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 |
释义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膝关节病变,最早由Kumar于1999年报道,2006年以前世界范围内英文文献报道仅有13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发病机制】 一些理论认为可能仅仅是衰老退化的结果;而部分学者则认为,可能是由包埋在ACL纤维中的滑液组织引起的。由于外伤可能导致肌腱黏液变性,并且很多有ACL黏液样变性的患者都有过轻度或非特异性外伤史,所以外伤被作为一个致病原因提出。该病常发生于中年人, 以35~60岁多见,无性别差异。 发生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时关节镜下所见黏液样变性为淡黄色硬化物质,当ACL黏液样变性时,无定形的黏液细胞增加 ACL的信号强度,并局部地分布于完整的、平行走行的ACL纤维束,形成了芹菜杆样外观。 【临床表现】主要为膝部疼痛,膝关节不能充分伸展或屈曲,绝大多 数患者无明确外伤史。膝关节运动障碍可能由于 ACL内的肿块样变性病灶挤压在股骨和胫骨之间所致。 【诊断与鉴别诊断】 MRI检查对于ACL黏液样变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正常ACL带表现为边缘规则的低信号,当发生黏液样变性时,ACL局部增粗增大,呈肿块样改变,边界不清,在T1WI呈低信号、T2WI和质子加权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影,其内可见低信号纤维束,形成所谓的芹菜杆样改变。该征象几乎见于所有目前以报道的行MRI检查的病例中。 芹菜杆征为ACL黏液样变性的特征性MRI表现,借此可与ACL撕裂或腱鞘囊肿等病变 鉴别,ACL撕裂多为外伤史,在MRI上表现为韧带松弛,纤维束部分或完全断裂,而黏液样变性时ACL完整性较好,且有一定张力。腱鞘囊肿为黏液性病变,边界非常清楚,T1WI呈低信号, T2WI和质子加权为高信号,病灶内缺乏低信号带。 【治疗】手术治疗不必进行韧带重建,将黏液样变 性病灶部分切除即可明显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