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镇和 |
释义 | 陈镇和(1906~1941) 陈镇和1906年出生于印尼雅加达,12岁时其父陈金山将他送回祖籍地厦门读书。8年后,陈镇和考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个人相关同年,陈镇和便成为暨大足球队一员。1927年,陈镇和与同学们组成的中华队,曾以4:3的战绩击败英格兰队,还曾连续9年荣获江南八所大学足球冠军。 与此同时,陈镇和还加入上海著名球会乐华足球队,和“亚洲球王”李惠堂在一起踢球。因其相貌具有典型印尼华侨特征——眼窝凹陷、颧骨较高、鼻孔扁平、皮肤黝黑,又骁勇善战,素有“猛张飞”之称,队友都亲切地称他为“小黑炭”。 成就及荣誉在绿茵场上年少成名的陈镇和,20岁便成为乐华队的绝对主力,还以学生身份担任过国脚——1927年便跟随中国队出师澳洲,1928年随乐华足球队3次远征东南亚。1930年远东运动会在日本举行,陈镇和作为主力成员,在赛场上冲锋陷阵、顽强拼争,为中国足球队获得冠军立下战功。 从1913年至1934年的10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除第一届获得亚军外,20年间连获9届足球冠军,曾以5比0大胜日本队。上海报纸赞道:“中国足球铁军之誉,益行蜚声中外。”日本报纸的号外标题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 为出征柏林奥运会“踢球化缘”中国铁军横扫亚洲难逢对手,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便成为他们的目标了。 1936年1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足球委员会,经过3个月的选拔挑选,陈镇和荣幸地同李惠堂、谭江柏(香港歌星谭咏麟之父)一起入选国足22人大名单。 然而,中国队出征柏林之途却充满坎坷。当时,代表团赴德参赛需法币22万元,而国民政府却仅拨款17万元,各界人士捐出3万元,最后还差2万元没有着落,只得打出足球队这张王牌,让他们先去东南亚进行表演赛,以门票收入弥补缺口。为此,国足在1936年5月提前从上海出发,经香港辗转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卖艺化缘”。 尽管在两个月的奔波中,球员们坐低等舱位,住便宜旅馆,吃自煮饭菜,饱尝千辛万苦,球队依然打出了威风,在27场比赛中24胜3平,门票收入达到了20多万港币。值得一提的是,陈镇和在325阵型里,司职两名中场之一。 1936年8月6日,中国足球队终于出现在奥运赛场。历尽艰辛疲惫不堪的他们,首场便遭遇素有足球发源地的英国队。上半场,中国队攻势凌厉,可惜下底传中后的破门被裁判吹为越位。双方易地再战后,包括陈镇和在内的国足体力不支,最终以0比2输掉了比赛,但却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一·二八”淞沪抗战投笔从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陈镇和毅然转投中央航空学校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陈镇和已是驻扎杭州的空军飞行中队长,担任保卫南方海岸线的防空任务。其战友还有原香港足球队与广东空军足球队球员丁纪徐、冯文杰、叶鹏飞、符家杰等人。 当时的重庆《大公报》是这样报道陈镇和投笔从戎的: “现在许多南国的球迷们或许要奇怪,怎么陈镇和竟无声无息地从体育界失踪了呢?四五个年头的沉默,把一个球王转化为一个保卫祖国的飞将军了。陈镇和还在踢球,他的粗健有力的右足现在用力踏在降升舱板上,他用力把右足蹬出去,为的是不叫那个日本大球跳过至前面要加速去追击,他要把日本飞进中国球阵地的大球都全踢回日本阵地粉碎在球门里。千百万球迷可不必因为失却了眼福而嗟叹。要为这个年轻的球王在天空用生命击球而喝彩呵。 “他是南洋荷属爪哇回来的华侨,福建人,说得一口好国语,还可以说些上海话。这是因为他读书在暨大的关系。一个弟弟已读完了暨大的商学院去经商了,家还是在爪哇,自己滑冰在国内十多年,读南京金中,读上海暨大,读广东航校,以后在中央航校罢业。在地球上打了一个圈子,果认识德国最深,一心要以德国的规律放在中国军人生活中去,如果可能,中国国民也应该有军人气质。这才可以克驯顽强的日本。” 1937年7月25日,由于所在中队在广东战区击落日军敌机4架,陈镇和获嘉奖;是年11月24日,中国空军对入侵长江江阴河面的日军运输舰实施轰炸,陈镇和所驾201号战斗机被日军炮火击中,他果断撞向日舰,自己则机智地跳伞逃生。 驾着“老道格拉斯”守卫蓝天以当时中国空军的实力而言,每一次战斗都像在和死神搏斗。例如1937年,日本空军进犯广东,当时的广东空军主力第三大队却全线北上,在淞沪和日军苦战,留在广州的只有一个第29中队——中国空军只能用9架飞机防守与英国一样大的土地。 更为难堪的还在于,中国空军作战使用的还是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产的“道格拉斯O-2型”老式驱逐机,这种帆布蒙皮、敞着座舱的双翼飞机,又慢又笨,火力很弱,比日机的性能差得多。 就是这样的老古董,还出席许多重大典礼呢。陈镇和就参加这样的表演,他们在飞机内装上用洋铁皮焊成的模拟弹,里面灌上水,挂在机翼下面。典礼开始后,陈镇和驾着那些“老道格拉斯”进行了飞行。当它们编队隆隆飞过机场上空,在跑道外投下的“炸弹”激起了一柱柱白色的水花时,观众兴奋极了。但是,朋友们大概不会理解陈镇和此时苦涩的心情———中国的飞行员就要驾着这样的战机去保卫祖国! 空战中为了抢高度,我机要一圈一圈地往上爬,而敌机却能够一下子就拉起来。如果我机一次俯冲射击不中的话,就很难再有攻击的机会,只能等着挨打了。陈镇和和他的弟兄们多么希望早日得到美国或英国的新型驱逐机啊!什么“老鹰式七五”,什么“旋风式”,经常是最让他们激动的话题。 实践誓言“男儿莫惜少年头”1941年,陈镇和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国民政府派他赴新疆哈密接收苏联援华飞机。战友们异常兴奋,得到一批新型飞机,能再歼灭多少日寇啊! 1941年1月28日清晨,陈镇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战友驾驶着第一批飞机起飞了。他们的行程十分遥远,要从新疆一直飞回成都基地。 飞机一路顺利地到嘉峪关,已经飞行了2000多公里,快接近兰州战区了,但是还是要进入气候变幻无常的猩猩峡,他们必须经受严峻的考验。当陈镇和进入猩猩峡时,狂风骤起,陈镇和沉着地应对恶劣的天气,他不断地调整着操纵杆,突然,操纵系统失灵了,飞机急速向地面俯冲,突如其来的故障让陈镇和来不及逃离驾驶舱,飞机在瞬间坠毁! 关于陈镇和为国捐躯还有另外一说:1941年,陈镇和在兰州战区执行任务,奉命轰炸江阴敌舰时不幸被敌高射炮击中,葬于兰州焦家湾空军烈士公墓。 陈镇和牺牲时年仅35岁,他没能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曾与他在球场并肩征战多年的球王李惠堂还特别作诗悼念。陈镇和从戎时作的一首诗被人们铭记到今天:“男儿莫惜少年头,快把钢刀试新仇。杀尽倭奴雪旧耻,誓平扶桑方罢休!” 陈镇和殉国后,厦门体育界在鼓浪屿英华中学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以慰英灵。自幼就立志精忠报国的陈镇和有个心愿:等抗战胜利了就要回厦走走看看,遗憾的是,他没能等到那一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