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拳拜香
释义

简介

拳拜香为“拜香”舞的一种,拜香舞分“文拜”和“武拜”两种,拳拜香属“武拜”。主要流行于上海宝山、大场地区,一般用于庙会的行街表演。

历史发展

建国前,宝山县的罗店、大场、江湾等地区庙会颇盛行,在出庙队伍中,拳拜香是行街表演中的常见节目,它表达了民众求神保平安的意愿。 拳拜香的形式起于何时,无确定史料可证。据宝山区罗店镇、大场镇民间老艺人的回忆,宝山区的拳拜香至少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拳拜香是拜香舞揉进了民间的武术而发展的。1930年,“拜香舞”艺人张菊定同武术艺人张伯良合作,把武术中的部分项目如拳、单刀、对叉等经过改造,加工后揉进原先的拜香舞中,从而在原来以表现敬神、祈诚心情为主的仪式舞蹈的基础上,增强了它的观赏性。之后,张菊定又授给了张顺兴等人,并组成了新华村拳拜香表演队。 抗战胜利后,拳拜香表演队停止了活动。 建国后,新华村的拳拜香表演队曾被作为武术项目,参加过上海市虹口区体育场的体育表演,以后再也没有正式活动过。

表演方法

拳拜香表演时,每队人数16人。由“拜香”、“拳”、“单刀”和“对叉”四套动作组成整个舞蹈。行街表演开始时,由一至二名掌队旗者开道,队旗上绣有表演单位名称。两名指挥者手持红白三角旗,一前一后指挥队伍。中间十二名表演者均为有一定武功底子的青少年,服饰统一,脸化浓妆,身穿武松戏装,头带英雄帽,脚穿软底靴,背插单刀,胸前扎有红绸彩球,服装鲜艳威武。他们手持拜香凳,分两排行街表演。指挥者用哨子声表示开始和结束。当听到第一声哨子时,表演者集体表演“拜香”,动作统一。然后,指挥者挥动白旗,即集体表演“单刀”(这时拜香凳置于地上)。当指挥者挥动红旗时,即表演“拳术”(出门拳、八花、八黑、七红)。最后指挥者将红白两旗交叉,表演者两人一组表演“对叉”(八大开、剪刀叉、乌龙盘等),听到第二声哨子声,表演结束。然后表演队伍继续前进,至另一地再重复表演。 拳拜香用的拜香凳,前有彩色围布,后有手柄,凳面两侧稍翘,置有一对烛台和二支木制红蜡烛,中间还有一个插香座。单刀即为武术中的常用兵器。 拳拜香不用音乐伴奏。表演时除“拜香”、“单刀”为集体表演动作统一外,其它均由表演者自选“拳术”和“对叉”中的各套动作表演。拳拜香揉进了武术中的拳术,所以舞时较原来的“拜香”动作粗犷有力,刚柔相济。

代表艺人

大场乡新华村张家宅原有“拳拜香”艺人10名,现在还有张同根、张锦泉、张顺兴、张阿二、夏爱江等5名老艺人。他们都是拳拜香的第二代传人。其中张同根、张锦泉、张顺兴是最早跟张菊定学拳拜香的,另外还有张宝宝、张贵根、王善兴、夏丙泉、张山园、张道林、夏银江、夏锦祥等九位艺人。 张同根等艺人,从小喜欢舞刀弄枪,学会拳拜香后,每年在大场地区庙会演出,深受群众欢迎。拳拜香因在抗战胜利后就停止了活动,至今也再无传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