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铁
释义
1 原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陈铁(1898-1982),陆军中将。贵州遵义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1982年病逝。

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第14军第85师师长;抗战时期,任第14军军长、第5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4军军长、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4军军长、第36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4军军长、第19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1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第8编练区司令、贵州省绥靖公署副主任等。1949年底率部起义。

陈铁,名永贞,字志坚,1899年出生在贵州,1923年辗转去到广东,次年考进第一期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成为贵州有名的抗日将领。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拟就陈铁早年追求进步和抗战中英勇表现作些介绍。

一、入黄埔、学理论,当革命军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1924年5月,陈铁考进这所军校。一进学校,印入他的眼帘的是“升官发财的请往他去,贪生怕死的勿入斯门”,“拥护本党本校总理的三民主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等标语口号。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黄埔健儿们高唱黄埔校歌:“莘莘学生,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同学同道,乐遵教导,终始先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歌毕,孙中山发表言简意赅的演说,他剖析了过去的教训,说明了现在的宗旨,指出:“因为没有革命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所以今天在这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从这一天起,陈铁牢记孙中山“挽救中国的危亡”的教导,努力学习军校所开《三民主义浅说》、《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社会主义原理》、《中国农民运动》、《中国职工运动》、《思想政治工作》等课程,思想日益进步。同年10月,他参加平定英帝国主义支持下的买办地主陈廉伯、陈恭受为首的商团军叛乱的战斗;1925年初又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4月,参加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支持下发动的叛乱。因平叛有功,陈铁先后升任营长和团长。1927年10月,被蒋介石借故免去团长职务。12月,入陆大“特训班”学习。1931年冬,陈铁同卫立煌一起从陆大毕业回到南京,卫被任命为第十四军军长,陈任十四军八十三师副师长。

二、率八十五师参加抗日

1935年秋末冬初,陈铁被任命为八十五师师长。八十五师的前身是原黔军袁祖铭部李(晓炎)四十三军之新编第十师。1929年3月,周(西成)李(晓炎)之战发生,周西成在贵州镇宁县属坝陵桥鸡公背战死,当李 在滇军朱旭的援助下攻占贵阳后,蒋介石即任命李为贵州省主席。然因滇军胡若愚、张汝翼乘机联合进攻昆明,龙云急令朱旭率部回保昆明,李即感势单力薄,不得不退出贵阳,随朱旭到了昆明。不久,李将所部交给龙云,独自出走香港,后在穷途潦倒中死去。李的新编第十师调鄂南崇阳整训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五师,任命陈铁为师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铁对蒋介石不抗日极为不满,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七七”芦沟桥事变后,陈在沧州火车站召开全师官兵抗日动员大会,在讲话中他慷慨激昂,历数日军侵略暴行,还写下一首诗:“一叶黑叶遮故都,‘七七’事变在芦沟。满城风雨定难保,不灭倭寇势(誓)不休。”表露了他坚决抗日的决心。八十五师在陈铁率领下开到德州,列入卫立煌第十四军建制。陈铁根据卫的命令带领所部到达保定时,卫集团军已开赴南口去增援汤恩伯第十三军,由八十三师旅长陈武率部至门头沟以西千军台防止日军从北平截击十四军后路。八十五师到达千军台时,正值日军向留守千军台的我军发起进攻,陈铁率部增援上去,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保住了千军台。

1937年10月,日寇为占领山西、控制华北,由坂垣征四郎指挥3个师团,约6万人,先后攻占崞县、原平,向忻口进犯。忻口是晋北通往太原的门户。为保太原,中国方面调集约16个师的兵力,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布防于忻口以北的龙王堂、南怀花、大白水、南峪一线。陈铁奉命调到山西,加入第二战区第十四集团军对日作战。在太原保卫战中,陈师位于最左翼,为日军进攻的重点。坂垣征四郎使用2千辆坦克、十多门大炮,向陈师发动猛攻,陈铁带领八十五师官兵向日军反复冲杀,顽强抗击,经过五、六天的肉搏战斗,团长刘眉生等阵亡,该师伤亡惨重。卫立煌部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麒亦相继阵亡,忻口失守,太原丢失。当陈铁因所部伤亡过半而申请辞职时,蒋介石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复去电给与嘉奖,并从新八师抽调两个训练有素的团补充八十五师以配合八路军抗击日军。

1938年2月,八十五师北上,抗击闻喜、侯马之日军的进攻,与敌对峙,战斗异常激烈。6月,侵占河南济源的日军,企图打通垣曲与晋南运城之日军联络线。八十五师在蒲掌地区阻敌,激战8天终将日军打退。战后,经过整顿补充,于是年冬天开往阳城驻防。

1939年6月,陈铁八十五师进驻翼城以东地区,监视翼城敌情,击败了向阳城窜扰的日军。之后,同日军对峙于翼城上甘岭一带地区直至1940年春。

1940年5月,翼城与晋城的日军同时从东西两面向阳城发起夹击攻势,陈铁率八十五师阻击翼城东进的日军。鏖战十多天,一股日军迂回陈师侧后向阳城进袭,八十五师则向右旋回反击日军后方,迫使日军退回翼城。十四军八十三师亦同时击溃日军的进攻,保住了阳城。7月,八十五师移驻晋城以北20里铺,日军向八十五师发起猛烈攻击。激烈的战斗中,八十五师打死日军500余人,自身伤亡也很严重。经过补充后,陈铁八十五师开往中条山驻防整训。同年底,卫立煌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陈铁升任第十四军军长,八十五师驻渑池,守备河防。

1941年5月,陈铁令八十五师253团和254团北渡黄河,增援垣曲以北的九十四师和刘茂恩军团的第十五军抗击日寇。1943年春,因“共嫌”,蒋鼎文奉蒋介石之命,逼陈辞去十四军军长职务。同年7月,陈以奔父丧为由,从西安回到贵州遵义家中。

三、陈铁与八路军的友好关系

还在蒲掌地区阻敌战斗后,陈铁随十四军调驻山西垣曲、阳城之间的董封、上登板山区,遂与八路军多有接触,曾保护八路军干部往返洛阳、西安等地。1938年初,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路过垣曲,住垣曲城郊卫立煌集团军总部,卫介绍陈铁和四十五师师长陈鸿达(弦秋)会见朱德总司令。此后陈铁同朱德总司令联系密切,经常书信往来和通电,进行密码联络,有时还派秘书亲送信件。

1939年,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从延安到洛阳同卫立煌会谈。彭走的时候,卫安排他过黄河后到垣曲西郊的十四军军部住宿,“陈铁军长在部里接待”。陈和彭畅谈了国内形势、消除国共双方军队磨擦、合作抗日等等问题。彭离开时,陈的夫人张赋呤对彭说:“现在空气不好,彭老总经过沿途,志坚已作好保卫,祝总座一路福星”。陈铁为做好对共产党八路军首长们的保护工作,特意叮嘱他手下的师长们说:“十四军是驻在晋东南的悬岩边,背面是黄河,北面是日寇,东面有太行山,西面是中条山,我们首先要同太行山友军友好相处,我军驻地是十八集团军将领去洛阳、西安的通路和运送物资的必经之路,我们有保卫的责任”。一次刘少奇同志从延安到华北,是陈铁护送他通过庞炳勋防地,安全到达目的地。正是在陈铁的精心策划安排下,十四军驻地成为共产党八路军重要人物及其物资往返的安全通道。

由此,蒋介石对卫立煌、陈铁多有疑忌,故而令胡宗南了解卫、陈实况。从1939年底至1940年初,胡去信给卫立煌,要他到西安商讨两战区师级将领共建团结抗日组织建议。陈铁遵照卫的安排曾以第一战区代表身份,前往西安同胡面商。到西安后,胡多次找陈谈话,企图了解卫去延安的情况。当胡问及卫去延安的原因时,陈说:“两党合作抗战,卫立煌兼有指挥和补给十八集团军的任务,为了合作好,顺路走访延安,也是代表两军的团结合作,互相协商,一同作战,这是卫奉命指挥八路军的责任,亦是公开的秘密。”当问及卫同朱德密谈内容时,陈说:“既然是密谈,我怎么会知道呢?”并反问胡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真有,想也是很平常的事。八路军是属第二战区的抗战部队,卫是第一战区长官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负责指挥驻晋东南的一切抗战部队,十八集团军的抗战经费和军用物资由洛阳战区长官部转发,需要接洽嘛,两党合作抗日是前提,怎么能不会商呢?”对此,胡只好连说:“我是随便问问,随便问问。”

1941年,驻洛阳八路军办事处处长袁晓轩叛变,投入戴笠门下,报告了卫、陈与中共往来情形,卫很快被撤去了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的职务。1943年春,陈铁亦被逼辞去了军长职务。

四、陈铁率军起义,为人民立新功

抗战胜利后,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电召陈铁到重庆,要陈去云南任孙渡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陈推辞不从。在何一再摧促下,于1946年夏随孙渡集团军到了绵州,1947年再次回遵义。

1948年,由驻沈阳总司令卫立煌的推荐,蒋介石又任命陈铁为沈阳剿总副总司令,陈婉言推辞,迟迟不行。因蒋再三催促,始于1948年春末前往南京,再次表示婉辞不从,蒋介石不准。4月,陈飞往北京,在卫立煌家中住了十多天后才飞沈阳。陈铁和卫立煌虽是好友,但两人离别已有五六年,所以,陈到沈阳后避而不谈同中共及朱、彭的往事等。同年9日,辽沈战役爆发,陈被派往葫芦岛任指挥所主任。接着,蒋又任命杜聿明为辽西边区司令,陈即自动解散指挥所,飞往北平。11月,陈到南京,向顾祝同汇报撤销葫芦岛指挥所的原由及到京听命。顾说:“东北丢了,淮海大败,天津相继紧张,总统欲起用滇黔籍贯的将领,征募乡勇成军,你等候几天吧。”蒋介石感到大势已去,企图在川、滇、黔三省成立“编练新军”司令部,学习、模仿曾国藩大练民团,以作垂死挣扎。顾祝同认为“编练新军”陈铁是人才,向蒋保荐陈为“编练新军”司令,在黔北遵义编练新兵。1949年8月,陈铁受命在遵义成立了第八编练司令部,拟编下辖4个军、1个军士教导总队。当陈在湄潭、仁怀、遵义、正安招募成立军士总队时,国防部电召陈铁到南京,令他撤销第八编练司令部,去接任国防部次长之职,为陈拒绝,要求保留已募军士总队,获得允许。由陈铁提名陈德明任军士总队队长,陈永祥任副总队长,辖3个团,李益昌、李念荪、熊先煜分别为一、二、三团团长。明确军士总队由贵州绥靖公署补给,经蒋介石同意,国防部下令,编为275师,归入何绍周四十九军建制。同时要任陈铁为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陈从南京回遵时碰上原陆大同学陈又新,经陈引进到上海会见了中共地下党员闵刚侯。陈铁向闵介绍了贵州倾向进步的朋友、遵义进步组织活动情况,并向闵表示愿意回贵州策动各方面进步人士为解放贵州、解放西南出力。其后陈铁从上海飞抵重庆,回到遵义。

陈铁回遵后,军士总队长陈德明和李益昌、李念荪、熊先煜到家会见,陈铁向陈德明等4人说:“这次给你们找到出路了。”要军士总队在解放军进西南时在贵州起义。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进至黔东南镇远一带,四十九军命令275师开赴黄平待命,部队到达黄平当晚,又接军部指令向开阳方向开拔待命。11月28日,275师开到金沙安底,在此,由师长陈德明代陈铁向全师官兵宣布通电起义。继后,275师开往遵义龙坪,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归遵义军分区指挥。

1950年初,陈铁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届大会特邀到北京出席会议。先后由中共中央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农林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当选为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第一、二、三、五届人大代表、副省长、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副主席,省林业厅厅长。1980年元月,再次当选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82年2月19日去世,终年83岁。

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部长惠世如同志在追悼陈铁的《悼词》中说过:“陈铁同志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参加北伐和抗日战争,反对外来侵略,坚持民族独立。抗战期间,曾与我党领导人有过接触,受到我党统一战线的感召,向往进步,并做了有益于革命的工作。解放30多年,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祖国四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不仅是对陈铁将军一生的总结,也是对他一生的洽当评价。

2 世界冠军

陈铁(1958~ )男,技巧运动员,世界冠军获得者,广西南宁人。中学就读于南宁三中,1971年入选广西体操队。1977年转入技巧队,专攻男子4人技巧。1979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1年9月4日至6日,在瑞士维德诺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技巧赛上,广西籍运动员何继东、梁建坤、林远向、陈铁组成的男子四人项目和由曾建华、印武组成的女子双人项目,共获得3个世界冠军,打破了前苏联运动员连续8年垄断世界技巧金牌的局面。陈铁和队友合作获得男子4人全能冠军和男子4人单套第1套冠军。

1982年在第5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中获单套第1套金牌和第2套银牌。

陈铁在全国比赛中先后获冠军8次,两次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3 机械制造专家

陈铁男,毕业于陕西工业大学。现就职于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机械制造特别是内燃机制造方面的设计与研究工作,获得机械工业部、四川省、重庆市等各级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并获重庆市“科技工作优异”奖章。主编、编辑多种专著、刊物,撰写各种论文30余篇,主要专著:《内燃机制造技术》、《曾世界内燃机材料与工艺进展》,有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内燃机文献数据库》,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内燃机》杂志;有专题论文《内燃机材料与工艺进展》、《国内外内燃机行业概况和发展趋势》等。现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材料与工艺分会理事兼秘书长,多次主办国内外有关内燃机制造方面的学术活动和技术交流活动。

4 北京市水务局官员

男,1955年10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汉族,1971年12月参加工作,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市水利局总工程师,现任北京市水务局总工程师。负责全局技术工作,分管局技术委员会。联系设计院、水科所、北运河管理处。

5 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革委会主任

男,汉族。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初中文化程度。 1938年入伍,历任汕头青抗会队员、地下交通员、闽粤赣边区电台报务员、台长等职,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环境中,立场坚定,经受住了严竣的斗争考验,始终保持一个革命者、共产党员的气节,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解放后任汕头无线电厂厂长、党支部书记,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等职。在职期间,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刻苦钻研技术,为汕头超声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74年病逝。

6 低碳公益的践行者

陈铁(1978- ),男,汉族,出生在浙江温州莘塍镇周田湾。本科就读于西北政法学院民商法系,2002年赴欧洲瑞士留学,就读于瑞士弗里堡大学及苏黎世大学主修社会学,于2006年用德语在瑞士伯尔尼大学获得国际法欧盟法法学硕士。毕业后任职于瑞士著名的Bratschi Emch律师事务所。

2007年,回到中国后任职于奥地利新世界集团,负责涉外法务及公司管理。2009年开始介入“太阳能环保公益垃圾回收箱”项目,作为北京善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及主要股东之一,出任公司常务副总前期负责公司的全面运作。善聚公司研发的“太阳能环保公益垃圾回收箱”入选了2010上海世博会,并成为世博会零碳馆指定环卫产品,陈铁也作为行业中的精英企业代表入席参加了中国零碳联盟,而其倡导以低碳公益理念为核心,以实现低碳公益目标为己任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7 延边大学教务处处长

陈铁,男, 1963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延边大学化学系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延边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1993年在延边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7月至1996年8月,曾任原延边大学教务处师培科科长、教务科科长。1996年8月至2002年8月,曾任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2005年在延边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3月任延边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同时任延边大学“长白山天然资源与功能分子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并兼任延边大学东北亚地球环境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3月27日被任命为延边大学教务处处长。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3项(完成一项),省级项目2项(完成一项)。主持并参与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项。主持延边大学校级项目3项(已完成一项)。曾分别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编写(副主编)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师范教育论丛”三集。在日本杂环化学、中国有机化学等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5篇,核心期刊8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