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市化 |
释义 |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积极意义(人口转化 产业调整 工业发展 科技进步 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环境问题 社会问题 经济影响 粮食问题 大城市病日益突出 城市职能转化不明显) 基本认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涵义着手,在对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进行说明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及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问题。就目前而言,刻意引导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国情。 演进过程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的过程。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美国、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具体表现在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 老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弱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出现的再城市化。 积极意义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 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乡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不利影响环境问题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 岩石圈: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 大气圈:空气污染。加剧热岛效应。 水圈: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 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压,社保缺口难于填补。 经济影响地价上涨,成本上升。 粮食问题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政局稳定。 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当今中国的大城市病已经相当严重。交通拥挤、资源紧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困扰着城市的进步[。今年来中国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圈开始在中国部分地区出现,而许多特大城市也开始着手兴建“卫星城”希望能解决大城市病的诸多问题。如北京市改委主任丁向杨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会议上向市人大作报告时提到,北京市将按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标准,公开招标确定高水平规划设计,建设几个适合五十万以上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卫星城”,借以来疏散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但是,实际运行中发展“卫星城”很多的时候却是使城市更加“臃肿”,“城市病”的现象更加突出。因此,解决城市病问题,在发展“卫星城”进行分散型城市化的时候同时应注意不要把城市变的更“臃肿”。 城市职能转化不明显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中国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发展“城市圈”“卫星城”需要注意到城市职能和周边郊区职能的转化和协调发展。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心城市应该不断加强“城市带”和“区域经济”的规模、布局、功能的完善。城市职能的不断演进,是中心城市良好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解决大城市病、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在美国,1780~1840年的60年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从2.7%上升到8.5%。1870年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不过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骤然上升到51.4%。从整个世界看,190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13.6%,1950年为28.2%,1960年为33%,1970年为38.6%,1980年为41.3%。所以,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 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相差很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1980年,发达地区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平均为70.9%,其中,美国为77%,日本为78.3%,联邦德国为84.7%,英国为90.8%,加拿大为75.5%。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平均为30.1%,其中不少国家低于20%。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随工业化的逐步实现而不断提高。苏联城市人口的比例,十月革命前约为18%,1961年达到50%,1981年上升到65%。其他东欧国家,如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城市人口的比例都超过50%。 中国进程中国的城市化主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改革开放后。 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城市化进程,也要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需要广大农业劳动者有真正的择业、择地自由,打破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的人为枷锁,完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和社会保障体制;在城市化的各个阶段都要充分注意城市化过程中人的利益。 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过而且还将要出现很多问题。我们要坚持城市化本身从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提升人们价值观念的出发,以此来监督和指导我们的工作;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城市化的长久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2月19日发布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城市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现实问题就地型城市化就地型城市化是指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城市直接作用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或者由于对外交通地位的建立,或者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 、城乡劳动力严重过剩;中国农村的繁荣,必然要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实现,现有的大城市无力吸收数以亿级的农村人口,只能以投资少、设施简单的小城镇、小城市起步。通过对中国现实的分析,就可以暴露出农村地区城镇化中的一些问题。很多问题产生于农村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同时又阻碍着该地区城镇化的进行。 调好产业结构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到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初见成果,在进行新一轮深化改革成果的过程中,我们仍需要摸索前进。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面临着新一轮城镇建设的高潮。我们知道,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中介,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资源,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同时也应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现在很多地区仍存在盲目上项目、造成重复投资的情况;不仅造成了很多浪费,更重要的是贻误了时机,使城镇化现代化过程滞后。由此,作为与农村紧密相连的城镇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切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在一些西部落后地区,因为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短缺,开发初期启动相当困难。为迅速提高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可建立优化的产业发展顺序,即首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如旅游、商贸等产业,以其促进地区发展资金的原始积累,并沟通外界,为合理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打下基础。而后相应发展其他适合该地区的产业和相关工业,由此带动该地区的合理持续健康发展,切忌急于求成。 建设人口素质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生产在农村地区的普遍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是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化服务的完备。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城市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加快农民进城,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就业以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使村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基础教育是影响中国未来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教育资源呈不均分布,地区的文化水平低下势必影响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加强对农村人口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城市化主体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城镇(市)化进程中需要长期重视和亟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学术争论学术界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论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极为激烈,主要有小城市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多元发展论、城市体系论等。 小城市论1983年,中国城镇化道路学术研讨会一致认为中国应该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吝不同地区的城镇化道路也应各具特色”。讨论会的总结报告注意力的焦点在“积极恢复和发展小城镇,特别是广大的农村集镇”,小城市“是符合理性的,是有生命力的”。在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工业化的现实和“小城镇大战略”的导向,以及既定城乡制度的惯性作用下,这种论断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几乎是独占鳌头的。 大城市论有学者认为应重点发展“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中心城市”。有学者(饶会林、曲炳全,1989)则明确指出大城市具有远大于小城镇的规模效益。还有学者提出适合国家当前条件的100万——400万人口的优化城市规模区间。也有学者认为城市规模效益仍然在发挥主要作用,需适当放宽对大城市规模上的限制。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在落后地区,大城市必然要首先发展,形成“极核”,然后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 多元论也有学者试图从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中寻求平衡,提出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圈为中心的提高内涵为主的”城市现代化、城市内涵化的二元(或多元)城镇化道路模式,或大中小城市互相协调,东中西部差异化发展道路(。 中等城市论《经济学动态》编辑部于1984年提出“中等城市论”。 城市体系论随着城市化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周一星,1988)提出“不存在统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最佳城市规模,城镇体系永远是由大中小各级城镇组成的,而各级城市都有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城市化的模式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发展道路受到重视。 表现特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城市化进度1、城市化水平指标 此指标的公式是:PU=U÷P×100%;式中:U——城市人口;P——总人口。 2、城市化速度指标 次指标的公式是:TA=1÷n(PUt+n—PUt);式中:TA——城市化速度;n——两时刻间的率数;PUt+n、PUt——在t+n年和t年的城市人口百分比;要注意,公式中城市化速度(TA)的单位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而不是百分比。 3、城市化质量指标 城市化质量指标并不单一,而是综合各种指标的指标体系,这里采用叶裕民提出的衡量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作稍微改动,分为两大体系。 城市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是城市素质的综合反映,具体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的方方面面。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大类11个指标。第一类,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3个指标:人均GDP(元/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用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类,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万人拥有医生数(人),万人拥有电话机(包括移动电话)数(部)。它们分别反映交通、医疗卫生、通信的发展水平。第三类,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人)、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分别反映人的素质和人的居住环境状况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结为一体,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衡量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理论上包括4个指标: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平均利润率,城乡之间物质流和信息流状况,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选择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反映生活水平)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反映生活质量)两个指标来计算中国当前城乡一体化的水平。 发展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不同。 发达国家1.起步早。 2.城市化水平高。 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1.起步晚,发展快。 2.城市化水平较低。 3.城市发展不合理。 例如巴西,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城市化问题十分严重。 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同名图书基本信息作者: 保罗.诺克斯/ 琳达.迈克卡西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1 页数:705 ISBN:9787030234773 内容简介《城市化》是当代西方“城市化”研究的综合成果,也是美国、欧洲一本经典的教学参考读物。全书通过拆开互锁的方法,展现人类社会以来持续变化的城市化过程。全书共18章,第1、2章论述城市化起源及其演化、城市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3、4章通过美国实例论述城市体系的发展过程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第5-8章介绍欠发达国家城市化特征、城市空间形态以及城市问题;第9-12章从构成城市的基本元素:建筑入手,通过城市设计、城市开发过程展现城市的居住空间和邻里变化;第13-18章从城市生活方式看城市化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城市管治政策,并对未来城市化趋势进行了展望。 目录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城市化和城市地理 本章概述 1.1 城市地理学研究 1.2 城市化进程和结果 1.3 本书结构 第2章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概述 2.1 城市的定义 2.2 城市化的先决条件 2.3 城市起源理论 2.4 城市的起源 2.5 早期城市的内部结构 2.6 从城市起源地区的城市扩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