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释义

耸立在成都理工大学青春雕塑旁的信息工程学院是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支撑单位。是成都理工大学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信息工程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二级学院。学院成立于1999年9月,由原成都理工学院的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工程系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依托传统优势学科,整合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专业,形成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工作站的信息类优势学科群。是四川省培养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

学院介绍

学院现有计算机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系、物理系等5个教学系和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设有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涵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物理等7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两个专科专业。

学院有3个博士学位点、8个硕士学位点、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3个部(省)级重点学科和2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是我校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学院各专业都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600余人、本科生2500余人。

学院有教职工187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教授22人、副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4人、后备人选4人。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600余篇,专著20余部。一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和英语竞赛中获得了国家和省级奖励。

学校沿革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是于1999年10月由原成都理工学院的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工程系合并组建而成。其合并组建宗旨是:依托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专业的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与共享,最大限度发展信息科学与信息工程类专业,进而为建立和发展学校优势学科群作贡献,为学校构建新的二级学院积累经验。其中,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的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始建于1956年,195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文化大革命已经为国家培养8届700余名本科生。他们中多数都是各勘探行业的主力,为国家勘探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72年恢复招生,该系专业面覆盖地球物理勘探更宽的领域,含金属、石油物探和深部地球物理勘探。1993年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后,该系于1994年更名为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这一时期,该系根据学校依托传统专业,扩展新专业、新领域的布置,于1992年开始设置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科、信息工程本科和计算机应用本科等专业。1998—1999年,根据教育部专业合并和归类调整要求,专业确定为信息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科专业和地球物理学理科专业。经过多年办学与创业,该系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并在学科建设上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具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共建),一个博士学校授予点,四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办学层次齐全、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专业系。

计算机工程系

计算机工程系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79年建于我校的地矿部成都计算站,建站初期使用我国的北大6912型机和BD200算法语言,代表当时国家的计算机水平。1988年在原计算站基础上发展建立了成都地质学院计算中心,并于1989年引进小区型机和SUN工作站等设备,1991年开始运行,重点服务于地球物理勘探和数学地质专业。在此基础上于1991年成立计算机工程系,当年招收计算应用专科专业。1992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本科生。1999年按专业调整改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30余个班,本科生1000余人,是学校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系之一。为学校扩展专业面作出了贡献。电子工程系前身是基础教学部和地质仪器系。包含物理、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教学部重点是支撑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工程地质、核地球物理、数学地质等专业的建设。本身的专业构建始于1977年招收的物理师资班和1979年地质仪器本科班。1985—1992年开始连续招收应用电子技术专科班,1993年由原物理和实验物理、电子电工教研室等组建成立电子工程系,并于当年开始招收应用电子技术本科生,1995年附加招收移动通信专科。1999年根据国家专业调整要求,改为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至今。该系在承担基础教学的同时,依靠本身基础优势,办出了一个有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填补了学校电子类专业的空白。 信息工程学院经过数年的教学改革、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以及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较齐全、结构较合理、规模适度、实践教学配套的学科专业体系。

办学宗旨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依托,以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全面发展的方针,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管理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学院定位

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建设理工结合、以工为主、优势与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科设置

办学特色

学院有较齐全的信息工程类专业学科群,有系统的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验室和教学科研基地,有部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有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科研教学人员;

有国家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项目,有国家攻关、973、863、部省重点项目支撑,学院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是我校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单位,也是四川省信息工程类人才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机构设置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经教育部2003年底批准,由成都理工大学于2004年开始建设的四川省和教育部联合共建的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以“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四川省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点为依托,大力从事和推进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挂靠于该校的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的地球物理学系作为重点实验室主要学科专业支撑,该系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培养地球物理勘查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之一,其教学科研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始终保持先进水平,部分属于领先地位,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本实验室拥有一批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多年来在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四川省“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建于1999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1999年以来,共完成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级课题一项、专题三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二项,国家基金项目十余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题四项,国家863项目二项,国家创新基金二项,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60余项,其它项目若干项。完成科研经费超过20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三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余项,获中国发明专利3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正式出版学术专著10部。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国外学术刊物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本实验室学科多年来一直坚持国内外的合作研究,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国际学术团体的培训、研讨和交流,邀请国内外学者来室做学术报告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这对本学科的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推行派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学术交流和培养方法,既提高了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接触外国先进水平,又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先后有众多的教师出国深造、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还长期坚持邀请国外高水平的学者来进行合作,讲学和交流。本学科还成功地组织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通过这些会议建立了本学科与国际同行的广泛联系,对本学科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