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迷卡斗蟋
释义

迷卡斗蟋(学名:Velarifictorus micado)是直翅目蟋蟀科的一种常见鸣虫,即常人所说的“蛐蛐儿”,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大地区。迷卡斗蟋通体黑褐色,头大,顶部宽圆,颜面圆凸饱满;常栖息于野外地面、土堆、石块和墙隙中,掘洞或利用现成瓦砾石块缝隙而居,并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偶尔捕食小型昆虫,是农业害虫。每到夏天,雄性为了求偶,会不间断地鸣叫,直到深秋才逐渐停止。迷卡斗蟋是最常见的用来斗蟋蟀的品种之一。

中文学名:迷卡斗蟋

拉丁学名:Velarifictorus micado

别称:白虫、斗蟋、蛐蛐、财积、促织、吟蛩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直翅目

亚目:长角亚目

科:蟋蟀科

亚科:蟋蟀亚科

属:斗蟋属

种:迷卡斗蟋

分布区域:中国大部分地区

英文名称:Japanese burrowing cricket

体形特征

迷卡斗蟋体长13-18mm,通体黑褐色。头大,顶部宽圆,颜面圆凸饱满,后头有6条黄色短纵纹,两侧单眼之间具1条中间狭两端宽,形似大括号“{”的黄色横带,中单眼处具一小黄斑点。前胸背板横长方形,具淡黄色斑纹。前翅略不达腹端。后翅短于前翅。亦有后翅长于前翅的个体,俗称“飞机翅”。雄虫前翅长达腹端,发音镜斜长方形,内有一弯成直角的翅脉将镜分为两室,斜脉2条,端区约与发音镜等长,末端圆。雌虫前翅短于腹部末端,后翅超过腹端似尾状,常脱毛,产卵管长于后足腿节。

生活习性

迷卡斗蟋栖息于野外地面、土堆、石块和墙隙中,掘洞穴或利用现成瓦砾石块缝隙而居。迷卡斗蟋所筑洞穴常带蓬盖状伸出物,与地面约成45°角。拉丁属名“Velarifictorus”即有“覆盖物”之意。雄性具极强的领地占有习性,一个洞穴只能容纳一只雄性或和单只雌性配偶。为了争地盘、争配偶,与其他雄性个体进行殊死决斗是它们在行为上的特性。野外占据地域宽广,鸣声响亮的迷卡斗蟋,通常具较强的斗性。

地理分布

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

鸣声介绍

清澈嘹亮,节奏中速,声如“句,句,句,句(Ju)……”。鸣声连续无间断。在无干扰的情况下,鸣叫长达几十分钟,甚至100分钟以上。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胜利声;1雄1雌在一起时会发出欢迎声、求爱声,如果雌性不理会雄性的求爱时则会发出一种催促声。

生长繁殖

交配

雌性一般选择体型较大的雄性进行交配。交配前,雄性会为了吸引雌性注意而连续地、不间断地尖声鸣叫,它们互相用触角触碰,之后,雌性慢慢爬上雄性后背,生殖器与雄性的对接。与其他蟋蟀科昆虫一样,雄性开始不断收缩腹部排出精荚,整个过程约二十分钟左右。精荚排出后,雄性变得异常兴奋,然后独自离开觅食以补充体力,以便下次交配;而雌性会把腹部向前弓,咬食精托以获得营养。若交配时不慎分离,则会重新交配。

产卵

交配后3-14天雌性就会产卵,产卵时把肛门下端的产卵管插入松软的土壤中,并排出卵粒。一只雌虫一次可产最多百枚卵。卵形似米粒,极其微小,呈褐色。

孵化

卵在自然条件下开始孵化,约1年后一龄幼虫破土而出倒挂在植物上利用重力进行第一次蜕皮。每只斗蟋需经历几次蜕皮后才可变为成虫,每蜕一次皮,身体都会长大一些。约3-5天后雄蟋蟀性成熟,开始鸣叫,寻求配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