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全新知识大搜索:飞出地球 |
释义 | 内容简介“全新知识大搜索”系列丛书诚邀多位专家编写,坚持实用、易懂的原则,力求通过全新的角度来阐释宇宙、地球、海洋、陆地、节能、环保、资源,以及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书中文字简约,行文流畅,设计精美。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飞出地球》分册。 多位专家合力打造,全新角度权威奉献!“全新知识大搜索”系列丛书阐释了宇宙、地球、海洋、陆地、节能、环保、资源,以及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本书为系列之一。 我们知道,地球对周围的物体都有吸引力,因此从地球上抛出的物体就要落回地面。那么为什么月球不落在地面上呢?我们怎样才能登上月球呢?……本书介绍了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等知识。本书文字简约,行文流畅,设计精美,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 目录第一章 登天的梯子——运载工具 敲开“天堂”的大门/002 人类飞出地球的速度/004 坐炮弹是不能飞出地球的/006 “火龙出水”和多级火箭/008 运载火箭/010 火箭的燃料与速度/012 多级火箭战高温/014 多级火箭战严寒/016 多级火箭的盔甲/018 多级火箭的燃料/020 现代多级火箭的液体燃料/022 一箭送三星/024 “空中暗礁”/026 第二章 敲开“天宫”大门的使者 ——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的运行轨道/030 短暂的卫星寿命/032 蝴蝶为控温立下汗马功劳/034 通信卫星是全人类的朋友/036 前程似锦的卫星通信/038 给通信卫星插上“翅膀”/040 通信卫星的发射/042 实现卫星同步/044 实现全球性电视转播/046 卫星通信的优点/048 卫星通信的“死角”/050 微波通信与卫星通信/052 让通信卫星坐上航天飞机/054 拥挤不堪的同步卫星轨道/056 同步卫星的葬身之处/058 卫星通信地面站/060 广播卫星/062 数字卫星广播/064 气象卫星/066 卫星云图可以预报传染病/068 太空天气的预报/070 卫星发来臭氧图/072 地球资源卫星/074 预警卫星/076 雷达卫星/078 间谍卫星/080 军事星/082 海洋卫星/084 海事卫星/086 红外天文卫星/088 火车避撞卫星/090 明察秋毫的遥感卫星/092 遥感卫星地面站/094 卫星上的超级计算机/096 系绳卫星/098 即将升空的卫星发电站/100 由卫星充任“交通警察”/102 理想的极地卫星/104 卫星当中的小不点儿/1O6 卫星上的原子能电站/108 开发宇宙原子能电站的意义/110 卫星的回收/112 卫星加快了石油探测的步伐/114 “百慕大神秘三角”之谜/116 卫星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118 神通广大的空间农艺师/120 帮助农民“精确耕作”/122 卫星发现的陨石坑/124 第三章 载人航天 人类到太空去的重重困难/128 缓慢而平稳地返回地面/130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132 载人航天过三关/134 第三代宇宙飞船的“盔甲”/136 防止飞船失火/138 卫星式载人飞船/140 圆了千年飞天梦/142 “神七”问天/144 人类企盼飞上月球/146 登月前奏曲/148 登上了月球/150 他们到了嫦娥居住的地方/152 登月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54 人类六次探访月球/156 登上月球趣事多/158 登月旅游与人体变化/160 前苏联人错过了登月时机/162 “嫦娥”奔月/164 月球的年龄/166 关于月球上水的争论/168 月球上的“月震云”/170 向月球要电能/172 人类将开发月球/174 欧洲人计划登月/176 考察月球的身世/178 激光测月误差小/180 利用月球进行通讯/182 移居月球不是幻想/184 前言我国是火箭的故乡。早在公元9世纪,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就用火药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箭——火药火箭。 13世纪,我国的火药和火箭技术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英、法等国制造了许多形式的火箭。随着火箭推进剂和材料科学的发展,1926年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发射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研制了新型的V-2火箭。 我们知道,地球对周围的物体都有吸引力,因此从地球上抛出的物体就要落回地面。那么为什么月球不落在地面上呢?就是因为月球一方面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使其具有向地球运动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月球本身有一个很大的速度要飞离地球。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既相吸引又相排斥的运动。当地球的吸引力恰好等于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向心力时,月球既不能被吸到地球上来,也不能飞离地球而去,只能绕地球不停地转动。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受到启发,后来才有人造卫星升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