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芦萍 |
释义 | 1、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芦 萍 男,1931年生,黑龙江巴彦人。原名杨凤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杂志社主编、编审。1949年开始在各报刊发表作品共3000多首(篇)。历任《长春》编辑部副主任、执行副主编,吉林省出版局副处长等。作品及传略被收入《中国诗歌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30余部辞书或选本中。多次获政府奖。出版著论、作品集有《现代诗的钥匙》、《芦萍诗选》、《乡村的早晨》、《长白燕》、《北方》、《星星恋》、《下弦月》等。 2、全国劳动模范芦萍,女,安徽省交通集团滁州汽运有限公司滁州汽车中心站站长。她从汽车中心站主办会计,后又升为财务科长、副站长,被称之为“红管家”、“铁算盘”。1998年,当站长工作调动时,总公司领导及车站300多职工一起把热切目光投向她,希望她挑起重任,彻底改变令人不敢恭维的难堪局面。当时的总经理黄杰试探地找芦萍谈话,没想到她竟一口答应下来,还立下军令状:三年拿不到省级、国家级先进单位,我自动辞职!她的想法得到都在政法部门工作的爱人和儿子的全力支持,第三天她就这么轻装上任了。公司领导黄杰、岳丛华、张少武大喜过望,又特地挑选了善于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孙忠为党支部书记,童庆峰等人为副站长,协助芦萍工作。为了进一步支持她,公司还派两名党委委员给她助阵,考验时间为三个月。哪知三天没到,两名同志回来了,异常兴奋地向黄总、岳总汇报:“放心吧,芦萍真有两下子,绝对能干好,我们在那反而给她添乱”。 “新官上任三把火”,精力充沛的芦萍“玩命”了。她清晨踏着晨曦上班,晚上带着雨露回家,把家中的一切事务抛到九霄云外,真正做到了以车站为站。据同志们反映,几年来,她从来没有节假日,更没有星期天,日平均工作都在12小时之上。她曾和笔者讲过:“我是交通战线上人,小车不倒只管推,即使倒了,还要扶起来再推”。芦萍上任不久,她很快地理出了工作思路,和孙忠、童庆峰一班人,制定了一系列的站务管理和创建工作方案。确定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主题,积极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在改善站容站貌、美化站内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树立“窗口”形象方面大做文章。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知芦萍跑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嘴皮,挨过了多少人的白眼,在黄杰、岳总、张总的鼎力相助下,终于筹资260万元,装修和扩建站房面积4020平方米,整修停车场面积8600平方米,新建站前绿化点700多平方米。站前安装了灯光设施,配置微机售票联网系统和大屏幕电子显示屏,更换了候车室座椅,增设豪华空调候车室、会议室、职工活动室、舞厅和职工食堂等。 车站被有关部门授予“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市交通系统先进集体”、“滁州市直文明单位”、“市先进党组织”、“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市公共场所卫生先进单位”、“市汽运总公司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1999年该站被国家交通部批准为“一级客运站”,被省交通厅授予“模范班级”和“三八红旗岗”,被市交通局授予交通系统“示范窗口”,芦萍站长也被市交通局授予“先进工作者”。 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