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钱金玉誓死抗敌 |
释义 | 原文钱金玉官松江千总,。道光壬寅鸦片战祸起,钱方告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亲友阻之曰:“军事方急,祸福叵测。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弹,与士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勉。及东炮弹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弹。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注释1千总:清朝武官名称。 2尚:崇尚。 3道光壬寅:指一八四二年。道光是清宣宗的年号。 4方假归省(xǐng)亲:正当告假回来探亲。 5方:正当。 6趣:促。 7咸:都。 8喋(dié)血:流血满地。 9曾不少却:仍然没有稍微后退一步。少,稍微。 10泣陈:边哭边说。 11焉有:哪里有。 12幸:希望。 13弥留之际:临死的时候。 14置:停。 翻译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崇尚廉洁的气节。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他的左胸,于是他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不停地大声喊“卖国贼害了国家”不停止。 赏析孟子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鸦片战争时期,松江千总钱金玉,为了抗击外国侵略者,愿舍生取义,称得上是民族英雄。选文详细地叙述了钱金玉舍生取义的经过,读来感人至深。 习题钱金玉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如果在他的碑上写一句赞语,要选用什么名言警句? 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