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宋录 |
释义 | 基本信息《平宋录》,三卷,专门记载元朝平定南宋经过的史籍,作者刘敏中。 作者简介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戚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刘敏中今存词149首。大多是应酬之作,但在一些词中也透露出他“学古无成,于今何补”的岁月蹉跎的怅惘(《木兰花慢·适得醉经乐章》),对“浮世匆匆如此,眼底风尘今古梦”的叹息(《念奴娇·自述呈知己》),以及对“世事何穷”、“兵鏖蜗角”的感慨(《沁园春·畅泊然纯甫由山东佥宪谢病归襄阳》)。他在《清平乐》中写的“出家何必离家,求仙不用餐霞,但得花开酒美,老夫欢喜逾涯”,反映出他对半隐半俗生活的向往,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对官场现实的不满。刘敏中还乡之后写的以山水为乐的一组《清平乐》,恬淡而有情趣,与他的“诗不求奇,聊遣兴”的主张契合。他晚年的诗多为抒怀遣兴而作。如“名利两徒劳,解印便逍遥”;“率意讴吟信手书,山边行坐水边居”等,写来明白晓畅,不加雕饰,重于白描,清简有致。 著作有《中庵集》25卷,今存永乐大典本。其中诗、词、文20卷。还有《平宋录》(又名《丙子平宋录》)3卷《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其诗文率平正通达,无钩章棘句之习”。 本书简介记叙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南下临安及宋幼主被俘北迁事,颇有史料价值。 《四库总目提要》的介绍旧题杭州路司狱燕山平庆安撰。一名《大元混一平宋实录》,又名《丙子平宋录》。前有大德甲辰邓锜、方回、周明三《序》。纪至元十三年巴颜下临安及宋幼主北迁之事,与史文无大异同。惟元世祖《封瀛国公诏》、《巴颜贺表》诸篇及追赠河南路统军郑江事,为史所未备,颇足以资参考。此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以为刘敏中作。今按《周明序》,称平庆安请於行省,奏加巴颜封谥,建祠於武学故基,武成王庙之东。且锓梓王行实行於世。後又有“大德八年甲戌月(案:大德元年为甲辰,九月当建甲戌,此盖当时习俗之文,不合古例,谨附识於此,)燕山平庆安开版印造《平宋录》”一行。俱不言新著此书。是此书实刘敏中所撰,庆安特梓刻以传。後人以其书首不题敏中姓名,未加深考,遂举而归之庆安耳。今改题敏中名,从其实焉。敏中字端甫,章邱人,由中书掾历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追封齐国公,事迹具《元史》本传。 常见版本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以及《守山阁丛书》本,现有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