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组成】陈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 桔梗7.5克(去芦头) 贝母15克(煨微黄) 鸡苏7.5克 杏仁7.5克(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 人参7.5克(去芦头)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入灯心10茎,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日三四次。
【主治】小儿咳嗽,胸中满闷,不欲乳食。
【组成】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前胡3分(去芦头),木香3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大腹皮1两(锉),槟榔1两。
【来源】《圣惠》卷四十五。
【主治】湿脚气。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组成】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1分(锉),白茯苓半两,人参1分(去芦头),甘草半分(炙微赤,锉),槟榔1分。
【来源】《圣惠》卷八十八。
【主治】小儿宿食不消,心腹胀闷,亦治呕逆恶心,背寒脚冷。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1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