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1886年
释义

传统纪年:丙戌年(狗年);清光绪十二年;日本明治十九年;越南同庆二年。1886年,北洋舰队的铁甲舰“定远”号访问日本的一年。

大事记

1月29日——两位德国人朱卡尔·木茨和戈特利布·戴姆乐获得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随后这一天就被人们称为汽车诞生日。

5月1日——美国芝加哥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后来演变成干草市场暴乱。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5月8日——阿萨·坎德勒发明可口可乐。英文名称:Coca-Cola,也称Coke 7月25日——重庆教案发生。 1886年,美、英传教士分别在重庆浮图关下的鹅项颈和丛树碑两处强修教堂。市民散布揭帖,约期反教。7月2日,商人罢市,正在重庆应考的武举生员也罢考,连续焚毁美国教堂和英法洋房。群众围攻依仗教会势力欺压百姓的教民罗元义住宅。罗指挥打手百余人,打死打伤群众30余人,群众无比愤怒。7月25日,聚众3000多人,捣毁了城外白果树法国天主教教会书院,并与保护教堂的清兵发生械斗,青年石汇怒杀弁兵一人。江北,萦江、南川、铜梁、大足等县群众纷起响应,掀起了川东反洋教斗争的新风潮。教案发生后,英、美、法公使向清大肆要挟,清急派川督刘秉璋“查办”,最后以处死凶手罗元义、处决石汇并赔款335000两。

10月7日——西班牙废除古巴的奴隶制。

10月28日——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在纽约港,为自由女神像揭幕。

英国占领缅甸。

孙中山在香港中央书院毕业。

出生

3月5日——董必武,中国共产党早期创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3月20日——林伯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7月24日——谷崎润一郎,日本著名小说家。

12月1日——朱德诞生,原名朱代珍,字玉阶,四川仪陇县人,祖籍广东韶关。

逝世

7月31日——李斯特,匈牙利钢琴演奏家、作曲家(1811年出生)

庞氏,孔祥熙之母。

12月28日──泰·柯布,美国棒球选手(逝世1961年)。

历史记载

中法订立《越南边界通商章程》

《越南边界通商章程》又称《滇粤陆路通商章程》或《天津协定》,光绪十二年(1886)三月二十二日,由清廷全权代表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戈可当(M.G.Gogordan)在天津签订,共十九款。主要内容为:中法互派领事;议定进出广西、云南边界货物的税则,凡进口税减收五分之一,出口税减收三分之一;华民在越南受法国法律约束;互换逃犯等。法国政府以与其侵略要求相距甚远,拒绝批准此约,并重派代表来中国谈判。

中英订立《缅甸条款》

光绪十一年(1885)十月,英国出兵攻陷缅甸首都曼德勒,俘虏缅甸国王。十一月二十七日(西历1886元旦),英国宣布上缅甸并入英属印度,又进而逼迫清政府承认其吞并缅甸。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清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英前署驻华公使欧格纳(N.R.O’Conor)在北京签订了《中英缅甸条款》,共五款。主要内容为:英国允许缅甸每十年向清王朝进呈方物一次;清政府承认英国在缅甸取得的一切特权;中英两国应派员勘定中缅边界,另立边界通商事务专章;英国同意暂缓派员由印度进入西藏,但原则上规定了藏印边界通商。光绪十三年(1887)七月初七日,中英两国政府派代表在伦敦交换了批准书。

大足教案发生

光绪十二年(1886),四川大足县民众因不堪外国传教士肆虐,拆毁龙水镇、三驱场、万古场等地的教堂。光绪十三年(1887),又将重建的龙水镇教堂夷为平地。但教士又纠工重建,并扩展地基,加厚围墙。光绪十六年(1890),教堂重修竣工,适值当地传统的灵官庙会会期临近,教士彭若瑟胁迫知县发布告示,严禁迎神赛会,并派兵守卫教堂。六月十九日,灵官会会期,又发生教徒打死群众和烧毁民房事件。群众怒不可遏,奋起捣毁教堂。余栋臣组织煤窑、纸厂工人及挑贩数百人竖旗起义。六月二十三日,攻入龙水镇,发布檄文,号召群众驱逐外国传教士。清廷急派桂天培带兵到大足“查办”。桂对起义者剿抚兼施,余栋臣率众退至西山,坚持斗争。四川总督刘秉璋以缉捕“凶手”,赔银五万两结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