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栖霞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释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市上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寻求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市政府在中共栖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基础、抓落实、促发展”为主基调,以项目引进建设、城市规划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牢牢抓住扩大内需和烟台帮扶的有利机遇,全力以赴保增长,攻坚克难求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54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1亿元,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60元,分别增长11.5%和10%。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戮力同心,砥砺奋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应对全新挑战和严峻考验中阔步前进。我们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倾力加快新项目引进和老企业改造,持之以恒地抓投入增后劲、转方式调结构,构筑了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的新格局;我们紧紧抓住城镇建设不放松,高起点、大手笔谋划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展示了魅力果都、宜居城市的新风采;我们紧紧抓住民生建设不放松,千方百计加大民生投入,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呈现了幸福安康、和谐安定的新气象;我们紧紧抓住作风建设不放松,积极倡导新时期栖霞精神,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工作活力空前高涨,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区域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新局面。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产业建设呈现内涵提升、结构趋优的发展态势。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三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更加协调。工业经济逆势攀升。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1户,总数达到269户,完成销售收入180亿元,增长20%,大京船板、长裕玻璃、德达精密机械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加快规模膨胀和改造提升,总投资18.8亿元的18个技改项目顺利推进,同兴过滤板、海升果汁、昌裕印刷等10个项目完工投产;总投资8.5亿元的氨醇改造、风电塔架扩能等12个项目列入省市行业振兴规划重点扶持项目,争取省批复资金1.52亿元;金兴矿业成功与上市公司牟平恒邦集团合作,德棉栖霞公司二轮合作顺利启动,为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水泥行业充分利用国家立改旋的政策机遇,加快回旋窑生产线技改步伐,产业规模效益快速提升;红壹佰照明中标国家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推广项目,成为全国北方唯一一家指定生产企业;同兴实业尾矿处理技术在全省得到推广。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户,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6个,申报专利121项,万元GDP能耗下降6.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新增民营企业243户、个体工商户1750户,总数分别达到1981户和1.69万户。充分利用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全市新增工业贷款6亿多元。现代服务业日趋活跃。旅游特色进一步彰显,借助电视连续剧《牟氏庄园》在多家省级卫视持续热播的机遇,旅游市场不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大关,总收入3亿元,分别增长40%以上;商贸物流建设取得新进展,农资电子交易市场一期工程建成试运营,苹果电子交易市场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规范性苹果电子交易市场,全年交易额突破220亿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成效显著,新建综合型农资配送中心1处,发展农家店120个,争取国家为农民购买家电、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1300多万元。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全年建设高档精品示范果园、有机苹果生产基地1万多亩,冠名果园7处,15个品牌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6户果品企业跻身烟台市农业产业化百强,栖霞苹果在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组织的评选中获得“最受北京市民喜欢的苹果”称号。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发放粮食直补、玉米良种、农用机械等补贴1100万元,能繁母猪、奶牛、家禽良种等补贴33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520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270多万元。

   (二)突出招优选强,项目建设呈现量质并重、活力增强的强劲势头。积极应对市场需求萎缩、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的严峻形势,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和引资策略,努力加快项目引进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增长2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500万美元、利用内资60亿元,分别增长15.3%和20%;纳入全市统一调度的92个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3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0%。加大产业招商力度。通过组建专业招商团组,开展一系列主题招商活动,全年引进项目205个,总投资64亿元,汽车空调、平安电动车、新型纤维板材等投资大、质量高的项目陆续落户,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重点区域发展步伐。“一区两镇三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9.3%。经济开发区和桃村镇的龙头地位更加突出,先后引进较大项目27个,总投资19亿元,项目单体投资规模达到7000多万元。强化项目争取工作。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全市有36个项目挤进国家、省市大盘子,争取项目资金1.75亿元,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省市的验收。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努力保市场、保份额,完成外贸出口1.7亿美元。

(三)突出基础支撑,城乡建设呈现功能优化、亮点纷呈的崭新风貌。立足打基础、谋长远,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提升城市载体功能。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强化市场运作,强力推进总投资27.2亿元的27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备受群众关注的市区管道燃气、集中供热、垃圾处理和雨污分流工程,桃村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臧家庄至开发区和开发区内的污水管网建设,220千伏输变电站、粮油储备库以及烟凤线、臧蛇线、中博线大修、村村通公路等工程,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进一步做强城市经济。编制了长春湖区域概念性规划,开工建设了华府名都、金苹果绿苑二期等高档住宅小区,实施了城关村、老工具厂和印刷厂等区域的旧城改造,共搬迁居民798户,改造面积6万平方米。持续强化城市管理。积极开展“精细管理月”、“综合整治月”活动,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效改善了市容市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生态文明村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生态庭院和文明一条街创建工程,全年创建生态庭院1.3万个,硬化街道36万平方米,新建沼气池3500个,完成4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33个村、2.8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切实保障烟台水源地安全。投资4000万元,完成白洋河、清阳河治理一期工程,浆砌河堤18公里,建设拦河闸(坝)5座、人工湿地1200亩,不仅改善了水质,而且优化了发展环境;深入实施“三年大造林”工程,全年植树造林2.4万亩,留苗养树2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51.6%,荣获烟台市造林亮点工程一等奖。

  (四)突出增收节支,财源建设呈现竞相发展、保障有力的可喜变化。坚持开源节流并举,“造血”、“输血”并重,集中用力强化财源建设,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可用财力达到8.7亿元,同比增长21.5%;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0.7%,居烟台市首位。努力夯实财源基础。加大鼓励企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兑现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烟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财源建设奖励资金730多万元,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减少企业应征税收2600多万元,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亿多元,取消、停征和降低10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减负1200多万元。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年争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弱势群体救助等民生政策补助资金4.45亿元。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引导各镇街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做强特色、错位发展,镇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强化专项资金审计监督和跟踪问效,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更加规范。牢固树立公共财政理念,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扩大银企对接范围,拓宽银企合作渠道,金融单位的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新增存款8.9亿元、新增贷款12.2亿元,贷款增量是去年的7.5倍,新增存贷比达到138%,居烟台市首位。

(五)突出民生保障,社会建设呈现统筹协调、全面进步的和谐局面。始终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保民生、保稳定与保发展、保增长有机统一,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6亿元,是历年来民生投入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一年。一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05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83人;为低收入困难家庭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300多套;对9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为5.8万名老年人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免费为残疾人捐赠轮椅100辆、实施白内障手术200例、改造危房30处;投入资金450万元,加强敬老院规范管理,开展“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全市15处敬老院入住率达到80%;补贴资金2000多万元,搞好新农合规范运行,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各类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9.6万人,全年报销医疗费用1.04亿元;发放各类救助款物170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5.6万人次,并启动了“爱心救助超市”,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机制;补贴资金750多万元,为1.3万名库区移民实施后期扶持;补贴资金1030万元,实施了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全市城乡低保达到1.9万人,覆盖率达到3.07%,做到了应保尽保,实现了城乡低保和基本医疗保障两个全覆盖。二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补贴资金3200万元,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教科书费,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的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多方筹资2000多万元,改建校舍7万平方米;完成2处镇级卫生院、132所省级标准化卫生室改建任务,甲型流感得到有效防控;新建镇级综合文化站12处,整理筛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12项,新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烟台市级6项,文物普查数量居烟台市前列;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全面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广播电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电视栏目全新改版,节目质量明显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3%。三是加强平安栖霞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夯实基层基础年”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责任制,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科技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六)突出提速增效,自身建设呈现廉洁高效、锐意进取的良好形象。大力倡导抓实抓细的工作作风和“诚信、包容、自律”的为政风尚,转变职能,强化服务,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不断加快工作推进步伐,各项决策得到有效落实,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市长信箱、公开电话和行政效能对话工作,全年办理网上信件2300多封,开展行政效能对话活动6次,开播“果都民声”政风行风热线15期,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各类建议和提案,处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8%。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树立了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取得的成绩极其不易。我们深切体会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金融危机的困难局面,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立足点,以财源建设为主线,坚持不懈地狠抓项目建设,加速产业提升,增强经济实力;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四个突破为切入点,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创新优势;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抓实抓细为着力点,以“打基础、抓落实、促发展”为主基调,把干事创业作为为政之责,把真抓实干作为成事之要,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把广大群众的安危冷暖和所企所盼落实在行动上,扎扎实实办实事,使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栖霞人民。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市上下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我们每一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每一个难题的成功破解,都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栖霞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赶超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企业增效、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压力;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非常艰巨;对外开放层次不高,项目建设压力较大,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力和拉动力还不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有待继续提高,城镇化建设的任务仍然较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部分群众的生活还相对困难;政府职能转变和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下决心加以解决。

二、2010年政府工作重点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重点突破、提升发展层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牢牢抓住财源建设的主线,突出“抓重点、求突破”的主旋律,加快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两大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投入,提升开放层次,加快城乡统筹,关注民生改善,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170亿元,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3.59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2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40元,分别增长9%和11%;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8%和1.2‰以内。

(一)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以扩大开放增优势,以招商引资增活力,努力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年内,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完成1650万美元,利用内资75亿元,分别增长10%和25%。一是着力提升招商质量。紧紧围绕“三个引进”,面向日韩港台、长三角、珠三角和济青烟等重点招商区域,突出投资规模过亿元项目,突出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项目,突出高科技含量和高财税贡献率项目,加大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力度,全年引进项目23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0个以上。二是着力突破重点区域。进一步明确重点区域功能定位,提高集聚能力,实现率先突破。经济开发区立足于打造高端产业隆起带,积极融入烟台开发区发展格局,高标准完成设施配套,加强与大宇造船、东岳汽车、斗山重工等大企业的招商对接,年内引进项目30个以上,完成投入35亿元以上,力争进入全省开发区40强;桃村镇立足于建设烟台南部经济区,加快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商贸物流、高端休闲产业区三个板块的建设步伐,加大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招商力度,年内引进项目20个以上,完成投入21亿元以上;翠屏、庄园、松山三个街道立足于发展城市经济、旅游经济和高端服务业,抓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重点工程的快速推进和城中村的开发改造,年内共引进项目50个以上,完成投入31亿元以上;臧家庄镇积极推进与经济开发区的对接融合,搞好机电装备、新型建材、果品加工等产业的规划建设,努力建成全市工业重镇。三是着力加快项目建设。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大力开展“投入效益年”活动,进一步完善项目包帮和督查机制,继续采取倒排工期、挂牌督办等有效形式,加大现场调度和考核奖惩力度,确保项目时间与进度同步推进,尽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重点加快总投资125亿元的107个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当年完成投资62亿元以上。四是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密切跟踪国家出口政策变化,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在国际资源重新布局中抢占市场,不断提高出口份额,年内外贸出口1.9亿美元,增长12%。

(二)全力推进培优育强,增强工业综合实力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快速推动产业、企业和产品向规模化和高端化迈进。一是集中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准确把握“后危机时代”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膨胀产业规模。汽车船舶零部件产业,抓住东岳汽车扩能的机遇,突破汽车零部件产业,争取年内新增投资过亿元企业5户以上,培植壮大平安电动车、乐泰汽车配件、野夼集团汽车配件等重点企业;抓住全球经济回暖、韩国经济复苏的机遇,加大对船舶零部件产业的招商力度,重点扶持大京船板规模扩张,年内产业规模达到10亿元。机电装备产业,重点抓好同兴实业、东山电机、风电塔筒、天奕电子、红壹佰照明等企业的规模扩张,年内新增投资10亿元,产业规模达到40亿元。新型建材产业,重点抓好总投资10亿元的兴昊水泥技改、宝桥矿渣微粉、白洋河新型纤维板材以及大地管桩等项目建设和产能提升,年内全市回旋窑水泥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培育三个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实现“打好经济翻身仗”的奋斗目标。二是努力做强骨干企业群体。坚持新项目引进建设与老企业嫁接改造并重、大企业规模扩张与小企业培育壮大并举,扶持骨干企业率先崛起。年内,加快推进氨醇改造、银云活塞及德棉栖霞公司扩能改造等21个技改项目,当年完成技改投入11.3亿元,增加销售收入21亿元以上。不断做大做强海升果汁、长裕玻璃等43户重点骨干企业,确保各项指标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30%以上,真正成为支撑栖霞工业的重要力量。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年内破题。同时,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年内新增民营企业120户,个体工商户1260户。三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烟台市以上研发中心、科研机构5处,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0%;强化名牌培育,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4个;强化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万元GDP能耗下降6.3个百分点以上。

  (三)全力推进整合提升,繁荣发展第三产业

    抓住国家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内需重点的有利机遇,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一是培育壮大特色旅游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努力提升栖霞旅游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充分发挥《牟氏庄园》连续剧陆续播出的轰动效应,深入开展“市场营销年”活动,全方位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年内投资300万元,在央视、北京卫视等多家电视台及相关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实施铺天盖地的宣传,逐步叫响“游遍天下、难舍栖霞”的旅游品牌。年内,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增长50%;产业收入突破5亿元,增长66.7%。加快长春湖区域、艾山温泉二期、中绿创温泉度假村、上海通用汽车会馆、文化城、中华慈善总会培训基地及国际度假村等项目的启动,集中打造10公里黄金旅游产业长廊,力争将长春湖旅游度假区打造成省级度假区,艾山温泉打造成4A级景区。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葡萄酒庄休闲会所建设,力争建设葡萄酒庄7处,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档休闲旅游板块。加大旅游设施配套力度,抓好相关宾馆酒店、旅游纪念品和特色餐饮的开发,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和景点景区服务水平提升,塑造诚信旅游品牌,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热情与风采。二是突破发展现代物流业。以服务重点园区、加速企业物流运转为目的,以苹果电子交易市场、农资电子交易市场、生资物流中心等专业市场为龙头,增强集聚效应,积极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构建适应主导产业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三是优化提升商贸服务业。加快推进流通企业改革,加强与知名商贸企业合作,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力争在引进大型商贸项目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城乡商贸网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积极发展金融商务、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加快政策性担保机构运作步伐,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规模,年内新增银行贷款10亿元。

(四)全力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新型农村

以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中国苹果之都”、“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等品牌效应,在提升苹果品质、做优苹果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高端团体、知名人士和大中型企业来我市冠名果园、建立专供基地,全方位、多渠道提高栖霞苹果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年内,建设标准化果园1.8万亩,冠名果园100处,完成苹果政策性保险5万亩。加大畜牧、菌菜、葡萄等产业培育力度,形成以苹果为主导、其它产业为补充的多元化种植格局。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创建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大土壤改良和以土地复垦为主的综合开发力度,全年改良土壤20万亩,完成山区开发面积8000亩以上。二是积极改善农村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新增烟台市星级示范村20个;抓好两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续建工程、3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40个村、2.6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完成50公里村村通公路扫尾工程;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和沼气建设步伐。三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健全支农资金整合协调机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今年市财政安排支农资金9200万元。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落实土地政策,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家庭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五)全力推进城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立足建设最佳生态型宜居城市,围绕 “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目标,突出“山水、生态、苹果、文化”特色,高起点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年内完成以长春湖为中心,北至艾山、南至翠屏山60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规划及四项分区规划、十项区片详细规划,全面实施33项基础工程。一是加快生态水系建设。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抓好长春湖及相关水系的生态保护和流域治理,着力打造山水相依、湖河相映、绿树成荫、水天一色的水系景观。年内,投资2.2亿元,抓好白洋河、山东河、清阳河、翠屏河、文水河等7条河流共37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完成长春湖周边及市区重点部位的绿化美化,植树造林2.6万亩,全面完成“三年大造林”任务;完成市区及桃村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桃村污水管网及松山至臧家庄段18公里的污水管网铺设。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按照现代时尚、功能超前、水城融合的要求,强化行政新区建设,努力将长春湖区域建设成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区。今年,重点推进投资2.6亿元的五星级酒店、6.8亿元的华府名都二期等项目,完成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加大旧城改造力度,逐步实施总投资14亿元的城关村、迎宾路西侧、北七里庄以北及松山部分村3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工程。三是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投资2亿元,抓好翠屏路、庄园路管网配套,市区供水设施和金线岭、向阳两个居民小区给排水管网的改造升级;加快生物质热电项目建设步伐,力争11月份投入运行;抓好供气、供暖管网向居民区延伸,年内全面完成市区供气工程铺设,部分小区实现集中供热;加快环湖路、腾飞西路开发建设以及古蛇线、上王线、松台线的拓宽改造,进一步提升城乡交通水平。同时,配合搞好城际铁路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四是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步伐。重点围绕市容市貌和市场管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扎实推进各类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辐射农村的节点作用,强化城镇规划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六)全力推进财政增收,切实提高保障能力

    坚持发展生财、多方聚财、科学理财,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强化公共财政职能,不断壮大财政经济。一是持续强化财源培植。综合运用税收杠杆、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政策,着力扶持财税贡献大和成长型项目,加快培植纳税大户。全面落实上级惠企政策,及时兑现各级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争创名牌等扶持资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认真研究财税政策,抓住帮扶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二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完善综合治税网络,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鼓励企业依法诚信纳税,做到应收尽收,将财源建设成果真正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三是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刚性约束,集中财力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等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开支,财政资金更多地向为群众办实事倾斜、向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倾斜,确保上级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审计、财政监督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七)全力推进民生改善,共建共享和谐栖霞

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今年,重点办好十件实事:一是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年内为6000名城乡劳动者提供各类就业培训,新增就业再就业4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人;二是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年内社会保险扩面增加1200人,完成农村养老保险投保4800万元;三是强化城乡低保工作,建立保障标准、保障范围动态调整机制,搞好 “爱心救助超市”规范运营,抓好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弱势群体救助;四是巩固完善城镇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00元;五是持续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全年改造校舍2万平方米;六是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抓好投资8000万元的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规划建设,完成2处镇级卫生院、68处省级标准化卫生室改建任务;七是加大文化体育设施投入,全面完成镇级综合文化站和“村村有”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八是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取消城镇户籍限制,在抓好原有4个城市社区规范建设的基础上,再增设4个城市社区和54个农村社区;九是强化残疾人工作,为农村特困残疾人提供生产资料、安排就业岗位、实施危房改造等救助帮扶;十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对全市治安监控点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建成覆盖全市城乡重要路口、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网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好的发展前景,人民的殷切期盼,需要我们付出更大努力。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责为先、实为重、和为贵、律为本”的要求,把全部精力用在加快发展、为民造福和带好队伍上,始终为人民负责,时刻受人民监督,努力让人民满意。

一是坚持创新突破,建设高效政府。始终把开拓进取作为政府工作的崇高追求,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区域文化,勇于高点定位,敢于拼抢争先,力求重要领域、重点工作、关键环节有位置、上层次、出经验。更加重视学习研究,努力从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中把握发展规律,在重大考验中增长工作本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强化行政效能建设,落实限时办结制,加快电子政务网络运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政务环境。

二是坚持抓实抓细,建设务实政府。始终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神圣职责,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办促发展、惠民生的实事,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和群众评判的新业绩。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现场办公,靠前落实,促进工作快见成效。充分激发各个层面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凝心聚力抓落实、攻坚克难求突破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健全目标责任制,突出过程管理,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推进工作落实。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为民政府。始终把执政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把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爱民、亲民、为民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市长信箱和行政效能对话等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关注民情民意,努力使政府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辐射力度,让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清廉政府。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行政权力约束机制,认真执行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集中采购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生。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真正做到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保持良好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栖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抢抓机遇、奋力开拓,同心同德、扎实苦干,为建设栖霞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