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钱缪射潮
释义

关键词

五代十国 钱缪 神话传说 治水修堤 钱塘江 潮水

人物介绍

钱缪(852——932),字具美,杭州临安人。钱缪出身十分贫穷,16岁时以贩卖私盐为生,后来又加入兵营,由于钱缪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加上他为人侠胆忠仪,24岁时成为临安石镜镇董昌部的偏将。到后梁开平二年(907)钱缪又被封为吴越王,龙德三年(923)被封为吴越国王。 吴越王钱缪当权之后,保境安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奖励蚕桑、繁荣商业让吴越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他又广开言路、重用人才。为了招徕天下才俊,他还把自己的居室名命为“握发展”。他还重视城市建设和文化事业,当时的杭州城市的拓展和西湖的整理他都花了很大的力气。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乱频繁,不久便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中国百姓遭受着战乱的痛苦和兵燹惨烈 的破坏。但是,在钱缪统治下的吴越国,由于钱缪坚持实行“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积极播扬佛教文化,使吴越国的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一副国太民安的景象。

故事梗概

五代十国时期,浙江属于吴越国。吴越国国君是临安人钱缪,人称钱王。钱王治国,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钱塘江两岸海塘的修筑问题。由于钱塘江潮的潮头极高,潮水冲击力量又猛,因此钱塘江两岸的海塘,总是这边修好,那边已经坍塌,以至于出现了“黄河日修一斗金,钱江日修一斗银”的说法。

当时,有人告诉钱王,海塘难修,是因为钱塘江潮神作怪的缘故。于是,生性勇猛的钱王,便在农历八月十八潮神生日这一天,精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到江边聚集。由于途中需要经过一座宝石山,而这个地方山路狭窄,只能容纳一人通过,钱王便利用脚把这座山蹬成了两半,使山中间出现了一条宽宽的道路。从此,这儿就被叫做“蹬开岭”,钱王那双硕大无比的脚印,至今还深陷在石壁上,清晰可见呢。

当弓箭手在江边聚齐后,钱王又奋笔写了两句话:“为报潮神并水府,钱塘且借与钱城。”并把这两句话扔进了江中。但潮神却仍然不理不睬,还是像往常一样,凶猛地扑了过来。钱王见此,大吼一声:“放箭!”并抢先射出了第一箭。顿时,万箭齐发,直射潮头。围观的百姓们都跺脚拍掌,大声呐喊助威。一会儿工夫,便连续射出了三万支箭,竟逼得潮头不敢向岸边冲击过来。钱王又下令:“追射!”那潮头只好弯弯曲曲地向西南逸去,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从那时起,钱塘江海塘的修筑工程才能顺利地进行。百姓们为了纪念钱王射潮的功绩,就把钱塘江海塘称为“钱王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