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南新区
释义

淮南市山南新区规划简介淮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写到:建设“现代淮南、文明淮南、生态淮南”的总体目标,制定“东进、南扩、西调、北连”的空间发展战略,勾画“三山鼎立、三水环抱、三城互动”的空间形态,建设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生态优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国内一流、安徽第一、具有淮南山水特色的现代化南部新城区!(1) 山南新区职能定位为:

全市的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和体育中心。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生活居住、现代服务业、休闲产业和轻型工业。

(2)山南新区规模:

山南新区规划范围98平方公里,规划协调范围2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70多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0万人。建设周期2008-2018年,总投资900亿元,十年基本建成。十年基本将新区建设成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化城市景观风貌和良好人居环境的现代化新城区。

(3)山南新区建设规划遵循的原则:

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营造宜居环境;实现基础设施高效运营,集约利用土地。

(4)山南新区建设道路根据南部新城区地形特点、水系的分布系统采用方格网布局,局部有所变化,形成“八纵六横”路网骨架。其水系、绿化将纵贯整个南部新城区,城区与舜耕山及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化大型能源城市,促进淮南城市转型和经济社会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200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东进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在此战略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淮南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勾画了“三山鼎立、三水环绕、三城互动”的城市空间形态,初步形成了建设山南新城区的规划构想。2004年6月,国务院批准原长丰县所属的七个乡镇共470平方公里、20万人归淮南市管辖,为实施这一规划构想提供了现实空间。

2005年8月10日,市委、市政府成立山南新区建设指挥部,拉开了开发建设山南新区的序幕。

资金是建设的“粮草”。山南新区基础设施投入需要200亿元以上。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我市通过寻求企业合作和申报项目资金等多种方式,努力解决建设资金。去年7月市政府与中铁四局签订了合作开发山南新城的框架协议,确立了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今年8月15日双方签订了实施性合同,落实了1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45亿元资金。成立了注册资本1亿元的淮南市山南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山南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项目申报了国债和外国政府贷款。

扎实的前期工作,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使山南新区一批先导性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

----投资1.9亿元的连接新老城区的洞山隧道已完成进尺1200余米,8月初开始双向施工,年底可双隧贯通;

----投资1.3亿元的陈洞南路(一期)、南纬三路(一期)工程土方基本结束,已完成60%左右的产值,年底可建成通车;

----投资2亿元的高压线路改造工程自5月31日开工建设以来,施工人员克服天气等不利因素,加班加点推进进度,已完成产值4000余万元;----总投资1.1亿元,用于安置拆迁农户的三和农民新村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年底可完成7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确保已拆迁户年底乔迁新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山南新区建设已经步入大开发、大建设的崭新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宜于人居的淮南新城会如期展现在世人面前。

呼应历史机遇 打造一流新区

2002年,刚刚步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淮南奋力崛起的高度出发,举行了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2003年,根据研讨会成果编制了《淮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建设南部新城区的构想,勾画了“三山鼎立、三水环绕、三城互动”的城市空间形态。2004年,国务院批准长丰县7乡镇划归淮南,建设部批准我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正式将山南新区纳入城市规划。2005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指挥部,启动山南新区建设,淮南的城市建设将由此催生一场跨越式的大发展。

一、建设山南新区的重大意义

1、建设山南新区是拓展城市空间、实施城市化战略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淮南要奋力崛起,必须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改变随矿建市的模式,实行矿城分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淮南主城区分布在淮河与八公山至舜耕山中间的狭小空间里,西临寿县,淮河北岸地势低洼,东部有高压走廊,城市建设只能向南拓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原长丰县三和乡等7乡镇顺利划归淮南,至此,建设山南新区成为我市的不二选择。

2、建设山南新区是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淮南竞争力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从总量扩张阶段逐渐转向提高质量、追求效益、优化结构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仅直接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集约程度,而且可以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淮南的产业结构单一,可以建设山南新区为契机,依托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淮南的实力和竞争力。3、建设山南新区是迎接东部辐射、融入省会经济圈的需要。近年来,合肥发展不断加快,随着合宁快速铁路、合淮蚌客运专线等的建设,合肥与东部地区的距离日益靠近,落差逐步缩小,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加强。迎接东部辐射、融入省会经济圈已成为我市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山南新区建成后,我市距合肥的距离将由100公里缩短为70公里,淮南将是合肥铁路枢纽、新桥国际机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也必将成为省会经济圈的重要成员。

4、建设山南新区是打造中心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省委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构建以“两淮一蚌”为主的沿淮淮北城市群。省委书记郭金龙明确要求淮南要在皖北地区实现率先崛起。省长王金山指出:希望淮南在构建“两淮一蚌”城市群中发挥应有的带头作用。淮南在皖北六市中,具有率先崛起的优势和条件。因此,市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长期以来,作为资源型城市,淮南的城市功能单一,辐射能力弱。我市可以山南新区建设为载体,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单一资源型城市向多元复合型城市的转型,促进淮南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淮南成长为辐射能力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

二、建设山南新区的大好机遇

山南新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北承舜耕山、贴近主城区,东连高塘湖、西接瓦埠湖,南临合淮阜和淮蚌高速公路、距新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70公里,区内有9条水系和一批塘湖,山清水秀、地势平坦,60平方公里内仅有3.5万人,基本没有工商业设施,土地征迁、农民安置的成本很低。除这些优势外,开发山南新区更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1、中部地区再被看好。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后,我市积极争取,作为安徽的代表列入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2006年中央10号文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并提出了9个方面36条政策措施。中部地区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淮南是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最大受益城市之一,将享受三大政策:一是比照执行国家给予东北的政策,二是给中部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特殊政策,三是对资源型城市的支持政策。

2、安徽发展再次加速。近年来,安徽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扎实推进“861”行动计划,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十五”期间,全省GDP由2000年的290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75.8亿元,年均增长1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省委提出到2010年,GDP达到1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200亿元,比2005年接近翻一番。总体看,安徽发展面临的环境十分有利,国内外产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共有2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安徽。在“861”行动计划的带动下,一批事关安徽长远发展的基础项目陆续建成,一批支柱行业和骨干企业迅速崛起,长期集聚的能量加速释放。

3、皖北开发再现生机。2001年,安徽省提出加快皖北地区发展以来,皖北六市联系实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与全省的差距逐步缩小。2005年,省委提出构建“两淮一蚌”城市群,进一步深化了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战略。2006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淮南召开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发展座谈会,就建设“两淮一蚌”城市群作出具体部署,推动皖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加速向产业优势转变,加快构筑“两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抓好煤化盐化一体化、生物质项目等重点工程,使“两淮一蚌”成为带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的龙头。

4、能源工业再度崛起。近年来,我市的煤电化工业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实现了加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加大。专家分析,以煤炭为主和能源消费紧张的状态,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受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煤炭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将长时期维持较高水平。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速扩张,一些化工原料出现了紧缺,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不断提高,煤化工产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长期保持快速发展,为淮南建设山南新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5、宏观调控再添良机。2006年4月以来,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是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加剧,房地产领域的问题突出,特别是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等矛盾和问题,实行的是“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这一轮宏观调控对于开发建设山南新区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首先,淮南地处国家支持发展的中部地区和安徽省重点发展的“两淮一蚌”城市群,城市化是当前我国的发展重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是淮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开发山南新区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符合安徽发展的战略部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宏观调控是政府用“看得见的手”调节经济发展,是阶段性政策。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无时不在,当经济过热时采取的是紧缩性政策,当经济偏冷时采取的是扩张性政策。按照经济增长周期的发展规律,采取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周期一般在2-3年。当我们克服困难,建成起步区基础设施之时,就会迎来新一轮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可以说推进山南新区建设正当其时,是我市快半拍、抢先一步推进城市化、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英明决策。

第三,目前,我国经济正处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紧缩“地根”和“银根”,对山南新区建设影响最大的是土地政策,只要我们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去做,不仅不会对建设进度构成影响,而且还会促进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

三、建设山南新区的目标任务

市委、市政府把山南新区的功能定位为全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体育、交通、物流中心区和最佳人居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现代化城市建设样板区。

2006年8月,市委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大山南新区开发建设力度,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成国内先进、安徽一流,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根据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山南新区规划范围98平方公里,规划协调范围2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60多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万人。

山南新区开发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三年出形象,完成起步区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部分重要项目建设任务。第二阶段,五年成规模,完成60平方公里内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重大的标志性、功能性项目,带动新区的全面发展。第三阶段,十年基本建成,形成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化城市景观风貌和良好人居环境的现代化新城区。

四、建设山南新区的基本情况

山南新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一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支持下,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做了充分准备。

1、高起点科学规划。规划先行、描绘蓝图、超前控制。山南新区按照“接轨世界、放眼未来、传承文化、塑造特色”的要求,“大气魄构思、大手笔运作”,高标准编制了一系列规划。由市政府和省建设厅组织召开了山南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对新城区的建设规划出谋划策。在此基础上,组织征集了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评选、市民投票和市委、市政府研究最终选定了清华大学修改完善的设计方案。先后委托中国城市规划院、华北规划院等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分别编制了市政工程、水系景观、农村居民点安置等专项规划。2、高速度建设新区。2005年,山南新区获批土地1461亩,清理出原金岭工业区已批国有建设用地几千亩。2006年,又获得农用地转用等一些用地计划指标,并将有望3年完成起步区的土地报批。投资1.9亿元的洞山隧道、投资2亿元的高压线走廊改造工程、投资2.3亿元的龙泉公园、投资1.3亿元的陈洞南路和南纬三路等工程已开工建设。规划展示厅和中铁四局投资公司办公楼也相继开工,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将全面铺开,山南新区具备了大开发、大建设的基本条件。

3、高效能经营管理。山南新区建设启动以来,我们通过综合治理,制止违法建设,控制开发成本。目前,已阻止违法建设560户,拆除违法建设323户、1.6万平方米,平坟5000座,有效遏制了抢建势头。在征地拆迁中,坚持以2004年宅基地普查资料为补偿依据,坚决做到违法建设一律不予补偿。为了便于开发建设工作的运作,指挥部注册成立了淮南市山南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在筹、融资和项目库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铁四局签订了滚动投资150亿元的合作开发意向书和投资30亿元建设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山南新区建设项目库已编制的25个项目中,已申报开行贷款项目22个,贷款规模53亿元;申报国债项目1个,投资1.6亿元;列入2006年省“861”重点项目6个;编制申请利用国外政府贷款项目3个,其中山南新区水厂一期项目1100万美元外国政府贷款已获国家批准。

五、建设山南新区的策略选择

建设山南新区是顺应形势、抢抓机遇的科学决策,是重新确定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位置,找准在省会经济圈中的坐标的必然选择,受到了城市规划、发展战略等方面专家的推崇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目前山南新区已具备了大开发、大建设的基本条件。

1、在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上取得新突破,推进淮南经济转型。城市,是先进生产力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是经济、科技、人才的聚集中心,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就要为先进的生产创造广阔的空间和载体。据测算,到2010年的五年间我市将需要建设2000万平方米左右的商品住宅。目前淮南主城区的土地已开发殆尽,今后我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将主要安排在山南新区。山南新区计划在今后三年内要完成政务区、企业会所区及其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进而推动一批单位和企业相继入住。一批重大项目和房地产项目的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将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人口的迅速集聚,淮南的城市转型将由此掀开新篇章。

2、在公共设施和道路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城市辐射能力。山南新区将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开展市场运作,把城市资源和投入作为资本来看,通过拍卖道路、公用设施的冠名权和转让、拍卖新区的土地资源等市场手段,筹集新区开发建设经费。在全面完成各类详细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完成一系列重要项目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完成万亩建设用地的征迁,筹集30亿元资金,全面开工建设10平方公里起步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农民新村,完成起步区所有道路、管网,各类广场、水系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安置好起步区内的7000多农民。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大规模的产业和人口集聚,从而不断增强我市的城市辐射能力。

3、在理顺体制和创新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营造优质发展环境。建设山南新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山南新区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将会形成一个主体到位、职能到位、管理到位的具有决策、指挥、协调、调度、执行等职能的机构负责处理新区事务,从而克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遇到的管理权属不清、专项规划相互冲突和无序审批造成的重复浪费等问题。我市还将发挥具有地方立法权的优势,制定出台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城市规划,从建设用地管理、违法建设整治、征地撤迁补偿安置、建设管理、市政公用事业经营管理、外商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优惠政策方面,让新区的开发建设有章可循,为山南新区建设事业的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4、在招商引资和借力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打造皖北发展亮点。未来三年,随着市级政务机构的迁建,山南将成为淮南市的政治中心,进而对资金、人才等要素形成强有力吸附作用。新集集团总部及生活设施,淮化集团总部将相继开工建设。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委党校、东方医疗集团总院等机构将陆续迁入。面积3000多亩的开放式生态公园-龙泉公园建成后,将使山南的环境更加秀美。我们将积极争取将山南新区建设列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构建“两淮一蚌”城市群的重要内容,申报国债资金和国外政府贷款,寻求与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起步区的投资建设与经营。只要我们在投资环境上做好、做足文章,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就会形成较大突破。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型开发企业、投资公司纷至沓来,山南新区即将形成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的壮观局面,成为加快皖北发展的龙头项目。

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山南新区的建设,一个地处沿淮辐射皖北的能源新城将日益富裕文明,一个富有四千年蔡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将日益丰姿绰约,一个奋力崛起茁壮成长的中心城市将日益欣欣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