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苹果绿皱果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病名:苹果绿皱果病 中文别名:绿缩果病 英文病名:Apple green crinkle 病原类别:病毒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苹果绿皱果病毒Apple green crinkle virus 生理生化特征:尚未分离纯化,其生理生化特性不详。 危害对象:苹果 分布: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加拿大和美国均有报道,在我国甘肃、陕西、河南、辽宁等苹果产区发生。 危害部位:果实 侵染循环目前仅知可以通过嫁接传染,病毒潜育期最少3年,最长可达8年之久。 发病条件嫁接传染 危害症状幼果果面出现水渍状凹陷斑,形成凹凸不平果形不整的畸形果。凹陷斑表面渐木栓化,呈铁锈色,皮下的维管束弯曲变形,呈绿色。有的病果出现小丘状突起或条状沟,表面也木栓化。有的病果果形正常,但着色前果面出现浓绿斑痕,斑痕渐木栓化。树上病果,有的仅在部分枝上出现,或一个果丛中兼有健果和病果。 防治方法(1)建立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种植无病毒苹果苗,确保繁殖材料不带病毒。 (2)防止在现有苹果树上高接保存和繁殖新品种材料。现有苹果树大部带有潜隐性病毒,高接新品种材料必然被病毒侵染。如果高接繁殖,应在不带病毒的实生苹果属果树上高接。 (3)及时汰除病苗、病树根据已知症状,在育苗阶段检查和刨除病苗,清除传染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