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朝京控制度研究 |
释义 | “京控”,即上京城告状,这在中国古已有之,但发展成一个较成熟的制度,则是在清朝。《清朝京控制度研究》即以“京控”为中心展开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历代“告御状”,即“叩阍”制度的渊源和变化,然后重点梳理了清朝京控制度的形成,它的审理机构,诉讼程序和运作,探讨了京控盛行的原因,州县司法的弊端与京控盛行的关系,地方上的生监、讼师与京控者的关系,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京控中的不同待遇,等等,对京控制度作了全面详细的研究。作者李典蓉还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京控个案,书后还附有清代历朝京控案件的统计表、征引书目等资料。 书名:清朝京控制度研究 作者:李典蓉 ISBN:9787532559268, 7532559262 类别:法律 > 法律史 > 中国法律制度史 页数:545页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1版 (2011年7月28日) 装帧:平装 开本:32 丛书名: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 作者李典蓉,台湾台北县人,1979年生。2001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律史、边疆史。 目录《研究丛刊》总序 绪论 一、前言 二、研究思路 三、相关研究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寻根追源:“伸冤型”诉讼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叩阍制度的流变 第二节 叩阍制度在明代的发展 第三节 清代叩阍制度的演变 小结 第二章 直达天听:京控制度的确立与运作 第一节 京控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发审局的形成与运作 第三节 清末改制下的京控审理机构 小结 第三章 “官逼民告”:州县司法与京控 第一节 京控中的被告:州县吏役 第二节 天下之政在州县 第三节 口供主义与众证 小结 第四章 原罪归谁:生监、讼师与京控者 第一节 讼师在京控中的角色 第二节 原告的困境 小结 第五章 编民有差:京控案件中的“不平等” 第一节 弱势原告与京控 第二节 京控案件里的弱势编民 第三节 殊途同归——官员的京控 第四节 在封禁政策下的蒙古京控 小结 结论 从“息讼”到“压讼” 以“不变”应“万变” 百姓的需求与官方的想象 京控制度不能代替既有的司法诉讼制度 附录 凡例 乾隆朝京控案件表 嘉道朝京控案件表 成同朝京控案件表 光宣朝京控案件表 征引书目 重要名词索引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