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张岩 著丛 书 名:出 版 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ISBN:9787802079250出版时间:2007-05-01版 次:1页 数:253装 帧:平装开 本:32开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与读物 内容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流通领域发生了两次重大变革,被称为“流通革命”。第一次“流通革命”发生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是以超市的兴起、发展和厂商的流通系列化为主要内容的流通变革,主要解决了流通部门与大批量生产体制和大量消费不适应的问题,给传统的、落后的流通体制以冲击,并确立了战后日本现代流通体制和流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次“流通革命”发生在日本经济成熟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时期,是日本历史上最深刻的流通大变革。其不仅是流通部门或流通机构的变革,也包括流通行政管理制度的大变革,是流通体制变革的综合反映。对战后日本流通体制变革问题,迄今尚未见到专门和系统的研究成果。 本书是以二战后至今日本流通领域的两次阶段性变革与流通体制变革的内在关系为着眼点,综合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系统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以“流通环境一流通变革一流通绩效 ”为研究框架,运用经济学理论,力图系统性地揭示战后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的原因、特征以及变革中的流通主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究了日本政府在流通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书的特点是重视对历史转折点的研究,而不是一般的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梳理。 本书的研究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作为导论部分。概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阐明了日本流通领域正处在流通体制变革期,对本课题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阐述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并重点对有关流通体制变革问题研究中处于基础层次上的概念和研究范畴加以分析和界定,以此作为后文理论和现实分析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阐述了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的基础理论。目前,关于商品流通体制变革的研究,经济学界并未建立起专门的基础理论。而且,对于是否存在真正的专门以商品流通为对象;并主要以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的流通经济学,学术界尚存较大争议。在本书中,笔者尝试将马克思的商品流通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日本流通变革理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理论,分别进行阐述,并稍加评价。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构建了“ 流通环境一流通变革一流通绩效”的理论框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