,用麻线或棉线挑刺出鲜明美丽的图案。它既是日用品,又是供人观赏的工艺品。1989年,在杭州及后来的北京亚运会上展出,引起了国内外及国际友人的兴趣。山越麻绣以麻布为基本原料,白布用青线,青布用白线,以布的孔眼为针步,不用设计,一每当大麻、苎麻成熟收割后,浸水中约4至8小时,去表皮,梳成皮丝,织成线,再纺纱。用柴木灰漂白,再上机织成幅阔0.6米的布。通常挑刺布制品的有围布、脚布、背布(背婴儿用)和饭袋。次完成。图案都对针,常见是金鸡嬉菊、寒鹊嬉梅、二龙戏珠等,呈现粗犷古朴的风格。如今在金川、王阜、严家一带,麻绣是显示姑娘针线活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北京《民间文学》特选用山越麻绣作品图案作刊物的装饰,认为它是古老而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