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师镇
释义

陈师镇地处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城西南部,东临宁连一级公路与朱码镇毗邻,西与蒋庵办事处接壤,北与梁岔镇、河网办事处为邻,西依张河与成集镇隔水相望,老张河与刘洪河贯穿南北,涟麻路横贯东西,构成陈师镇的水陆交通骨架。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陈师镇辖:2个居委会(陈师、蒋庵);22个村委会(团结村、跨河村、合心村、红旗村、水连村、国民村、朱楼村、官荡村、同心村、蒋老庄村、头堡村、尹荡村、悦来村、药材村、柿园村、寿延村、沙河村、高庄村、何庄村、北荡村、符庄村、希汉村)。

简介

陈师镇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位于涟水县城西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陈师镇距宁连一级公路涟水段出口仅l公里,距京沪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距国道淮高路4公里,距盐河水运码头1.5公里,省道涟麻路穿镇而过,北距连云港46公里,南至淮安24公里,离涟水县城仅5公里。镇内镇村道路全部实现灰黑化。

历史沿革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我国正在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进入城乡一体规划时代。针对新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在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等诸多方面相对《城市规划法》有了较大修改,为适应法律变化,加强科学规划,提高镇村建设水平,陈师镇扎扎实实开展《城乡规划法》学习活动,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作出了部署。一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城乡规划法》是一部关于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依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因此,全镇要求各级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学习《城乡规划法》的重要意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不断提高自身为陈师镇村建设作贡献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本领。二是在机制上不断完善。陈师镇成立了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土地、村建等相关部门同志及各村委会主任为成员,不断加强各级干部特别是土地办、村建办全体同志的队伍建设。要求全镇各级干部特别是土地、村建等相关部门同志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按照《城乡规划法》的新规定、新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完善规划管理工作程序,为在工作中全面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做好准备。三是在宣传上广泛发动。为迅速掀起《城乡规划法》学习宣传高潮,镇购买了150本《城乡规划法》(单行本)分别分发到相关部门、各村及部分群众手中,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该镇在全镇范围内的主要路段悬挂了相关横幅15条,并利用宣传车在镇、村巡回宣传《城乡规划法》,切实让全社会了解《城乡规划法》、遵守《城乡规划法》。四是在工作中深入落实。首先是对集镇规划进行修编。按照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镇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建设。其次是对全镇11个行政村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点、创业点、农业示范区、基本农业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集约用地,挖掘潜力,发挥资源效益。第三是依法规划,认真做好防违治违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尤其是淮安涟水机场控制区范围内,决不允许有违法现象的发生,坚决维护《城乡规划法》的政策和严肃性

行政区划

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陈师镇辖:2个居委会(陈师、蒋庵);22个村委会(团结村、跨河村、合心村、红旗村、水连村、国民村、朱楼村、官荡村、同心村、蒋老庄村、头堡村、尹荡村、悦来村、药材村、柿园村、寿延村、沙河村、高庄村、何庄村、北荡村、符庄村、希汉村)。全镇3.1万人,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

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总况

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三年名列全县第一。2002年,工业招商引资合同引资总额达3.2亿元,实现到位资金2.4亿元,先后引进江苏宏兴化学有限公司、江苏今世缘糖果食品有限公司、江苏今世缘食品工业园、淮安市药用玻璃有限公司、淮安市宏泰汽车部件制造有书艮公司、淮安金石铸塑有限公司等1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江苏今世缘糖果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宏兴化学有限公司、宏盛药用、日普化工等五家市列统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追加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现。2004年1—9月份全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8亿元,入库税收285万元,该年工必瞻收入可达到3.8亿元入库税收360万元。

全镇花生、油籍中植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四季苔韭2000亩,其他蔬菜5000亩:家禽家畜养殖年超350万只(头);全镇沼气池规模达到2600只,同时加大了沼液、沼渣的综合开发利用,带动无公害优质农产晶生产近万亩。

陈师镇抢抓机遇,全力聚焦,努力通过三个“进一步”实现工业经济的逆势飘红。

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区企业取得新突破。2008年引进进县工业园区在建项目2个,合同引资额达8300万元,实现到位资金3930万元;引进进镇工业项目3个,合同引资额3180万元,实现到位资金2030万元。与江浦铝材、上海贸易、北京泛能科技等企业均已签定了意向投资协议。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现有企业投入再增加。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大企业战略,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实施自主创新,扶优扶强骨干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力求现实存量在盘活中增值、目标增量在达效中扩大。2008年全镇工业企业技改投入累计达1660万元,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增强了抵抗力。

三是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企业发展平台更完善。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节能环保、集约土地、创新机制的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布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全面提升集中区档次和发展水平,壮大集中区经济总量,产业强、规模大、效益好、具有陈师特色的工业集中区形成初步规模。目前镇工业集中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4幢,累计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已有淮安雨具、常熟针纺织、乐清电器等5家企业落户。集中区到2009年年底前还将再建标准化厂房4幢,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整体建设成果

2003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淮安市文明乡镇”。 在全市各乡镇综合指标排名中,陈师镇由2001年度全市第102名跃至第41名。在2004年上半年目标考核中,陈师镇总分名列全县第一。

基础建设状况

陈师镇陈师居委会农民集中居住点枫情水岸小区位于涟麻路南侧,总用地4459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48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344平方米,居住户数530户,容积率1.399,建筑密度33.3%,绿地率36.27,地块三面环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工业发展状况

陈师镇全力聚焦工业发展,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三年名列全县第一。2002年以来,工业招商引资合同引资总额达3.2亿元,实现到位资金2.4亿元,先后引进江苏宏兴化学有限公司、江苏今世缘糖果食品有限公司、江苏今世缘食品工业园、淮安市药用玻璃有限公司、淮安口普化丁j—、淮安市宏泰汽车部件制造有书艮公司、淮安金石铸塑有限公司等1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江苏今世缘糖果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宏兴化学有限公司、宏盛药用、日普化工等五家市列统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追加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现。2004年1—9月份陈师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8亿元,入库税收285万元,预计全年工必瞻收入可达到3.8亿元入库税收360万元。 扎实有效地抓好农业增收的其它措施。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陈师镇三年来新增私营企业46户,新增个体工商产320户;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工程,年劳动力转移人数已超过肋00人:优质经济作栅中植比例不哟口大,陈师镇花生、油籍中植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四季苔韭2000亩,其他蔬菜5000亩:家禽家畜养殖年超350万只(头);大力推进“沼气乡镇”建设步伐,全镇沼气池规模达到2600只,同时加大了沼液、沼渣的综合开发利用,带动无公害优质农产晶生产近万亩。

社会事业状况

陈师镇全心全意地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2002年以来,共新建中沟级建筑34座,小沟级建筑物25座,修建电灌站3座,改善了9800多亩土地的排灌条件:镇内锄寸道路全部实现灰黑化。新建改建便民桥16座、地下涵8座;新建柿元水厂、跨河水厂、水年水厂,全镇11个行珊寸(居委会)全部通上自来水;新建改建敬老院老人公寓、医院病房、中小学教室、农业税征收大厅和综合农贸市场等等。通过兴办实事,解民之忧,全镇上下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为疑心聚力,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2003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淮安市文明乡镇”。在淮安市各乡镇综合指标排名中,陈师镇由2001年度全市第102名跃至第41名。在2004年上半年目标考核中,陈师镇总分名列全县第一,招商引资实绩考核,继2002年、2003年再获全县第一。

农业发展状况

涟水县陈师镇栝蒌协会成立于2004年2月,位于陈师镇国民村,协会理事长为陈师镇国民村现任支部书记王红星,协会现有会员510人,主要推广品种为

食用栝蒌、白花栝蒌,其中自主开发品种为白花栝蒌,所生产加工的食用栝蒌籽于2005年6月成功注册“云漫”商标。2004年以来,在涟水县科协及陈师镇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协会的积极参与下,栝蒌科技示范户由最初的146户个发展到如今的510户,协会所属栝蒌种植面积由最初的230亩发展到如今的近800亩。2006年10月20日、11月26日,省环保厅专家组及省农林厅专家组分别在市、县环保部门领导和市、县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对陈师镇国民村栝蒌种植基地进行观摩指导,观摩后对栝蒌园的生态、绿色产品基地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栝蒌种植基地协会所在的栝蒌种植基地即陈师镇国民村栝蒌种植基地还于2006年底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淮安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招商引资优势

l、交通便捷。陈师镇距宁连一级公路涟水段出口仅l公里,距京沪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距国道淮高路4公里,距盐河水运码头1.5公里,省道涟麻路穿镇而过,北距连云港46公里,南至淮安24公里,离涟水县城仅5公里。镇内镇村道路全部实现灰黑化。 2、资源丰富。所在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商品猪生产县、全国绿化百佳县、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全镇粮食年总产5万吨以上,油料产量1万吨以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万多亩,主要产品有花生、苔韭、牧草等;营造意杨成片林6000亩,农田林网2万亩,年采伐量可达10万立方米。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3、设施完备。镇区面年/口6.5平方公里,镇内拥有文化帆商业小区、农贸市场、医院、酒家,程控电话、传真、互联网络通达全球。镇内现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自来水厂3座,水电充裕。镇工业小区初具规模,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达到"五通-平",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已吸引许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落户园区。

4、劳动力充足。陈师镇拥有劳动力1.6万人剩余劳动力0.8万人。所在县尚学之风绵延千年,素有“读书之乡"的美誉,涟水县教育体系完备,多种办学形式并举,是苏北闻名的教育大县,可为客商投资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般工人月均工资1000-2000元。

五保

五保发展状况

陈师敬老院始建于1958年大跃进年代,全院占地面积18.3亩,全镇共有人口2.9万人,五保户74人,其中在院供养的五保户38人,散居五包户36人,入院率占51%。五保老人住宅及生活用房总面积1740㎡,生产用房300㎡,行管人员4人。二000年淮安市第四次文明敬老院验收被评为“文明敬老院”。二00二年江苏省第五次文明敬老院验收被评为“省文明敬老院”。被涟水县委、县政府命名为98-99年度、200-2001年度、2002-2003年度、2004-2005年度的涟水县“文明单位”。被淮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98-99年度、2000-2001年度、2002-2003年度、2004-2005年度的“淮安市文明单位”。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自二00二年全省第五次文明敬老院验收之后,陈师镇继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戒骄戒躁,努力前进。制定一系列创建文明单位的可行性计划,经过几年的积极工作、奋力拼搏,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