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秦皇岛镇虏台
释义

景点描述

镇虏台位于角山长城东侧的一座小山头,雄踞山海关的战略制高点上,因此,在关城各处举目可见。镇虏台是一座四棱台状的实心墩台,也是一座典型的峰堠。台面为长方形,南北长8.5、东西宽7.7米。台体为砖石结构,石砌部分占三分之二,内以碎石夹土夯筑。台体分四部分构成:

(1)台基部分:以长方体条石砌筑,四面层数不一,以找平为度,台基平均高度1.05米。

(2)下部台身:以块石沿基平面向上垒砌,有明显的收分,这部分高4.75米。

(3)上部台身:为砖砌体,高1.43米。

(4)台顶部分:全部为砖结构,台上中部建楼檐,高3.6、面阔4.93米,建筑面积16.5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黑灰瓦顶。楼橹四周环有高1.54米的垛墙,台上设石门一座,上有石匾一块,镌写“镇虏”二字。

此台未设置固定的下城梯道,只是在石门之下设有两根伸出墙外的石柱,为系软梯之用。士卒上下台以此为路,战时兵士登台后将软梯收起,各自进入台上阵地固定的部位,守望作战。墩台之内还配置有旗帜、战鼓、弩、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粮食等。在各自为战的同时,还兼以烟炮旗号传报军情。

镇虏台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孙应元主建。隆庆四年(1570年)戚继光精心修建并定名“镇虏”台。镇虏台是山海关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烽堠。它对于研究古长城建筑、明代烽制都很有价值。这种独立式的高台建筑,看上去分布散落,无一定排列规律,与长城也没有什么直接联结关系,实质上却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最基层组织,烟气、烽火、旗、炮等形式传递军事情报,成为长城防御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