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溶菌性噬菌体
释义

也称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以下引用自“毒性噬菌体”词条:

毒性噬菌体在敏感菌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和释放几个阶段。从噬菌体吸附至细菌溶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称为噬菌体的复制周期或溶菌周期。

吸附 吸附是噬菌体与细菌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其特异性取决于噬菌体蛋白与宿主菌表面受体分子结构的互补性。不同噬菌体的吸附方式不同,丝形噬菌体以其末端吸附,有尾噬菌体以尾丝、尾刺吸附。丝形噬菌体如M13、f1等及微球形噬菌体如MS2等是吸附于细菌的性菌毛上,所以只感染有性菌毛的F+菌。只要细菌具有特异性受体,不论是活或已死亡,噬菌体都能吸附,但噬菌体不能进入死亡的宿主菌。

穿入 有尾噬菌体吸附宿主菌后,借助尾部末端含有的一种类似溶菌酶的物质,在细菌胞壁上溶一小孔,然后通过尾鞘的收缩,将头部DNA注入细菌体内,而蛋白质衣壳留在菌细胞外。无尾噬菌体与丝形噬菌体可以脱壳的方式进入细菌细胞内。

生物合成 噬菌体核酸进入菌细胞后,一方面通过转录形成mRNA,再由此转译成噬菌体所需的,与生物合成有关的酶、调节蛋白和结构蛋白。另一方面, 以噬菌体核酸为模板,通过核酸多聚酶的催化作用,大量复制子代噬菌体的基因核酸。

成熟与释放 待噬菌体的蛋白质与基因核酸分别合成后,立即在细菌胞质内按一定程序装配成完整的成熟噬菌体。当子代噬菌体达到一定数目时,菌细胞突然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又可感染新的敏感细菌。但有些丝形噬菌体是以出芽的方式逐个释放。

在液体培养基中,噬菌现象可使混浊菌液变为澄清。在固体培养基上,若用适量的噬菌体和宿主菌液混合后接种培养,培养基表面可有透亮的溶菌空斑出现。一个空斑系由一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细菌后形成,称为噬斑(plaque),不同噬菌体噬斑的形态与大小不尽相同。若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通过噬斑计数,可测知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s, pfu)数目,即噬菌体的数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