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成白刀 |
释义 | 战国中期中山国所铸,时在迁都灵寿至亡于赵间(前380—296年)。旧谱误隶赵刀,然据1979年来对中山王墓及灵寿故都遗址大量考古发掘,终证为中山国刀。形制为钝首,背稍凸而廓较高,柄上脊线或有或无,柄首为正圆环。刀体较厚实。通长14厘米左右,重16克上下。铭文书体多变,由繁至简。除“成白”外,尚有单字“城”刀,极少数“成白”二字铭于刀背而正面无文,可视为齐莒刀之滥觞。另有一种面文“明”、背“成白”之圆折刀,俗称“成白明刀”,可能系燕占期内所出,今甚罕见。 成白刀-特征三晋地区,主要是赵国,为了适应与齐燕接壤地区商业交往的需要,曾铸行过刀币。“赵刀”主要是“甘丹刀”。甘丹即邯郸。赵刀首部稍圆钝,背稍微曲,刃稍凹,柄有脊纹二道,环作椭圆形,环孔较小。一般可以分为大小两种。大者通长13。8-14厘米,宽1。5厘米,重8。8克左右,背多无文平素,但也有“田”及数字等字,文字与外缘都比较细弱。材质为青铜,提炼精细,富有抗力,这种刀币的数量不多,究其原因,可能是铸行不久便停止了。小者较短、窄、薄,刀背直,刀刃稍凹、有廓,柄也有脊纹二道,柄底较平,孔呈椭圆形,通长12。5厘米,首部宽1。3厘米,重3。5克以上。邯郸刀文有的是“甘丹化”,通长13。8厘米,首部宽1。6厘米,重8。2克。 按赵于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成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53年)魏国攻占邯郸。邯郸刀的铸造工厂可能在此后中被破坏,故改出“白人刀”。“白人刀”比邯郸刀略微轻小,刀身直而不曲,环作椭圆形,正面币名“白人”、“白人”、“白”等。 成白刀-识别这种钱铸于柏人邑,白人即柏人,在邯郸以北,今河北唐山一带,春秋属晋,战国时归赵。这种刀有三种形式:一、刀柄有脊线二道,柄环呈椭圆形,平底,有廓,背多平素,也有一、五、六、十、廿一等纪数,也有化、丘等单字,长13。4厘米,刀首部宽1。5厘米,重7。5克。二、刀首平斜,刀柄刀环与前者相同,长13。1厘米,刀首部宽1。3厘米,重6。7克,铸造整齐,只见白人即白人化两种。三、长13厘米,首部宽1厘米,刀柄刀环呈三角状,穿孔是一个等腰三角形,面文有“白”字,个别有“化”字,面背均无廓,有的白人刀背文有刀、厂、鱼、文、田、乙及数字等,字与外缘平夷,铸造、铜质都非常精美。但减重情况严重,故而大小不一,轻重参差不齐。实际上这种刀流通时间比较长,其减重是必然的,决非一次所为。 以上两钱首部外凸为弧状,所以又称“圆首刀”。 成白刀-形制圆首刀 其典型形制为刀身平直,圆首,柄间正面有两直线或一直线,背面有一直纹或无纹,柄端环形,这种刀称“直刀”或“圆首刀”。有大、小两种,大者一般长约14厘米,重10至12克;小者减重至6。9克左右,长约10厘米。刀正面皆铸地名。 魏国所铸“阳新化”刀时间较晚,且较赵刀为小。阳在今陕西神木东,为魏地。也有人认为这种阳刀与赵直刀为同一直刀系统,应是赵国所铸。战国时期,地域所属时而此国,时而彼国,所以这种刀是赵国占领后所铸也是有可能的。 成白刀-鉴赏与注意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燕国、齐国、赵国、中山国所通行的刀类货币。其种类有:燕国的明字刀、尖首刀、针首刀;齐国的三字刀(齐法化刀)、四字刀(齐之法化刀)、五字刀(安阳之法化和即默之法化刀)、六字刀(齐建邦之法化刀)、还有齐明刀、博山刀等;越国的甘丹刀、白人刀、白人化刀、白化刀、王化刀等;中山国的城白直刀和白人直刀等。 收藏古币初涉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价值。一般来说,宋、明、清的古币价值较低,先秦、汉、隋、唐、元各代的古币价值较高;黄铜、红铜、铁质古币价值较低,金、银币价值较高;正式流通的钱币价值较低,非正用钱,如压胜钱、供养钱、春钱、秘戏钱、宫钱、打马钱等价值较高;方孔圆钱价值较低,圆孔圆钱、刀币、布币价值较高;正统王朝的古币价值较低,偏安王朝、区域政权的古币价值较高;光背古币价值较低,双面均有钱文、双面均为钱背、背星、月纹、背文字等古币价值较高。 二、真伪。一般来讲,伪币常常有挖刻痕迹,无光泽与铜锈,经过有化学药品腐蚀。真币钱文流畅,做工自然。古币表面一般呈黑褐色,有光泽,也有褐色、暗红色、橙黄色等。出土古币表面氧化严重,有铜锈和银白色的氧化层。 三、布币有空首布、平首布等。刀币有针首恨、尖首刀、明刀、齐刀与圆首刀;圆钱有圆也圆钱与方孔圆钱,方孔圆钱最多,但是也不尽相同。搞清古币类别十分重要。古币收藏必须掌握中国古代的有关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类知识,掌握钱币学的专业知识,注重历代钱币的研究。南宋洪遵的《泉志》,明益斋主人的《货泉备考》、民国丁福保的《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古钱学纲要》,现代孙促汇等人编者的《简明钱币辞典》等,都是古币收藏者必备的参考书。 中山国刀战国中期中山国所铸,时在迁都灵寿至亡于赵间(前380—296年)。旧谱误隶赵刀,然据1979年来对中山王墓及灵寿故都遗址大量考古发掘,终证为中山国刀。形制为钝首,背稍凸而廓较高,柄上脊线或有或无,柄首为正圆环。刀体较厚实。通长14厘米左右,重16克上下。铭文书体多变,由繁至简。除“成白”外,尚有单字“城”刀,极少数“成白”二字铭于刀背而正面无文,可视为齐莒刀之滥觞。另有一种面文“明”、背“成白”之圆折刀,俗称“成白明刀”,可能系燕占期内所出,今甚罕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