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前场开街节
释义

饶云华

这是一个有文字记载由官方确定的节日。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姚安县政府决定:旧历每旬逢一、五、八为前场街期,于当年二月初一始行。自此,每年旧历二月初一即为“开街节”。

因为开街节,街期所在地有了“新街”这个既直观又通俗的称谓并沿用至今。可见,今天的前场镇政府所在地新街,历史上在开街节之前,未曾有过像样的街市。没像样的街市,是因为这片土地山谷纵横,绵延不断,形似书页相连,故又俗称八十四页地。可以想象,要在书页似的大山皱褶里往来,那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尽管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着勤劳勇敢的彝、汉人民,但因为生活在八十四页地里,相互往来简直就是一种奢求。生活空间的相互阻隔,不仅阻挡了他们相互交流的脚步,同时也挡住了他们投向繁华之地的目光。他们无法意识到,崇山峻岭逶迤无边的八十四页地里,文明的步伐还是踩出了一条从姚州府通向外界直达省府的驿道。伴随着驿道,文明的足印一代代在这里积淀,在这里累积人气孕育繁华。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在今天的新街设置前场巡检司。巡检司,一个相当于今天的税务工商的行政机关,与一定的战略要塞和人流物流相联系,是统治者的触角,是统治势力的延伸,是形成特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动集市贸易发展的机遇,只是这样的机遇不属于当地百姓,而属于官方。也就是说,昔日作为交通要塞完全有理由形成繁华街市的前场关,不是为当地的老百姓而存在的。既然这样,形不成繁华街市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前场没有其他贸易。事实上,官方的街市没有热闹起来,民间的集市却热闹了起来,只不过属于民间庙会性质的那种,在前场境内最高的山峰进行。这座最高的山峰本来没有名字。但因为一个传说,这座山成了四山八寨老百姓心目中的神山。又因为在山顶上建了寺,这座山才有了“高峰寺山”之名,只不过山名与寺名融为一体。这是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态度,既简单又包容,正所谓高峰有寺,寺在高峰嘛!

传说中,正是春耕播种时节,走马皇帝出巡,途经前场,见河道干涸,田地不犁不耙,百姓懒洋洋地闲在家里,既生气又奇怪,就问是怎么回事。百姓说,我们等老天下雨呢!走马皇帝随手一指远处的山峰,山峰陡然增高,一下子钻进了云彩中。走马皇帝对百姓说,不要等了,到山峰顶上祭天吧!果然,祭天的当晚,大雨倾盆,流满了河沟,蓄满了坝塘,百姓们终于完成了春耕播种。从此以后,到山峰顶上祭天成了习俗。再后来,山山岭岭冒出了清洌的泉水,山箐淌出了汩汩不息的溪流,文龙河石者河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河从此不再干涸。为了感谢天神的恩惠,百姓们又在山峰顶上建寺宇,塑神像供奉,也让天神下凡时有个歇脚的地方。就这样相沿成习,一代又一代,高峰寺成了当地百姓顶礼膜拜烧香还愿的地方,成了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

高峰寺山位于今天的前场镇王朝村委会东部,海拔2757米。据县志记载,高峰寺山山峰巍峨,可东望鹦岩屏壁,西瞻点苍峻秀,南眺灵鹫高耸,北顾昙华积玉,实为区内群峰之冠。上祀天神,二月初一,土人往祀者常千数百人。可见,因为祭天祀神的缘故,很早以前就在高峰寺形成了固定的庙会。赶庙会,是人与神灵沟通并祈求风调雨顺安康幸福的绝好机会,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物资交流感情交流的大好时机。因为如此,借助赶庙会这个载体,民间集市也就应运而生了。不仅如此,高峰寺远离村寨,人不留客山留客。通宵达旦地在弦子声中跳左脚舞在火塘边上对调子也就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结果,物资交流从偶然走向必然,弹弦子跳左脚舞从陪衬变为主流。最后,物资交流、跳左脚舞与祭祀活动一样,成为庙会活动不可或缺的主角,共同演绎延续着这个古老神秘的高峰寺民间庙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物资交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日益重要,以庙会形式出现的民间集市显然是力不从心了。因此,前场开街取代高峰寺庙会,跳蚤集市让位于固定街市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高峰寺庙会也作为前场开街节的前身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段历史。

时至今日,前场开街节已经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成为对外经济交流和民族文化交流的一个发展平台。届时,远山近寨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汇集新街,卖土特产品,买生产生活用品,看文艺演出,弹弦子跳左脚舞娱乐。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既洽谈生意又感受民族风情,还可以参加跳左脚,与彝家阿哥阿妹对对调子,喝喝荞酒。雅兴来了,还不妨到文化中心看书画展,参观从民间搜集上来濒临灭绝的生产生活器具及文物,让你对前场的感觉与众不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