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玉如 |
释义 | 陈玉如,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2月生,1984年7月起担任辅导员,现为中南大学资源生物学院正处级辅导员,2008年负责全院1200余名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基本信息陈玉如,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2月生,1984年7月起担任辅导员,现为中南大学资源生物学院正处级辅导员,2008年负责全院1200余名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工作情况(一)正处级模范辅导员:二十五年在一线陈玉如同志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25年。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工作,一心扑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上。 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与稳定工作。25年来他负责的学生没有一个非正常伤亡,也没有发生任何危害稳定的事件。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维护奥运期间学校和社会稳定、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他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处理得当。 他十分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积极推动建立了该院以党建工作为核心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是业内专家誉为"资生党建现象"的第一创始人。出席2008年全省高校党建评估工作会议的兄弟院校的党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专程到该院考察交流。 他十分重视学风建设,经常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他策划并推动优秀学生指导计划。他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和竞赛,2008年该院学生的作品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 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他策划组织的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院士题名的"松韵"高雅艺术系列活动是校园文化的知名品牌;他参与策划组织了"湖南省民族音乐进校园首演式"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他长期担任辩论教练和合唱指挥,亲自指导学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他十分关心年轻辅导员的成长并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进步。他策划组织了"王迪蓉个人音乐会"等展现年轻辅导员风采的活动。 (二)学生工作资深专家:不懈探索出新章陈玉如同志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方面也是业内的资深专家。他注重把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特别善于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效果。 在理论研究方面,他撰写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改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好评;他撰写的调查报告《党建资源是如何变为育人核心因素的》荣获湖南省高校征文一等奖;他与人合作的课题《研究生课外实践的创新模式》获得学校教学成果奖;他主持的《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研究》、《以党建为核心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研究》等课题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已经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良好效果。 主要贡献在工作创新方面,陈玉如同志在学生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载体以及学生工作队伍资源聚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构建以党建为核心的学生思想政治体系他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在学院组织实施以党建为核心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新体系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是在加强学生党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来实现,即通过党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学员→已递交申请书者→全体学生这样一条主线,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效果逐级放大,覆盖全体。随着新体系的初步建立,"学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良性互动效应已经显现。"低年级班有党员,高年级班有党支部"的目标已经实现。还形成了一支榜样队伍,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 (二)创建《研究生党员"奉献实践"德育示范基地》 他对研究生德育的载体、内容和研究生的身份特征、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研究生德育新思想"身份德育观"。他于2003年11月策划并主持创建的示范基地示范和辐射作用显著。该基地以博士生党支部和三个硕士生党支部为依托,把研究生的主身份和亚身份、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结合起来,让研究生义务承担实际工作。 (三)拓展和聚合了学生思想教育资源陈玉如同志通过聘任机关工委老同志担任党建顾问、马列学习研究会指导老师和学生党支部指导员等方式,把机关工委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和时空优势聚合到学生党建工作中来,转化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质资源。有效解决了党建工作人手紧缺的问题。湖南省关工委主任沈瑞廷等领导同志多次听取汇报,表扬肯定,省教育厅关工委简报还全文刊载了该院的经验材料。该院关工委连年都被评为学校先进和标兵单位。他创办的关工委《焦点论坛》已成为该院关工委的品牌工作。 个人获奖情况2007年: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中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 湖南省高校党校教育调查报告征文一等奖。 2008年:中南大学模范辅导员; 中南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省教育工委党校处干班"优秀学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