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气管代喉术 |
释义 | 简介气管代喉术首次由Arslan Serafini(1971)报道,采用以气管上段代替喉的方法,其要点是在全喉切除后,游离颈段气管,向上提高到舌骨平面与喉咽口吻合,使肺内空气通过颈段气管上口,导入喉咽腔发音。 适应症1.声门癌 癌肿范围较大,累及双侧声带,且声带已固定者。 2.声门下癌 癌肿下界未超过环状软骨下缘,向前未穿过环甲膜,后面未累及食管前壁者。 手术器械颈部手术常规器械。 术前准备1.术前应详查全身健康情况,如有无高血压、心脏与肺部等疾患,以及肝肾功能是否正常等。 2.术前应仔细检查癌肿的准确部位,若其下缘已达到颈段气管者,不宜选用本法。 麻醉手术宜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取平卧头后仰伸位。 手术方法1.颈前中线自舌骨至胸骨上凹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2.向两旁分离喉前及气管上段前的颈前筋膜和肌肉。在舌骨下切断舌骨下诸肌。 3.切断和结扎甲状腺峡部,并将其两侧叶自气管剥离,充分暴露颈段气管至胸骨上凹,在气管第五环处切开气管,插入带气囊的气管插管。 4.分离并切断结扎胸骨甲状肌及舌骨甲状肌。沿甲状软骨翼板剥离咽缩肌,暴露和剪断甲状软骨上角,在甲状软骨上缘靠外侧约1/3,分离喉上动脉,将其切断和结扎。 5.于环状软骨下缘或气管第一环处切断气管。 6.将喉自下而上与食管前壁分离,从杓状软骨后部进入喉咽腔,并剪开喉咽粘膜,使喉逐渐分离。 7.在甲状软骨上缘处剪断会厌,若会厌无癌肿侵犯,可将其留于喉咽腔内,切除喉体。 8.将气管自上而下与食管前壁分离至气管第五环平面()。 9.将咽口下壁断缘与气管上口的后壁断缘以丝线缝合,并缝好梨状窝入口,插入鼻饲管()。 10.将可保留的会厌下断缘与气管第一环的前壁缝合()。将会厌与气管吻合处上提至舌骨处,用粗丝线拉紧缝合,使颈段气管提高至正常喉前庭的位置。 11.缝合颈前肌肉、喉前筋膜及皮肤,插入气管套管。 注意事项1.减少误咽是手术成败的关键。若气管软骨环口过大,可将气管第一环的前壁切去部分软骨,加以缝合,使气管断口变窄。并将该颈段气管上提,固定于舌骨处,使其上口在吞咽时,如正常喉一样向前上方移动,被舌根封闭,可减少误咽。 2.喉内癌未累及甲状软骨者,可保留外软骨膜及其附着的肌肉,覆盖于颈段气管前壁并加以缝合,可起到加固作用。 3.喉内癌未累及喉后部者,可保留部分环状软骨背板,并在其后壁上缝好粘膜皱襞,可改善呼吸通道,提高气管套管拔除率。 术后处理1.术后常有少量唾液吸入下呼吸道,宜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2.术后2周可先试糊状饮食,若误咽较少,可拔除鼻饲管。若尚存在误咽,可变更饮食时体位,试服稠粘膜状饮食,少食多餐,加强吞咽训练,可逐步恢复吞咽功能。 3.术后3周可练习发音,经一段时间练习后,一般皆能正常谈话。 4.术后4周,若颈段气管不狭窄,呼吸通畅者,可拔除气管套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