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丘状交错层理 |
释义 | 丘状交错层理(hummocky cross bedding)由一些大的宽缓波状层系组成,外形上像隆起的圆丘状,向四周缓倾斜。是在正常的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基面之上的陆棚地区,由风暴浪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原生沉积构造。最早称为截切浪成纹层,后来重新命名为丘状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一般丘高为20~50厘米,宽为1~5米;底部与下伏泥质层呈侵蚀接触,顶面有时可见到小型的浪成对称波痕;层系的底界面曾被侵蚀,细层平行于层系底界面,它们的倾向呈辐射状,倾角一般小于15°;在一个层系内,横向上有规则地变厚,因此,在垂直断面上它们像“扇形”,倾角有规则地减小;层系之间以低角度的截切浪成纹层分开。丘状交错层理主要出现于粉砂和细砂岩中,常有大量云母和炭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