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代西域诗研究 |
释义 | 图书简介《清代西域诗研究》(星汉著)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于2005年5月批准立项,2008年11月由项目负责人独立完成。全书51万字,2009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清代西域诗研究》在体例上的安排是: 第一,书中分章,从时间上大体是以清代统一西域前、统一西域期间、统一西域后和新疆建省后四大部分来划分的。统一西域后进入西域的诗人人数多、流品杂,大体是以其身份分章。 第二,西域诗人的身份在所属章节中,以进入西域的时间先后排列。大多数诗人都以其诗作反映在西域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但纪昀等四人力图客观地来审视西域,其诗作均为摹写风情的大型组诗,诗中无“我”,故而将其在第十八章集中论述。 第三,风情诗和屯田诗是清代西域诗的两项重要内容,在本书中不可或缺。在以诗人身份所排列的章节中,虽有涉及,但无法展开全面论述,故而专设一章,以求全备。 第四,为加大章节名称的信息量,各节西域诗人名字前有提示性的题目,但此题目只是诗人在内容上较为突出处,无法概括本节的全部内容。数人合成一节者,尽可能找出其共同点加以标示。 清代西域诗,与前代相比,有时间长、地域广、数量大、作者多、题材富、体式全等特点。要驾驭这样庞大的体例,殊非易事,但是星汉使其系统有序,结构完整,足见其在宏观把握上的能力。清代朝野的各种重大事件,在西域诗中都能得到反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清代西域诗研究》是有清一代西域的史诗。 学术价值《清代西域诗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这是国内外首次对清代西域诗的综合性整体研究,资料丰富,人物众多,脉络清晰,资料极为翔实,爬梳用力甚勤,论述颇为得当,具有开拓性和总结性,其于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其功甚着,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其政治意义在于: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与西部大开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