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
释义

百科名片

作/译者:郝寿义 安虎森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9787505842656 [十位:750584265X]

页数:527 重约:0.495KG

定价:¥30.0

内容提要

本书认为,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本书认为区域一旦形成,就开始其生命史,其生命史的主线应是经济发展,区域内的任何过程都围绕这一主线而相互联系着。这些过程既包括时间维度上的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和区际分工与联系,也包括空间维度上的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的演化等。

本书把这种城乡边缘区作为区域空间的一种组织单元来进行研究,并在传统的二元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即城市经济、城乡,边缘区经济和乡村经济,强调了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涵盖区域整个空间的区域经济学。

图书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二、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第二节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一、研究对象及其含义

二、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经济活动的区位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经济区位

二、区位单位

三、区位因素

四、区位决策

第二节区位选择

一、生产活动区位选择

二、家庭居住区位选择

三、公共设施区位选择

第三章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形成

第一节经济聚集与城市的形成

一、分工、专业化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的形成

二、交易以及集市的形成

三、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看不见的手与城市的有序化过程

一、企业组织的变化过程——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

二、企业之间联系的变化与区位重新选择

三、新的劳动分工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序化

第三节城乡联系与区域的形成

一、城乡联系的有关理论

二、城乡联系模式

三、城乡联系途径

四、城乡联系网络结构

第四章区域经济增长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二、劳动力资源

三、资本

四、技术条件

五、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六、制度安排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区域经注增长理论

一、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二、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节区域经济增长工模式

……

第五章区域产业结构

第六章区际分工与联系

第七章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第八章城市经济

第九章城乡边缘区

第十章乡村经济

第十一章看得见的手——区域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