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添源
释义

中文名:陈添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跳水教练

执教学校:汕头跳水学校

火炬手面对面

陈添源:当选火炬手是人生最高荣誉

尽管已步入古稀之年,可当选为汕头奥运火炬手的跳水教练陈添源,在碧池旁依旧是“叱咤风云”,虎虎生威。他说,自己一生拥有了3大荣誉:一是1987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荣誉奖章”,成为我市自解放以来,获得此项体育最高奖项的唯一一名业余教练;二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他最钟爱的高徒胡佳,摘取了第28届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冠军,为汕头取得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第三个,就是当选为2008年汕头奥运火炬手,这是他最高的人生荣誉。

陈添源教练喜欢说,自己是汕头业余跳水训练的“奴隶”。其实,这个自谦“奴隶”的教练,却幸运地拥有着许多人羡慕向往却难以企及的光辉人生———

他自从1980年承担汕头业余体校跳水班训练工作以来,先后培养并向国家队、省体工队输送了20多名优秀运动员,其中,胡佳第一个摘取了奥运金牌,李德亮、李巧贤、肖燕娟、林媛霞、池美兰、陶唐、郑佳春等一批优秀苗子,也先后在世界国际大赛中夺金掠银,为国争光。他带领的汕头市跳水队,参加全国少年锦标赛上连续多年获全国跳水学校团体第一名。他本人也因在跳水训练方面的突出贡献,先后荣获汕头市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市优秀知识分子2次;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工作者5次;获得全国跳水优秀教练员奖、世界冠军启蒙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荣誉奖章,这是我市自解放至今唯一一名业余教练获得的体育最高奖项。

陈添源这辈子完成了他自己常说的4个愿望:在市领导的重视下,在市体育局的支持下,他亲手栽培的学生胡佳,为汕头摘取了第一枚跳水奥运金牌;他自己带领的汕头跳水军团,运动技术水平持续保持优势;汕头建成了一座世界一流的跳水馆;汕头跳水学校成为全国一流跳水专业训练学校。如今,他的儿子陈彬正接过的他的教鞭,坚守在基层跳水训练前线。

可以说,正是由于以陈添源为首的老一辈业余跳水教练的不懈努力,成就了汕头跳水运动的壮丽史篇;反过来,也正是在汕头跳水运动的闪光业绩的照耀下,成就了陈添源绚丽多彩的跳水人生。陈添源说,七十岁仍能够当选为汕头奥运火炬手,是他跳水训练生涯最大的荣幸。

火炬手感言

以七十岁高龄当选汕头奥运火炬手,是我的跳水训练生涯最大的荣幸,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将一如既往,为汕头跳水运动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人物故事

陈添源:一生献给跳水事业

汕头跳水运动能屹立在世界顶峰,离不开一批默默奉献的教练,陈添源就是其中的一个。

陈添源青少年时代是名游泳和跳水运动员,参加过全军第二届运动会。不过,在他的运动员生涯中却没有取得过辉煌的成绩,而在他20多年的教练生涯中,胡佳等优秀运动员在省赛、全国赛和世界赛、奥运会上披金挂银,汕头跳水已成为世界跳坛一支令人刮目相看的力量。

陈添源24岁退役回到汕头,在4803工厂当机修工。1980年,他走马上任汕头跳水队教练,当时他已经42岁。“当时的训练条件非常辛苦,大家都在博爱路体育馆旁一个篷棚里训练。”陈添源说,“但条件虽恶劣大家的情绪和斗志都很高昂。”几年后,一个个好苗子从汕头走出去,进入省队、国家队。

陈添源说:“我一生获得三项荣誉,一次是1957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荣誉奖章,一次是2004年胡佳夺得奥运会金牌,而这次作为一名奥运火炬手,又是我的一大荣誉,能亲身参与奥运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陈添源激动地说,“我是奥运火炬手,我准备好了!”

陈添源今年已经70岁了,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他依然天天来到汕头跳水学校,为汕头的跳水事业继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说,自己的一生已经和跳水运动结缘,当在电视上看到汕头跳水运动员站在世界跳水比赛最高领奖台时,感到非常高兴。他说:“我还想让更多的学生站到最高领奖台上。”

相关访谈

教练陈添源:顽强斗志让汕头跳水强势不减

我市自1979年成立市跳水运动队以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世界跳水前列,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向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国际级、国家级的跳水运动健将,并为国家争得多次的荣誉。这些成绩和荣誉,既是汕头跳水队员的骄傲,也是他们竞技精神和拼搏精神再好不过的真实写照。

拼搏勇创辉煌

“在我执教20多年间,汕头跳水队先后涌现7名世界冠军,获得各种奖牌多不胜数。之所以有这么辉煌的成绩,离不开运动员平时的艰苦训练和拼搏。”去年底刚卸任的市跳水运动队总教练陈添源谈起汕头跳水运动历程,感到无比自豪并感触颇深。

汕头跳水队成立初期,教练员和运动员总共只有三四十名,在仅有的一个旧跳水池,他们艰苦训练,吃苦耐劳。1981年,运动员李宏平奋力夺得我市跳水项目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1992年,汕头跳水队组建为中国汕头跳水学校。如今,汕头跳水队已发展到近100人,拥有国际标准的国家跳水训练基地。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出好成绩,没有拼搏精神是不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和运动量,都远远“超量”,这在全国其他地区是不容易见到的。每天早上6时,跳水运动员就要出操,7时休息吃早餐,上午上学;下午3时开始训练,训练直到晚上七八时才结束。本来,训练在晚上6时就结束了;但内心一股拼搏的精神,鼓励他们继续训练,而且一直坚持至今。

信念激发斗志

“汕头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地灵人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汕头人本来就有优越感。作为一名跳水运动员,自然有‘不愿输’的思想,更要靠自己辛勤努力和奋斗。”这个信念,在运动员、教练员,在陈添源自己,都是一个样。就凭着这个信念,凭着这种体育竞技精神,激励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奋力拼搏。

从李宏平、李巧贤、李德亮、林媛霞、肖燕娟、蔡玉燕、胡佳7名世界冠军,到池美兰、陶唐、郑佳春等世界青年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等等,他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佳绩,为汕头人民争了光。

而在每场比赛,陈添源都会向运动员强调:“你们出来参加比赛,代表的是汕头人民,不只是自己。要赛出好成绩,让汕头人民感到骄傲。”20多年来,这句话一直鼓励着一批批的跳水运动员去奋斗,去创造佳绩。

如今,跳水项目的辉煌已在汕头人民心目中扎了根,其强势地位得到充分承认。在过去的三届省运会上,市跳水队获得的金牌在汕头代表团中一直保持最多,同时也是连续三届省运会跳水项目获得金牌最多的代表队。而且,金牌数逐年增加,从1994年第九届省运会的12块金牌,到1998年第十届省运会的13块,去年第十一届省运会更是达到18.5块。从1998年以来,汕头跳水队还连续5届荣获全国少年锦标赛全国跳水学校团体第一名。

一流设施更上层楼

汕头跳水运动的发展,吸引中国跳水队在汕设立训练基地,带动了汕头跳水设施的建设。2001年,我市自筹资金3.5亿元建成汕头游泳跳水馆,设置了标准游泳比赛池、训练池和跳水池,并配合跳水训练设置陆上训练场及教学设施;去年,投资1000多万元的市露天跳水池及陆上配套设施也竣工交付使用。

目前,这些场馆和设施在国内外都是最先进的,为中国跳水汕头训练基地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场地,因而近年来吸引了国家跳水队前来集训。同时,国家跳水队抵汕集训,也带动汕头跳水运动员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和质量,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提高跳水水平。陈添源表示,目前,充分利用先进设施,借助国家跳水队抵汕集训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提高汕头跳水水平,争取更好的成绩,是汕头跳水队所期盼的。

20多年的奋斗历程,汕头跳水队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体育竞技精神和奥运拼搏精神,就是这种精神和信念,为汕头跳水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铸就了汕头跳水队的辉煌。用陈添源的话说:“成绩是一分一分拼搏得来的,20多年来,汕头跳水队的拼搏一直无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