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万良 |
释义 | 陈万良,人名。较为知名的有南明将领陈万良(1616年~1646年),字鸣皋,余杭临平镇小林乡北陈村(今属临平街道)人。明末鲁王诏封他为平吴将军(或传称为平湖将军)。他曾经聚众奋起抗击清兵,苦苦支撑大明王朝残局。后兵败被俘,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另有当代高级教师陈万良等。 送水工陈万良“送水功”黄厝塔头社“隐居”着这样一位高手,他用手掌劈断砖头就像折断一块饼干一样轻松,自称每分钟能劈断50块砖;双手各举一桶重达20公斤的纯净水他可以像双节棍一样挥舞;有一次去健身房,众人看见他的身材,都以为他是新来的健身教练。他是一个送水工,名叫陈万良,江西人,44岁。他想上中央三套的《想挑战吗》栏目挑战全国高手。 “我在菜市场等你,你看见一个穿白背心、肌肉发达的就是我。”电话里,陈万良毫不掩饰对自己身材的自信。 陈万良为记者表演劈砖绝技。只见他捧出20块红砖和水泥砖,拿一块放在水泥台上,猛然一掌劈下,只听“啪”一声脆响,砖头被劈成两半。面对镜头,他越战越勇,没有丝毫间断,手起“刀”落,红砖、水泥砖被劈得四分五裂。随后,他还分别把两块、三块、四块砖头叠在一起劈,全都一次性劈断了。记者数了数,在不到5分钟里陈万良劈断了20块砖头。陈万良告诉记者,他最快1分钟可以劈50块砖头。 陈万良劈完砖头,记者摸了摸他右手手掌,掌心就像刚停止运作的机器,非常烫。围观的人问:“不疼吗?”“都没有感觉。”陈万良说。 表演完劈砖,陈万良从家里搬出两桶未开封的纯净水,每桶20公斤重,他要为记者表演“送水功”。陈万良说,这绝对是全厦门仅有的绝技。只见陈万良弯腰,吸气,两手各抓一只桶的瓶颈,突然发力,将两桶水先后绕过头部,360度旋转起来,他管这招叫“乾坤大挪移。”接着,他又蹲下身子,双手抓住瓶颈,“嘿”的一声,将双桶扛上肩膀,这叫“双桶上肩”。第三招,叫“蹲马步”。他双手正握瓶颈,将两桶水同时提起,与手臂平行,坚持数十秒。“我经常这样提水上楼。”陈万良说,要做到这三项绝技,必须有非常强的臂力,他在一家送水公司送水8年了,每天送300桶水,“送水对我来说就是练功,我经常扛着水跑”。 8个月劈砖几千块 陈万良家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健身房,臂力器、臂力棒、拉力器、握力器、哑铃一应俱全。陈万良把记者带到一棵比电线杆还粗已经枯死的龙眼树前,树干上有隐约可见的掌印。“这是我打出来的,我8个月前开始打这棵树,练习手掌、手臂硬度。”说着,陈万良便给记者演示起来,“啪啪啪……”旁人看了都觉得疼,他却若无其事。 陈万良说,8个月前他看一个纪录片,外国科学家说,长期用手掌击打硬的物体会增强骨头硬度,“这启发了我的灵感,铁掌是不是这么练出来的?” 用手掌打了几个月树之后,陈万良想用劈砖检验一下成果。“我第一次劈砖,手非常疼,根本劈不断。”陈万良没有放弃,继续打树,同时练习劈砖,“几个月后我才劈断第一块砖。”从那以后,陈万良疯狂迷上了劈砖,每天都捡些砖头回家练习,遭到妻子反对,“不久后,我就开始两块、三块叠在一起劈。” 捡砖头已不能满足他练习需求。于是,陈万良买了半车红砖藏在一个角落,每天去偷偷地练。为了专心练功,今年5月,陈万良竟请假回江西老家。“我一回家就买了一车砖,但是没练几天,就被老婆发现了,她用离婚威胁我回来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8个月下来,陈万良已劈断几千块砖。记者摸了摸他右手手掌,感觉特别硬,掌心有一个厚约10毫米的老茧。 从不吃肉很少生病 记者了解到,陈万良从不吃任何肉类,妻子担心他体力消耗太大,又不吃肉,营养跟不上,所以一开始反对他练劈砖。为什么不吃肉?陈万良自己也没有答案,反正从记事起就不吃。由于常年锻炼身体,陈万良一年四季只穿一件背心,从来不生病,感冒发烧睡一觉就好了。 陈万良最崇拜李小龙,来厦门10多年,他从来没放弃对武术的钻研,还自创一套拳法。他告诉记者:“等时机成熟,我想报名中央3套挑战栏目,会会全国高手。” 南明将领陈万良陈万良少年时做工度日,力大过人,以勇见闻。时值明末,朝政不修,百姓为求生存,暴动此起彼伏。陈万良聚众以计夺得县饷银四万两,全部分给乡人,令其各自谋生,时万良年仅十三岁。清顺治二年(1645年)夏,与沈羽结寨临平、塘栖间。清兵陷南京、熊汝霜拥立朱以海为鲁王,招万良,授游击衔。拒清兵于塘栖,以火炮干草发火器,全歼犯五杭清军千人,授总兵衔,命防崇德、桐乡两县,断敌后援。次年,又授平吴将军,率部将徐龙达进驻乔司。后在进攻德清时,龙达战死城下,万良收残卒,继战于翁家埠,又败。临平镇再战,又败,令部下匿避,自己与马云龙等人,易敌服,作北音,挨近清军,夺得敌马,疾驰而去。后遭诱捕。万良抗争不屈,语极不逊,敌以铁索捆其手脚,昼夜严加禁守,逾数日,万良手断铁索,翻墙逃出。清兵闭城大索,搜得之,折其臂肘,遂壮烈就义。万良妻每逢搏战,亦披甲相从,与万良同时被俘,以奇计诈死得脱,后不知所终。 高级教师陈万良人物简介陈万良,高级教师。1940年5月出生,广东兴宁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职于山西太原第四中学校。是太原市教育执法监督员。? 主要经历1963年,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当了中学教师。一次山西省委宣传部老领导,深入基层听他的课,老领导平易近人,谆谆嘱咐感动了他。他定下钻研教学,培育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终身追求,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学和中外教育家思想,提高语言学理论修养,用哲学思想和学科理论指导教学,突出语言环境讲字词句,把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知识融注于课文和作文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练,深受学生喜爱。1984年至今他担任太原四中校长、党总支书。他深感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现象必须改变。他一边代课、听课、评课,一边深入班组和青年教师谈心,鼓励他们3年过关,5年成材。他以"把握理论,努力探索,联系实际,推进工作"作为自己工作指针,从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入手,要求教师积累心得体会,发动写案例、论文,开展专题研讨,帮助教师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自己拟写《立足三个面向,端正教育思想》、《把握学科本质,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的道德价值取向》、《把握主要矛盾,搞好德育渗透》、《培育跨世纪人才,需要跨世纪教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核心和关键》等,在党员、班主任、教工研讨会上专题发言,抛砖引玉,带动和浓厚了教研风气,以科研指导教学,提高教师素质,受到教师好评,每年都有教师被上级评为教学能手,新长征突击手,学习魏书生先进个人。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矛盾多,受影响大,发展变化快和独生子女多的特点,他把目光引向社会和家庭,成立家长学校,自己任校长。向家长讲述事例,剖析典型,让家长认识孩子的独立人格,独特个性,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要求家长不要溺爱、不要专横、不要放任、不要盲从、要遵循青少年发展规律,按照社会要求,教育孩子,尊重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因材施教,鼓励孩子不断上进,成人成材。 主要成就他从事语文教学33年。曾参编《优秀时文选》,主编《景、物、人描写范例》。曾被上级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宣传工作者、优秀政教工作者、优秀统战工作者称号。?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