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邱廑兢
释义

丘廑兢(1888~1977年),福建漳浦杜浔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取县学生员(即秀才),废除科举制度后,转入漳州中学堂学习,接受进步思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厦门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在鼓浪屿设立阅报所,传播革命思想。宣统元年(1909年),邱廑兢到缅甸仰光,参与组织同盟会在仰光的秘密机关“觉民报社”,任该社评论员。后又接任《缅甸公报》经理,经常撰文抨击清政府。宣统三年(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在漳州、厦门等地从事联络工作,并筹办光复后兴革事宜。辛亥革命后,邱廑兢任海澄(今属龙海)新江小学校长,积极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和科学知识。民国4年(1915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接孙中山亲笔委令,出任中华革命党闽南支部总务主任,积极开展反袁运动。北伐时期,国共合作,邱廑兢受国民党福建临时省党部的派遗,到海澄建立临时县党部,任筹委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在福州被捕。被营救出狱后,任厦门《国民日报》副经理。民国22年(1933),任《厦门日报》编辑,拥护反蒋抗日斗争。民国26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邱廑兢到仰光任华侨中学教师,先后担任缅甸抵制日货委员会委员、缅华救亡总会理事和缅华青年救亡六联团主席,领导抗日宣传工作和锄奸运动,并参与创办《正谊旬刊》和《新知周刊》,刊载祖国抗日战争新闻,开展反法西斯、反内战的宣传。民国30年(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缅华战争服务工作队。不久,仰光陷落,邱廑兢回厦门,任福建省赈济会委员。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厦门互惠公司经理。新中国成立后,邱廑兢被选任福建省第二、三届政协委员,厦门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常委,厦门市第一、二、三、五届人民代表,民革厦门市委员会副主委,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厦门市郊区侨联主席等职务。1977年10月病逝,终年89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