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十田 |
释义 | 简介 陈十田 号土园 , 1975年生,四川大竹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居北京。专业书画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出版有《墨档案、陈十田卷》,《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画家之陈十田卷》,《一生是土、陈十田书画印》,《中国当代书画印名家、行中问道陈十田》等,被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之画家,曾于北京、广州、山东、安徽等地举办书画展,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山水取法宋元,于倪瓒、王蒙、石涛、渐江等得力尤多;花鸟取法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其画作拙朴温润、悠远静谧,机杼自出、古意在焉;呈现出祥和宁静、飘渺神秘的诗意般画境。书法宗二王、米芾、苏东坡、沈曾植、赵之谦、金农;并取法北魏碑版、金文、甲骨,章草、汉隶。其书作笔法跳跃、点画俊厚,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恣肆奇倔又不失温文尔雅。篆刻以甲骨、金文入印,造型奇谲恣肆、浑穆朴拙,运刀雄健酣畅、意境丰裕雅致,风格独特而又不乏古意。以书入画,印从书出,其书、画、印静穆高古而又协和统一,极具艺术特色。十田山水:“慢”中风景 文/ 邱才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一个艺术家成就,在于其作品所抵达的深度和广度。而深度与广度的可能与否,在最初的精神指向,即出发的精神原点时,就已基本确定,如品味与格调、师承与目标。这些也成为判断一个艺术家现在、过去和将来的重要指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此之谓也。 山水画家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创造可观、可居、可游的实体空间,更多的,是营造精神的安放与栖息之所。营造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释放、流露或宣泄,不一而足。 陈十田的方式是一种隐忍的释放。他用松而毛的线条,干而淡的墨色,推衍出一片悠远宁静的山水。勾勒简括,少用皴法。而山石肌理,多用云水渲染替代。山水结构,则多作或长或方的构图,稳定端凝,古意在焉。 显然,十田并没有取法任笔恣肆、湿墨淋漓的“写意”传统。明清以来,对于“文人画”的回顾或塑造中,倪瓒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照。倪瓒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之论,常被理解为以率意、迅疾之逸笔,写胸中超逸之气。其实倪瓒所谓,仅指墨竹而言,比照其墨竹与山水,不难辨其轩轾。即便是其“逸笔草草”的墨竹,其仅仅是“逸”而已?“收”的功夫隐然在焉。 “逸”有“逸笔”、“逸气”之分,也有“高逸”、“纵逸”之别。前者飘渺悠然,后者急促恣纵。既表现为氛围、意境等精神层面,也体现为动作、节奏和用力方式等具体操作层面。其中的核心,在于对“时间感”的理解。山水画,既在于营造精神世界的空间感,更在于呈现精神世界的时间感。而上述“古意”与“写意”,“高逸”与“纵逸”之间的“时间感”,自是不难判断。显然,十田的山水,呈现出的是一种“释放”的、“古意”的、“慢”的时间感。 “慢”其实是对待传统的一种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无论是鉴赏还是临习,都需要“慢”的方式,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尽可能的细致深入。 “慢”,其实也是传统文人生活的基本特质。 应该说,我们的生活和艺术已经离“慢”的要义渐行渐远。“古意”与“涵养”,常常为“激情”和“宣泄”所挤迫。而与之俱来的,并不一定是真性情,而常常是伪激情,甚或滥情。 陈十田山水画中,松而毛的线条是元明以来传统,以倪瓒、王蒙为代表。干而淡的墨色,则以明末清初极一时之盛。至于空勾少皴之法,则为晋唐古意,早为赵孟頫大为推崇,至明末清初,几乎只有弘仁得其要义。而山水的或长或方结构,自宋荆关以来,只有龚贤、弘仁寥寥数人远接前贤而已。 十田在线条、墨法和结构的“古意”的传统追溯上很好地找到了相关的源点和节点。这使得他的作品,跟时风拉开了相当的距离,而渐渐地逼近古人。显然,这来源于他“慢”的行为方式,以及对传统中“慢”的要义的体悟和把握。 感言十田 文/ 张开 中国的书画艺术讲究笔墨,这是一个不用讨论的话题。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当代很多的艺术家们对笔墨的深入理解与研究趋于淡化,这是对于书画创作与审美的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毋庸置疑,失去笔墨意韵的书画作品,始终不可能达到特有的艺术效果,更不可能感动创作者与观赏者,对于继承传统与启迪来者将永远是一句空话。 我佩服十田的画,就在于他对笔墨的理性把握与不断的深入实践。在他的笔下,以恰如其分的笔墨营造出了高古与苍茫的绘画意境,使真正懂得传统绘画的观赏者为之感动,这是十田的用心处,也是其高明处。 十田的画重视对线条质感的追求,虽然用笔不多,但每一个点线都能传达出他的思想情绪,都潜藏着他独特的审美视角。早年他的绘画多以花鸟为主,近年来又在山水的创作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细读他的山水作品,一山一石,一水一木,一根很小的线到整体的气息,无不蕴涵了他对中国绘画笔墨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作为一个画家的修养,也是界定一件作品品格高低的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是他近期的山水创作,以极为简洁的笔墨营造十分丰富的审美意境,这是那些只追求绘画制作的所谓艺术家们远远不能比拟的。 书画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所有从事书画创作的艺术家们无不接受传统文化与技巧的滋养。换言之,必须理解与借鉴传统绘画的精神与理念。但是,书画艺术发展到今天,能够深入古人再开拓创新的艺术家日渐稀少了。很多艺术家追求短、快的成才之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成为一个书画家,能够在市场上卖得一个好价钱,再经过一些名人的吹捧与浓重的包装便成为一个著名的书画家,显然,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十田的创作始终在继承好传统再寻求创新的理念支撑下进行的。他很注重对传统经典绘画的借鉴与吸收。王蒙、倪赞、弘仁、石涛、髡残等等艺术家他都经过细致的研究。从实临到意临,由局部至整体,不断的从中吸取养料,然后转化为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笔墨线条。在他最近创作的一批作品中,能够充分的体现他对传统笔墨的重视深度。山水的意境多受倪瓒、弘仁的影响,笔墨简洁、线条苍茫、内涵深厚。古人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弃繁为简,变满为空,这是一种认识的升华,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倪瓒、八大的画都非常的简,但画上的每一笔都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缺一笔嫌少,加一笔则多。更重要的是,每一笔都能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十田从四川到新疆再辗转定居于北京,特别是十几年的军旅生活的磨练,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这对他的艺术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入的学习借鉴古人之后,再回到自然的怀抱,到名山大川中去感受生活、体验人生,不断的积淀创作素材,使作品既尊重传统,又符合当代的审美特征。 我们习惯性的在品读一件绘画作品的时候,首先要看作品的落款。如果书法水平不高,其绘画作品的格调与层次可想而知。对于绘画而言,书法是基础中的基础,有了书法的功底,才能有丰富的绘画线条,作品才有可读性。十田很注重书法方面的修养,他的书法碑帖兼容,线条质朴率真,用之于绘画,正好符合他的审美特性。这种自然的结合,成就了他的绘画水准的突飞猛进,同样可以想象,如此坚持不懈,他的艺术之路将是何等的辉煌,他的作品将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抱朴归真 寄情林泉 文/ 夏相卿 传统的中国画,在经历了全盘否定(未成功)、改良、中西结合等几次大的文化手术以后,正在悄悄地发生着质的改变,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民族特点一息尚存的艺术,而且逐渐成为美术创作的主流,在官方的举办的届展展厅里,已经难以看到纯粹的中国画,文人画更是已经颓然下野。中国文人画自宋元兴起以来,似乎要在目前已处于西方美术教育体系覆盖下的我们这个时代被划上句号。 然而,远非如此。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接纳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但是,她已经强大的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正如我们天生的黄皮肤、黑眼睛,是难以改变的,而且事实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其去芜存菁的能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难以比拟的。中国人的思想在经历了诸多的厄运之后,已经变得更加坚不可摧。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必然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制造出新的举世瞩目的高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绝不会被打折。 目前,国内已经有好多有识之士力倡国学,不少传统文化的的坚守者,以坚定的信念,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开始谱写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篇章。而书画家陈十田即是这样一位不折不扣的传统文化坚守者。 但是,他没有呐喊,没有檄文,更没有投枪和利剑,相反地,陈十田却悠闲从容,儒雅恬淡,寄情山水,忘怀世俗,全然不去理会乱象纷呈、尘嚣日上的当今画坛。他遁迹于乡间四合院,名之曰“土园”,显示出一个青年画家对自己当下境遇的释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陈十田身上,又让我们看到了颜回那安贫乐道的精神,折射出中华文明优秀传统不朽的人性光辉。十田以自己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用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默默阐释着中华五千年优秀的民族精神。 陈十田的山水画,神秘、幽远、飘渺、静谧的意境,充满着诗意,给人以无尽的遐思。产生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情感响应,自然离不开他驾轻就熟的的传统笔墨表现技巧。他的用墨是极富特色的,可以说是机杼自出。他巧妙的以墨法取代了部分繁冗的皴法,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个性化语言——风云叆叇,朝晖夕阴,水墨淋漓,气象万千……一丘一壑,一松一石,既显示出了他不凡的智慧,也可以读出一个巴蜀文人对家乡的眷恋和独具的情怀。而陈十田的用笔,则是以中锋为主,把他的山水画作品里的线条抽象出来看,他笔下的线条本身所具有的那种拙朴温润、浑厚华滋和自然天真,也几乎成了一种独特的符号,体现出他书法功底的深厚和对中国传统书画线条本身的正确解读。 陈十田的书法,也多为师友、同侪称道。他曾立足碑学,深入帖学经典,现仍悉心临池而不辍。单就其书法造诣来说,也足以为人所欣羡。他的书法,笔法跳越,点画峻厚,体现了魏碑的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结体出人意表而又开合有度,但于魏碑的恣肆和张扬以外,又多了一份温文尔雅;章法严整而不露经营声色,跌宕起伏,似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但又不失整饬。 以甲骨文入印,长期以来是诸多印人惮于涉足的,而陈十田却在这一领域,凭着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和理解,迈出了自己坚定的步伐,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此外,不拘古法,外在形式构成多元化,同时又具有原创性,是陈十田治印的另一特点。他的印,总体来看,风格鲜明,造型奇谲恣肆、运刀雄健酣畅、意境丰裕雅致,令人耳目一新,独具时代特色而不乏古意,舒展自然,同时又给人一种无所畏惧、大义凛然之感。他以不落俗套、不囿旧格、以心制技作为自己的创作思想,重视自我感情的诗化抒发和创作主体的迁想妙得,充满着艺术活力和审美张力。 陈十田以其书画印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正大气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世人的瞩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和收藏家群体……这位以中国的传统笔墨诠释中国民族文化、谱写自己人生的书画印三栖艺术家,在当今书画界风云变幻的时代,将怎样挥洒新的、更为壮丽的人生画卷,我们拭目以待。 腹内文心厚 笔端造化奇 文/ 唐书安 新世纪的此时,一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国画者在经历了上个世纪这百余年的艺术阵痛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复苏、视野的开阔、眼界的提升、资讯的便捷、资料的丰富,也在逐渐找到对于本民族文化艺术的自信,开始重新审视国画在当代性的发展思路。一些有真知灼见的老一辈国画家也不断在提出“倡导写意精神”、“贴近文脉”等国画发展“回归复位”的思路,在这些思路的引领下,一些学习国画的青年才俊正日渐显现出新的艺术活力,我的四川乡友陈十田既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其之所以在当今众多中国画学习者中有出众之誉,这与他具有相对完备的“才、学、识”综合素质有关。 首先说“才”,一个画者,才不高,不足以以敏锐之心体会万物变化之奇 。十田兄乃四川人,巴蜀由于地势天险,自古以来,耕作自足,民物较丰,生活安逸,故而古人有“少不入川,老不出川”之说,正因为巴蜀民众生活安逸,于诗文书画也颇多雅好,而且识见高蹈,不随俗流,因此巴蜀之民一受秀美山川润泽,二受尚艺民风浸染,自然才情涵育。另,十田兄不仅少小得蜀地山川润泽,及长再赴西域戎边十四载,得塞北浩然苍茫之气补缀,今日又在京华定居,得京华皇气熏染,一身兼得南北气脉营养,才力更增也。清代沈芥舟曾说: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其偏者则轻佻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其偏者则粗粝强横。山水养人,才情涵蕴其间。 其次说是十田兄之“学”,十田兄戍边之余以书法习练为根基,此画者关捩。书法乃中国画学习者必过关口,不明书法,则不悟笔法,笔法不得,何以以一管柔毫于提按顿挫间得浓淡干湿之意。中国画之内在本质在“写意”二字,如何“写”万物之“意”,其技术手段必须以书法之笔法为要。窃观当今许多画坛“大家”,鲜有书法基本功过关者,正因此,他们只能拿毛笔当排笔在宣纸上画“素描”中国画。十田兄深明此理,就是当前研习绘画之余,仍临池不掇,时相从书法中体悟笔法。当然,书法佳善之人未必都能画好画,因为画无定法,物有常理,就是说,画有画的理法,也正因此,十田兄居京之后,即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进行系统的中国画画理的研究学习,从名师,亲师友,相互切磋,研读画理,临摹经典,游走山川,走的是一条正格的“问学”之路。而且,还不仅仅满足于此,他在研习山水画之余,学习一些花鸟画大家如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经典作品,还研习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篆刻艺术,这些都是助养他山水画气格形成的重要补给。 再说“识”,“学”丰“识”才能“高”,但“识”有偏正,汉代扬雄《法言》中说: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学画亦然,倘若“识乎正道”,则大美,“识乎邪道”则谬。十田兄之于绘画之“识”如何呢?其曰“以古为新,以古乃佳”,此“识”可谓正道,因为学画之始,不得究竟,如何才能进入书画门径呢,惟“与古为徒”,于古人经典图示、笔墨间悟得门径,再究心造化,再使物我两忘,中得心源,惟如此,画者才能于天地万物间真正达到解衣盘礴,心手合一的化境。 当然,从十田兄目前的艺术状态看,还行走在与古为法,师法造化相互求证的过程之中,但是,由于其“识”正、勤力、淡于名利,如此,则有理由相信他会将绘心复归于文心,于绘事中求得真性。 那天十田 文/ 万里明 陈十田,大竹人氏。 多年前的一天下午,我去“一品堂”取画,初识十田。第一次见到他的画,展卷之际,我眼前一亮;文质彬彬,君子之风。 我常戏言:画如其人,人如其画。如果一个画家与其作品不一致,不是人有问题,就是画有问题。当然,这不是道德评价,是指画家与其作品的气质是否一致。 写十田,我想了许久,一直写不出,不知从何切入,站在哪个视角来表达十田。现在有许多书家的画和画家书法,是书家把画画当书法,画家把书法当画画。只是有一点所谓的小趣味而已,与真正的书家之字和画家之画相异。都说书画同源,可写字不是画画,画画也不是写字。十田由书入画,以书入印。书承二王,赵之谦、沈曾植诸家,碑帖相融。画袭倪瓒、王蒙、渐江.石涛之迹。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印法秦汉,以甲骨,金文入印,力追高古苍茫之气。读十田书画印,从里到外弥漫着“清澈”、“清雅” 之气。一个“清”字不易,天性使然,书画之“清”难得,无法效仿,人亦如此。庆幸的是十田是书家之书法,画家之画,且书画印又相得益彰。 我所感知的十田是散淡的,谦恭的。当今社会,我们免不了要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无意间就会少几分质朴和真诚。十田他求画理而不执迷,明世情而不流俗。与古人对话,向经典学习。这缘自十田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和体悟,既是十田的艺术理想,也是十田选择的人生方向。谈到十田,朋友们都会说:十田的画好,十田这人更好。好人总能画出好画。画出好画的人大多能自省,有深情,怀着一颗真挚的心,有如一面湖水,微风吹过,在阳光照耀下,越发显得清澈。 因为十田,我常想起多年前的那天下午,与十田莫名其妙的相识,记不得都说了些啥,只记得我们还进行了一场乒乓球友谊赛。后来我们就成为可交谈的画友,这也许是缘分,一切早已注定。 性情笔墨——多情的陈十田 文/ 老 庄 艺术作品贵在载情,艺术世界是情感流动的世界。 山水画在艺术家的笔下呈现出姿态各异的美:或苍劲雄浑,或儒雅含蓄,或淡逸清心,或冷艳幽深,或高旷空灵,风韵别致。。。。。。这些绽放异彩的美,无不是艺术家用笔墨表达自己体味的人生,感悟自然,情感的流露,气质的表达,审美的取向及学养的彰显。 接触到十田的或看到过他作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十田是个多情、多才的艺术家。这种多情不仅是表现在画上,也体现在他的为人为事上。在他的作品中可看到对自然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感情,多情才能多才,十田于山水、花鸟、书法、篆刻皆擅。在他的山水画中,明显可看到取法之宽之远,他曾言:“学画取法要横到边、纵到底”,意为上追宋元五代,下取明清近现代,这种纳百川而归宗的学习方法使他受益颇多。艺术上的多情才能激励动力,有时真赞叹他几倍于人的精力,几乎相隔几日就能见到他大摞临摹稿及创作稿,他用十二分之精力去挖掘传统艺术之宝藏焉能收获不多? 十田的画是以一种高旷空灵,风韵别致的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他的作品中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近树数株、遒劲多姿,杂树错落间茅舍屋宇若隐若现,潺潺的溪水惬意的流淌,让人向往,让人有种密而不繁,旷而不空的美韵。他的画受弘仁、八大、倪瓒、王蒙等影响颇深,是沿着古法发展的脉络不断前进,他曾戏言“能在古代大师们的剩羹中取得一勺定能充饥补体”,可见他对古法的多情多专。十田的画有繁体、疏体两类,繁体密不透风,情之所至挥毫泼墨,满纸烟云;疏体言简意繁,笔墨少而意境深。 十田是个外表沉静、温文尔雅、不擅张扬,而内里却是灵气、才情 、学养、功夫兼有之人。与他相识定能相知,他的真诚、直率很具感染力,和他一交往总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十田乃军人出身,又于西域生活十几载,举手投足间有一种沉静、干练,他身上的灵气、学养、品德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生活中的点滴上,因此相交了很多书画界的朋友。在而今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能有十田这种多情多义且多才难能可贵,这也将成就他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