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朝十讲
释义

书名:清朝十讲

图书编号:2158661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定价:28.8

ISBN:780699540

作者:周华文

出版日期:

版次:

开本:

简介

另外,袁崇焕在负责辽东防卫期间,杀掉了皮岛总兵毛文龙。这是第三

个祸根。袁崇焕杀毛文龙属于冤杀,这是很多专家的共识。毛文龙死后,从

鸭绿江到旅顺的主要城镇、海港、海岛都先后被后金占领,其部下尚可喜、

耿精忠先后作乱、降清,辽东局势受到严重影响。崇祯对袁崇焕冤杀毛文龙

一事十分意外,但木已成舟,也不能对袁崇焕随便问罪了。

更加严重的是袁崇焕曾与后金统治者议和。这可能是权宜之计,但崇祯

对此十分反感,因此袁崇焕对崇祯也有些隐瞒。皇太极带兵攻到北京城外之

时,袁崇焕议和之事也被曝光张扬,此为祸根四。

但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皇太极设下的圈套。皇太极先是绕

过袁崇焕的防卫线,直逼北京城,然后引来袁崇焕,在北京城外和自己作战

皇太极突破的那个关口,不在袁崇焕的职守之内,不过京都百姓和官员

不懂这些,认为敌人大兵压境,当然是袁崇焕疏于防守,于是怨声载道。这

是祸根五。

以上的几点原因,如果遇到一位理性的君主,根本不会将袁崇焕定罪,

但狭隘的崇祯痛恨袁崇焕未能兑现“五年平辽”的承诺,对清军直逼北京之

事更是十分恼怒。皇太极对明朝君臣的矛盾、崇祯皇帝的个性十分清楚,便

施展反问计,激怒了本来就十分神经质的崇祯,将袁崇焕送上了刑场。

把袁崇焕除掉之后,皇太极就再也没有什么顾虑,可以随时随地调兵遣

将骚扰明朝防线、掠夺明朝资源、增强自身实力了。

皇太极能够认识到如何除掉袁崇焕,而袁崇焕却只把精力放在军事对垒

上,没有想过如何通过其他方式除掉皇太极。试想,如果明朝能够委托袁崇

焕与蒙古可汗谈判,同时说服那些在皇太极当政之后失势的大贝勒,也许情

况会完全不同。

实际上,皇太极和袁崇焕都存在内部的危机,不同的是,皇太极抓住了

机会,袁崇焕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停留在军事攻防上。所以,多谋善

断的皇太极,最终战胜了用兵如神的袁崇焕。

性格与命运:崇祯与李自成

崇祯是明朝的亡国之君,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并不坏。很多人认为,

他很有才干,只不过国家已经腐朽得不可收拾,官员们也无心报国,他独力

支撑,无力回天。就连李自成都在讨伐明王朝的檄文中说“君非甚暗”。但

是,明朝就在他手中亡国,他自己也落得一个在景山上吊的下场。

崇祯在位期间的确是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也不差,但他

的勤勉和执著换来的不是王朝的中兴,反而是王朝的覆亡。以崇祯的人生悲

剧而言,这人生悲剧来源于他的性

目录

第一讲 开国:六边形合力驱动的时代

三方角力的乱世局

决战岂止在中原:清初的人才攻略

攻身与攻心:“头发的故事”

第二讲 一个王朝的春夏秋冬

春日:开国三帝的耕耘

如日中天的盛世

萧瑟的多事之秋

残冬中的“年关”

第三讲 紫禁城内的国事和家事

权力核心中的畸形家庭

角色模糊的执政女性

无情最是帝王家

第四讲 康熙:中国家族式管理的样本

树立权威,控制决策

控股有方的集团管理

封闭与内耗的管理思维

完美的皇帝,不完美的父亲

第五讲 清宫疑案(一):波谲云诡的生死局

盛京的烛影斧声:皇太极驾崩之谜

疑云重重的遗诏:雍正继位之谜

卧榻边的小刀:嘉庆遇刺之谜

真假难辨的疑案:戊成政变之谜

第六讲 清宫疑案(二):宫闱秘闻与口水战

清誉尽毁:“太后下嫁之谜”

天花、遁世还是炮伤:顺治驾崩之谜

子虚乌有的刺客:雍正暴毙之谜

汉人坐龙廷:乾隆身世之谜

第七讲 大行其道的官场文化

绍兴师爷:官僚制度的润滑剂

和砷式腐败

红顶商人:变异的权力资本

第八讲 政坛游戏中的生存规则

官字两张口:皇帝与百姓之间的群体

“完人”修炼术:曾国藩的策略抉择

最容易的事:政坛“不倒翁”的箴言

第九讲 领导与执行:清代君臣的权力博弈

亲信养成方略:告密与奴化

清官的品牌意义

惩贪还是养廉:无奈的选择

谎言资本:君臣博弈的信息之争

第十讲 走不出的盛衰怪圈

无法打破的发展瓶颈

乾隆怪圈:历史的终结

当“龙种”变成“跳蚤”

后 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1: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