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雍正珐琅彩赏瓶
释义

【器物名称】清雍正《合家欢》珐琅彩赏瓶

【材质类别】瓷

【制作年代】清雍正

【器型规格】高12cm,口径5cm,足径4cm

底款为蓝料彩“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宋錾体

【器物简介】

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在康熙晚期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一种新品种瓷器。

起先,绘制珐琅彩的颜料要从欧洲进口。雍正即位后,开始拨专款专项用于研发珐琅彩颜料,终于在雍正六年的七月研发成功,不仅能自炼出与原先进口颜料一样的颜色,还大大丰富了颜色的种类,这一研究成果使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制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制作珐琅彩瓷器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专供,这里不能不提到唐英,他于雍正六年起担任御窑厂的督陶官。正是由于他的督窑有功,御窑厂才能烧制出造型完美、白润坚质的薄胎瓷,为珐琅彩瓷器的制作提供了首要条件。白瓷胎运到宫廷后,在雍正皇帝的亲自授意下,在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又有专人题写诗句、款印,最后入炭炉经600℃炉火焙烧而成。

雍正朝的珐琅彩不惜工本,名手彩绘,名工烧制,一件珐琅彩瓷器烧制成功往往要经历数月时间。由于瓷胎太薄,在二次烧制时极易破裂,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珐琅彩瓷器的数量极为有限。

不得不承认,还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珐琅彩瓷器如雍正朝的那般典雅秀丽,以瓷胎为画绢,布局章法沿袭了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传统。我们可以用《陶雅》中的语句来评价雍正朝珐琅彩瓷器:“质地之白,白如雪也,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欲飞,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光,鲜艳纤丽,蝶有茸毛,且颈项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我们看到的这件合家欢珐琅彩赏瓶,正是这“四绝”的完美体现!

瓶身所绘雌、雄鸡相伴护雏觅食图,画面衬以山石、花草,色泽鲜亮而柔和。其构图和风格皆具郎世宁之画风,精致而又灵活,华丽高雅而又不庸俗,彰显辉煌盛世的那种富贵雍容和独超神韵。

瓶身大小适中,刚好适合把玩于掌中。当转动瓶身时,犹如正在欣赏一幅延绵无边的长画,你才真正体会到这件合家欢珐琅彩赏瓶的富贵与华丽:一对雌雄鸡在山石牡丹丛中觅食,雄鸡身披锦绣,回首凝望,浑身毛色绚烂夺目,一翎一羽描绘得精细入微,羽毛的质感很强,呼之欲出。粉红、藕荷、杏黄、淡黄各色牡丹花竞相绽放,花瓣轻透、娇嫩欲滴。轻握掌中,那种感觉如同掬起一汪春水,轻盈而又清润;又如同丝绸滑过手背,细腻而又温柔……

目前以鸡为题的近似作品,已知存世者仅5至6件,其中一个存放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内,供游人鉴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5: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