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文郁 |
释义 | 简介陈文郁,(1925年-)生,台湾台南县永康人,台湾蔬果育种家,1968年创立“农友种苗公司”,人称“西瓜大王”,全球有1/4的西瓜种子来自陈文郁,他培育出200多种西瓜新品种,如无子西瓜、黄皮红肉的“戴安娜”西瓜,及圣女小番茄、蜜世界哈密瓜、新世纪哈密瓜、红皮南瓜、绿色苦瓜、白色茄子、迷你冬瓜等蔬果,他所培育出的新品种蔬果,总数超过1000个。 荣誉2000年《天下杂志》举办“影响200,飞跃2000”活动,从古今台湾社会各领域人物中,选出最具影响力的200人,陈文郁入选为“开拓”类的代表人物。 2006年陈文郁获选为Discovery频道《台湾人物志》的6名主角之1, 陈文郁在农业领域上的成就,及勇渡人生难关的故事,透过Discovery频道介绍给全球一亿以上的收视户。 人生历程一、学习之旅1939年陈文郁十四岁小学毕业,台湾仍处于日据时期,他一心想进农校学技术,好「帮助种田的人,让大家生活不用这么苦。 当年农校对学生服装仪容与生活细节要求相当严格,迭被要方正,下田农作物也要种得整整齐齐,为他养成了好习惯。 农校毕业后,他考进凤山热带园艺试验所,该所的所长是日本农业博士江口庸雄。江口博士的第一堂课竟然是教他们「拿锄头」,江口博士说:「我们用两手拿锄头,前手和后手要距离一个上臂长,前脚和后脚则距离五十公分,锄头和双脚要三点成一直线,这样挖出来的田畦才会笔直。」这种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的态度,为他建立了基本功。 试验所收藏数百册农业书籍,他在三年之中几乎读完,并把书中重点内容整理在卡片上,成为他个人的知识库。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美国人路德·柏班克和俄国人伊凡·米丘林两位育种家培育出许多蔬果和花卉的故事,深深定影响了他。他也想成为和柏班克与米丘林一样的育种家,他期许自己,「一定要创造出能造福台湾农民的新品种作物。」 1957年,陈文郁在日文学术期刊上读到木原均先生的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决定在试验所一试,看看能否种出更棒的无子西瓜。经过四年努力,终于成功地种出质量远胜过日本的无子西瓜。价格是普通西瓜的二倍,并外销到东亚各国,为台湾赚进大笔外汇。 因为研究西瓜的成绩得到肯定,陈文郁经政府推荐,得到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补助,到日本千叶大学农业研究所进修「园艺育种」一年。他把握这大好机会,先后到几所农业研究所(包括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实习,每地停留一、两个月,让他学到胡瓜、高丽菜、草莓、甜瓜…等的栽培,也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他的老师藤井教授,可谓收获丰硕。 二、创业有成从日本学成回国一年后,陈文郁因为研究所经费有限,没辨法好好做育种,因而兴起自行创业的念头,并趁着回日本考察的机会,告诉藤井教授他自己的计划。 经藤井教授亲自到台湾参观农业试验所和几家种苗公司,终于同意陈文郁的决定,甚至出资助他成立农友种苗公司。 陈文郁创立农友种苗公司将近四十年,如今,农友已拥有全球三百六十个员工、四个实验农场,在全球各地都有研发经营的据点。已培育出二百多种西瓜品种,以及四百多种蔬果花卉种子,以及创造出许多新鲜的作物品种,诸如:扁平状红皮南瓜、绿色苦瓜、白色茄子、迷你型冬瓜、圣女小西红柿…等,总共超过一千个新品种。成为台湾第一、东南亚最大的种苗公司,育种的成绩获得国际奖项无数,尤以「黛安娜」黄皮西瓜最负盛名,也获得全美园艺新品种大奖,堪称「世界西瓜大王」。 三、助人最乐陈文郁认为帮助农民最有力的方法是努力改良蔬果,供他们使用。此外,他也从经营事业赢余中,提拨资金设「农友社会福利基金会」帮助农民。每年台风肆虐常使一些农民损失惨重,他会为此出资给这些农民购买新的种子和肥料,协助他们复耕。 他成立奖学金,帮农学院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甚至赞助成绩优秀学生,出国进修农业。 十多年前,农友公司在缅甸设立农埸,生产种子。陈文郁知道当地农民生活穷苦而落后。晨民靠着种田,月入大约新台币二百元,当地医疗资源贫乏,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岁。让他想起七、八岁时,家里曾雇了一个名叫「君子」的长工,因患盲肠炎但没钱就医,而断送年轻生命的无奈,以及江口博士怜悯东南亚地区农民生活艰苦,临终时曾瞩咐「你有机会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事,好吗?」由于这段因缘,让他决定在缅甸盖一座医院,为所有贫困的农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2001年,一所耗资新台币一亿元的「农友种苗农民医院」突破重重困难之后,终告落成。医院盖好后,陈文郁就将医院的产权移交给缅甸政府,农友公司则继续提供人才,以及购买医药、设备等各项经费。 四、成功秘诀他认真收集育种材料,不管是走在城市乡野、上山下海,他都积极搜寻育种材料,甚至派人专程去大陆、东南亚、南美…等地,农友公司有多达六万多个种源(种子的父母)是这些无数排列组合配对的上游。 他知道顾客要的是甚么,圣女小西红柿让不吃蕃茄的小女孩变成爱吃的零食,是他经典名作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研发创新,从1990年开始,投入植物单细胞组织培养、以及基因研究。至今每年都会提拨营收的10%当作研发预算,以提高质量,迎合顾客需要。 五、值得学习之处陈文郁好学深思,勤于阅读,为人朴实、坚毅而无私,他常说:「如果能够给别人幸福,我自己辛苦一点也没关系,反正我这个人辛苦惯了。」透露出助人为乐的胸襟。 他常训勉员工「每一颗种子都是一份责任。」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 年表1925年 (日治时代,大正14年) 陈文郁生于当时的台南州永康庄蜈蜞潭村,父亲为陈聪镇,母亲为郑湖来,家境普通,家里的成员有阿嬷、父母及5个弟妹。 1933年(8岁)进入“永康公学校”就读(今永康国小),他闲暇喜读日文刊物,培养出扎实的日文语文能力。 1939年(14岁)公学校毕业后,他希望学习农业知识与技术,以帮助辛苦种田的农民,于是决定报考农校,考上位于台南的新丰专修农业学校(3年制)。 1942年(17岁)农校毕业后,考进凤山热带园艺试验所,跟随所长-江口庸雄博士学习,从事蔬果品种改良的工作,此时期他看到一本介绍两位杰出育种家的书籍,一位是美国人-路德.柏班克,另一位是俄国人-伊凡.米丘林,于是他立志将来要作个育种家,他要培育出能造福农民的新品种蔬果。 1944年(19岁)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陈文郁收到日本军队的征召令,入伍服役。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重回凤山热带园艺试验所,此后开始独当一面从事育种的研究工作,如培育耐热的白菜与花椰菜,现今市面上常见的花椰菜,就是他经过10年努力所得的成果。 1956年(31岁)开始接手西瓜品种改良的工作,同时他也实地教导农民如何种植西瓜。经过陈文郁等人的努力,许多农民利用河川沙地(如浊水溪)种植西瓜,大大改善了生活。 1961年(36岁)陈文郁培育出品质良好的无子西瓜,无子西瓜并成功行销海内外。 1962年(37岁)陈文郁告别妻子与3名子女,远赴日本千叶大学农业研究所进修“园艺育种”一年,受业于藤井健雄教授,同时他也到几所日本的农业研究所实习(如国立遗传研究所),学到胡瓜、高丽菜、草莓、甜瓜等的栽培技术。 1968年(43岁)陈文郁与六个朋友合作,创立“农友种苗公司”,之后陆续培育出黄皮红肉的“戴安娜”西瓜,及圣女小番茄、蜜世界哈密瓜、新世纪哈密瓜、红皮南瓜、绿色苦瓜、白色茄子、迷你冬瓜等蔬果。此外,他亦致力于“种原库”的建立,因为“育种家需要丰富的材料,才能培育出好的品种”,他收集了来自台湾本土与世界各地的11万种的种子。 2001年(76岁)陈文郁在缅甸的“农友种苗农民医院”落成,专门为当地贫困的农民提供免费的医疗。陈文郁当初会决定在缅甸创办医院,是受了凤试所的老长官-江口庸雄博士的感召,江口博士在临终前嘱咐他:“东南亚的农民生活艰苦,你有机会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事,好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