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三杰 |
释义 | 简介秦三杰,男,1921年出生于河南省滑县绢艺世家,秦氏绢艺11代传人。在祖辈熏陶下,6岁的秦三杰便显示出独特的艺术(绢艺)才华。同年被父亲送到民间艺人韩学周,陈锦堂门下,学习国画,工笔,写意及水彩画,得到了国画大师张大壮的真传。偶然的机缘还得到瓷盘画家吴维鸿,雕刻家林鸿喜,余刚旭,郑才守,陈风敏等老一辈著名艺术大师的指点。 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王三寨村的秦三杰先生,其祖先因为喜欢画中的草虫,便用绢学着做,单是一种闲时的爱好,父传子,子传孙,传到秦三杰,已是第十一代了。而绢做的物件儿,也经历了形似到神似,神似到“似真非真强似真”的过程。台商见拿在手中仔细观察,确信是只假蝈蝈时,大声惊叹:“真是绝了!这和真的没什么差别!” 大缎子、平缎子、绉缎、绫子、纺绸、乔其纱、洋纺,这些再平常不过的绢在秦三杰先生和其孩子的手下,就会变成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蝈蝈、一棵棵鲜嫩的大白菜、一个个妙龄的古代仕女。 秦家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最喜欢做的东西。蝈蝈,是秦三杰极其喜爱的草虫,蝈蝈象征着吉祥如意,历代名人都对它情有独钟,他制作的绢蝈蝈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而大半辈子的精心雕琢,在他手中绢蝈蝈可说是出神入化了。 秦三杰师傅的手、近20天的时间、118道工序,平面布料就成了立体的艺术品。绢艺使用的绢非常讲究,——不同的绢使用起来效果也绝对不同。绢制过程非常繁琐,主要工序有上浆、着色、剪贴、彩绘等。制作时要闭着气,特别要耐性。秦三杰说,绢刻小仙女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每天至少要做5个小时。仙女身上的装饰品,从上到下都是他亲手做的。除了蝈蝈、小仙女外,秦老师还有很多称绝的作品。当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出来几个黄豆大小的绢制红色瓢虫时,其逼真度再次令人叹为观止。 秦三杰作品 秦三杰做的这些绢刻制品以前主要用于收藏,从不轻易送人。前不久他还收到了博物馆收藏其1000多个绢刻制品的订单。然而,最让他引以为荣的,还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生前对他的艺术称赞有加,收藏了他精心制作的数十个绢刻珍品。 游历大半辈子的秦三杰,为孝敬日夜操劳的慈母,退休后回农村老家扎了根,把手上的这门儿绝活传给了生长在老家的孩子们。秦三杰的两个儿子、儿媳也学会了绢艺。儿子们更是开创了自己的一个特色——绢白菜,父子依唐伯虎之作而制作的白菜蝈蝈让人惊叹不已。今年已年过古稀的秦三杰欣慰地说,他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也开始学习这门手艺了。 个人经历1935年10月10日,秦三杰出生在河南滑县东北部的四间房乡王三寨村。按照祖训,秦三杰开始学习绢艺。短短半年的时间,他就掌握了绢艺的基本技法,从洗绢、连压、上胶到绢刻、串连、成装……烦琐的工序在秦三杰的手中井井有条。在众多的花草昆虫中,秦三杰似乎天生对蝈蝈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常常独自一人跑到野外,静静地观察跳来蹦去的蝈蝈,聆听蝈蝈的鸣叫声。为了更好地琢磨、了解蝈蝈,还索性捉了数十只蝈蝈养在家里,一有空就站在蝈蝈笼前细心观察。时间长了,它们的一举一动,在何种情况下做出何种反应,都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从6岁开始,秦三杰就在父亲的熏陶下学习绢艺。起初,严厉的父亲让秦三杰对这一技艺产生过畏惧。细心的母亲将他送出去,跟随民间艺人韩学州、陈锦堂老师学习绘画、雕塑,这为秦三杰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学习绢艺,秦三杰几乎到了痴迷状态。他总是左口袋装着剪刀等工具,右口袋装着绢和布料,坐立行走,一有空就做一会儿。而痴迷于绢艺,几乎让小小年纪的秦三杰失去了性命。一次,秦三杰独自在村外行走,低头只顾手中的活儿,竟不小心掉进了水坑,多亏在田间耕作的老伯将其捞出,放在石碾、牛背上空了半天水,才算捡回了命。 秦三杰作品白菜蝈蝈 在秦三杰11岁时,就让他跟随民间艺人韩学州、陈锦堂学习绘画及雕塑,为进一步提高绢艺制作水平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为了学好绢艺,秦三杰几乎到了痴迷状态,坐立行走,手上总是不停。 1956年,秦三杰入伍到福建服役,也走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农村。在外面的世界里,他依然钟情着自己的绢蝈蝈,一有时间就积累素材。他先后到上海国画研究院学习4年的绘画;接受了国画大师张大壮、瓷盘画家吴维鸿、雕塑家林鸿喜、佘刚旭、郑才守等人的亲自指教。为了蝈蝈,他又在云南考察4年,在西双版纳认识了数种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蝈蝈。1972年他来到上海,在工艺美术公司继续他的绢刻制作,现在上了年纪又回到了家乡,继续制作他的蝈蝈等绢制作品。 1960年从部队转业后,秦三杰到上海树脂厂工作。他去上海国画研究院深造。他先后结识了画家张大壮、瓷盘画家吴维鸿和雕塑家林鸿喜、余刚旭等,并拜他们为师。在这些艺术家的耐心指导下,秦三杰的绢艺制作技术更加精湛。 薄薄的白绢能变成如此不可思议的艺术品,是和秦三杰几十年来的刻苦钻研、不懈努力分不开的,他制作的绢艺制品远销全国各地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成就荣誉1965年在上海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得到了当时华东局副书记陈书谷同志的高度赞扬:“秦氏绢艺夺天功,蝈蝈白菜更绝伦,只知世上有高手,何处寻的此仙人”。 1984年,秦三杰应河南代表团之邀,参加了广交会,他令人叹为观止的绢蝈蝈当即迷住了英国商人。当时,现成的193只蝈蝈被瓜分一空。秦三杰也因此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得了金奖。 1984年,秦三杰应河南省代表团之邀参加了广交会,带去的193只绢蝈蝈被外商抢购一空,他也荣获了手工艺品金奖。 1986年书法大师启功看到“蝈蝈.白菜”欣喜不已。诗曰:“蝈蝈鸣声闻千里,大地似锦百财聚,童叟喜取百年乐,咏唱祖国富强曲。” 1996年还乡在故里,潜心研究,取百家艺术之长纳百川之灵秀,使绢艺艺术又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蝈蝈.白菜”,更是出神入化。 2002年4月15日被世界杂刊大篇幅刊登。 2003年8月15日绢质“蝈蝈.白菜”荣获全国金奖,并被省市县博物院馆收藏。 2006年7月29日在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坛大会期间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的亲自接见。 2006年10月14日-2006年10月16日在云南世博会上,美国艺术家和国际友人以万金购买其作品——“蝈蝈.白菜”,并受到云南省委副书记丹赠的接见。 2007年2月秦氏绢艺被河南省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5月“蝈蝈.白菜”成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并以国宝之名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7年2月,秦氏绢艺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7年11月,绢艺作品《蝈蝈白菜》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 2008年2月,他被河南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省广电局评为2007年度“河南十大魅力人物”。尽管获得这么多荣誉,但秦三杰表示:“艺无止境,我要在有生之年和孩子们一起,让秦氏绢艺不断创新、发展,以更精湛的技艺挑战更高的要求,把这一民间手工艺继续发扬光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