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鲁豫 |
释义 | 陈鲁豫,河南周口市人,1994年获“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担任《鲁豫有约》主持人。被媒体称为“东方奥普拉”,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她参与主持凤凰卫视许多重大新闻直播节目,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千禧之旅、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以及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充分体现了她英语的出色才华和国际新闻的敏感度。 中文名:陈鲁豫 外文名:chenluyu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父亲为回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70年6月12日 职业:主持人、主播 毕业院校:北京广播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 代表作品: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婚姻:已婚(老公朱雷) 籍贯:河南周口 星座:双子座 姓名来历:“鲁”“豫”分别是其父母的祖籍 血型:AB 基本信息简介姓名:陈鲁豫 英文名:chenluyu 性别:女 生日:1970-06-12 区域:内地 国籍:中国 家乡:北京 职业:主持人 星座:双子座 血型:AB 型 身高:165 CM 体重:40 KG 最喜欢的饮料:黑咖啡 陈鲁豫,凤凰卫视主播、主持人。小学毕业于北京中古友谊小学,初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中就读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因获得北京市申办2000年英语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而一举成名,紧接着直接进入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担当主持人。1996年加盟凤凰卫视,为安徽卫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主持人。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进驻湖南卫视。2010年1月1日,《鲁豫有约》正式进驻安徽卫视。2010年7月18日,受聘为唐山形象大使。 名字来历“鲁”“豫”分别是其父母的祖籍。“鲁”为山东,是其母亲的祖籍;“豫”为河南,是其父亲的祖籍。鲁豫自己说家里女士优先,所以就叫“鲁豫”。 从业经历1.加盟凤凰卫视以前是中央电视台旅游节目主持人。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艺苑风景线》,当时她还是在校的学生。 2.1996年加盟凤凰卫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曾任主持的节目: 《音乐无限》 《香港回归世纪报道--60小时播不停》 《凤凰早班车》 《戴安娜王妃葬礼直播》即时旁述 《一点两岸三地谈》 《VIP会客室》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3.曾担任湖南卫视《快乐心灵-说出你的故事》节目主持人。 4.曾担任第七届“汉语桥”比赛的主持人,与汪涵搭档。 5 2010.1.1起担任安徽卫视《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节目主持人。 成就及荣誉相关事件她参与主持凤凰卫视许多重大新闻直播节目,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千禧之旅、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以及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充分体现了她英语的出色才华和国际新闻的敏感度。同时,凤凰卫视的许多大型晚会之中也都能见到她的不俗表现。不可否认,陈鲁豫表现得很好。 国家形象人物2010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作为参演人员,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该片是为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悉,此次先期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委托全球知名广告公司制作,节目包括时长15分钟的专题长片和30秒广告短片,15分钟专题片,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拍摄地点分布各地,力图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示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弘扬积极向上的当代中国精神。30秒广告短片采用更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方案,集中了体育界、演艺界、学术界、科技界、企业界等享有国际盛誉的优秀中华儿女,力图展现当代中国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 获奖情况1994年 获“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 2000年 当选为《新周刊》主办、观众投票评选的“2000年度最佳女主持” 2000年 当选“2000中国电视榜”之年度最佳女主持人 2001年 当选为“最佳新闻节目女主持人” 2004年 获得《GOOD好主妇》杂志评选的“最有影响力女性”称号 2005年 当选《新周刊》2005年电视节目榜之最佳主持人 2005年 荣获第一届主持人颁奖典礼之最佳专访类节目主持人奖 2006年 当选2006凤凰卫视最佳主持人 2006年 《鲁豫有约》获《新周刊》2006中国电视榜之“最具亲和力谈话节目” 2007年 荣获香港《旭茉Jessica》杂志评选的“2007 Most Successful Women ”称号 2008年 获得由《时尚COSMOPOLITAN》杂志主办的2007首届COSMO时尚女性评选中“年度时代风尚女性”奖项 2009年 获得“第二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最具亲和力主持人”称号 2010年11月 荣获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欢迎女主持人提名 陈鲁豫访谈录记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五一”推出以来,注重节目的人性化表达和新的主持理念的运用,有评论称它不再“冷脸播新闻”,你怎么看这个转变?这是一种趋势吗? 陈鲁豫:我觉得是。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越来越紧张,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其实是要放松的,所以势必要求你做节目的时候,你不能是绷着脸的,你不能够板着脸去说教,这肯定不行。观众需要一种很平等的、很轻松的氛围。我觉得主持人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之下可能比较好:就是他在面对镜头时没有想他面对的是多少多少观众,而是想到我今天是跟一个人在讲话,或者我跟一个家庭在讲话,这也是我在做节目时对我自己的一个要求,我觉得这样的状态会比较好。就这样,你自己的压力不会很大,而你的表现可能会很平和,很亲切。对我来说,家庭和事业是缺一不可的。工作绝对不会影响我的家庭生活。 记者:感觉你挺单薄的,你喊出“瘦并快乐着”是一种自信吗? 陈鲁豫:现在大家都忙着减肥(笑)。 记者:你对咖啡的瘾好像不小,是不是跟工作有关? 陈鲁豫:我不会抽烟,也不会喝酒,别的我都没有瘾,可能唯一能上瘾的就是咖啡,咖啡是我的一个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个必需品,所以我对咖啡有很多的感受。 记者:最后说说你近日的婚姻吧,新郎是你初恋的情人,你们“13岁相识,18岁相爱,21岁分开,9年后重又相遇”,感觉像一个小小的都市传奇和童话。此时的他就如你所说的与从前没有一点改变吗?毕竟时间是如此无情和无孔不入,是那么容易地改变一个人。 陈鲁豫:没什么不一样的。如果有不一样,也不会在一起了。 记者:很多人说你是工作狂,你也说自己是工作狂,是这样的吗? 陈鲁豫:在必须的时候,我可以成为工作狂,但是我其实不喜欢成为工作狂,没有人愿意成为工作狂。 记者:你第一次婚姻的解体似乎就和你的工作有关系,这次结婚,你是否会注意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 陈鲁豫:对我来说,家庭和事业是缺一不可的。工作绝对不会影响我的家庭生活。 陈鲁豫,出生于上海,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曾在中央电视台担任《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1996年加盟凤凰卫视,主持《音乐无限》、《音乐发烧友》和《神州博览》节目。1998年4月后,陈鲁豫担任新创资讯节目《凤凰早班车》主持人,开创“说新闻”的主持风格。目前担任《鲁豫有约》的主持。 出版著作《陈鲁豫-心相约》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09月 《豫约》电子杂志 (2007年上线) 《说出你的故事》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1 《男角》 华夏出版社2008-2-1 《鲁豫有约 绝恋》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5-1 《伊人篇》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1-1 《红伶》 华夏出版社 2008-9 《镜头》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8-12 《戏骨》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9-5 《人气》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面孔》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智者》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绝恋》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沉浮》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名门》 江西人民出版公司2008-05-01 影视作品2006年 《爱情呼叫转移》 代言广告丸美化妆品 诺亚舟学习机 辉煌水暖-洁具卫浴产品 欧林雅生态竹纺 得力文具——办公当然更得力! 养元六个核桃 戴梦得珠宝 个人其他信息(1)鲁豫担任火炬手 鲁豫在“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曾前往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绵竹等地采访,并联合演艺界人士携带救援物资探望当地灾民,为灾民搭建帐篷。 鲁豫还以个人名义向中华慈善总会捐出人民币15万元赈灾。 此次鲁豫是获某奥运赞助集团推荐担任奥运圣火四川最后一站成都的035号火炬手。 (2)中国的“奥普拉” 2007年3月5日,一篇名为《陈鲁豫:中国的“奥普拉”》的文章出现在CNN网站的页面上,文章将“中国奥普拉”的美誉毫不吝惜地加给了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陈鲁豫,并对她坚持了五年的颇具中国特色的“脱口秀”节目《鲁豫有约》给予了充分关注与肯定。但即便如此,鲁豫也不敢称成功,只是称自己是“取得了一些小成绩的主持人”,因为“成就和成功都是太大了”。 (3)唐山市城市形象大使 2010年7月18日,凤凰卫视主持人、评论员陈鲁豫受邀成为唐山市城市形象大使 爱路历程1) “鲁豫有约”是一档在香港凤凰卫视有着极高收视率的对话栏目,目前在内地的播出权被平民湖南卫视独家揽下。还记得那个在温和与轻松的气氛中,娓娓对各位名人进行亲切访谈的女子,便是备受众人喜爱的名主持陈鲁豫。就是这样一个事业成功的女子,每个月总是频繁地背着个包,拉着一个箱子,在北京和香港两地的机场间穿梭着,为的只是和自己的爱人相守在一起。 今天,我们来个“有约鲁豫”,让她来告诉我们她和她初恋情人的故事。 初恋2)首先说说陈鲁豫的初恋 在陈鲁豫13岁那年的夏天,她认识了一个新的小伙伴,一个皮肤白白的、总是有很多笑话的小男生朱雷。当时的陈鲁豫因为瘦而显得格外娇小。这一次见面,朱雷就开玩笑说:“这是谁家的妹妹啊?”这个13岁的小女孩因为这一句话而多了一份心思:自己是妹妹,那谁是哥哥呢? 3)一次,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谈理想时,陈鲁豫说长大了想去卖冰棍。另外的两个小朋友都笑她,别人都希望自己是科学家、作家,你居然去卖冰棍,没出息。小鲁豫有些不好意思了,而朱雷则看着小鲁豫涨红的脸说:“我也是,我长大了也要卖冰棍!你做什么我做什么。”小鲁豫从心底升腾起一股温暖,这个小男生给了自己一种很踏实的安全感,看着朱雷盈满阳光的笑脸,她暗忖:他就是我的哥哥。 4)1989年,18岁的陈鲁豫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朱雷也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随着新学期的到来,那天,陈鲁豫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还没有打开,她就似有预见地猜到了信里的内容。是的,是他写的。陈鲁豫和朱雷的初恋,也就在那个书声朗朗的地方开始了。 5)他们像所有的学生恋人一样每天拉着手去自习,去图书馆,去食堂。朱雷每天负责去图书馆占座,去排队打饭,陈鲁豫跟在他后面像个小妹妹一样的乖,吃完饭之后他又抢着洗饭盒。陈鲁豫看到大部分的恋人都是女孩子洗饭盒,有一天她就对朱雷说:“雷雷,这是女孩子该做的事,让我来吧!”说着她就挽起了衣袖。朱雷一把拉住她:“鲁豫,不可以,我怎么可以让你受累?你听好了,只要我们在一起,我就决不能让你吃一丝一毫的苦,这是我爱你的原则!”陈鲁豫听话地把饭盒放了回去,但是朱雷没有看到,泪水已经从陈鲁豫清秀的脸庞悄然滑落——幸福极了容易哭。 6)和所有初涉爱河的人一样,陈鲁豫和朱雷也弄不清爱情的规律和方向,他们也会为了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争吵,而伤神。其实。那天的舞会还算是很热闹的,陈鲁豫一直是当晚的一个亮点。但从礼堂出来之后,莫名其妙,陈鲁豫的心情就变得不好起来,没有任何理由,她冲朱雷发起了火。若是平时,朱雷一定会小心翼翼地安慰她,哄她开心,可那天朱雷忽然觉得如果爱情需要他这样时时去维护的话,那他们的爱一定是脆弱的。那天晚上,他没有再迁就小女生的“坏脾气”。 7)其实,陈鲁豫晚上回去之后就后悔了,自己不该无缘无故地发火,但碍于女孩子的自尊,她没有作出任何表示。而朱雷觉得自己没有错,也不愿意再一次低头。隔膜在冷战中越来越深。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那个冬天,年轻的他们认为他们的爱情死了,再也不会有了。于是,分手成了必然。 那些天,陈鲁豫有了一种活不下去了的感觉……而朱雷则从那个冬天开始,将自己的情感冰冻了起来。 第一次婚姻 ] b]8)陈鲁豫和一个美国人的第一次婚姻 新的学期开始了,陈鲁豫在爸爸的鼓励下,参加了北京申奥的英语大赛,得了第一名。成功让她渐渐从失恋的痛苦中走了出来,她选择了用努力工作来调整自己的心。1993年,陈鲁豫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直接到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担任主持人。朱雷也于同年毕业进了北京电视台,做了一名电视节目编导。他们虽然都没有再问起过彼此的消息,但却都很清楚对方的一举一动。每当到了陈鲁豫的节目播出时间段,朱雷都会离电视机远远的,他怕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尽管他是那么地想见到! 9)在获得了一些荣誉之后,陈鲁豫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充电”。带着一颗孤独的心和欲振的双翅,陈鲁豫于1995年远赴美国留学。在美国的这一年时间里,陈鲁豫遇上了一位金发碧眼的人,这个人给了她爱,还给了她婚姻。这个小小的女孩在异国他乡看到了别样的幸福。1996年,她携夫回国加盟凤凰卫视。渐渐地,她迎来了她事业上的辉煌,但这时候她的婚姻却亮起了红灯。陈鲁豫在做《凤凰早班车》的时候,一年中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晚上7点钟就上床睡觉,凌晨4点就上班,尽管她认为工作太忙碌并不至于让夫妻情感疏远,但缘分还是就这样结束了。当有一天她发现彼此之间再也没有感觉时,她选择了放手。1999年,陈鲁豫将自己从“围城”里解放了出来。 10)我们13岁相识,18岁相爱,21岁分开。 9年后,我们重又相遇,终于明白,什么都不曾改变。 我们之间没有求婚的过程,因为没有必要。 我甚至觉得办结婚手续都多余。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要向别人申请,要盖章,我觉得别扭,而且,极不浪漫。 可是,我们还是要结婚。 11)那是2002年6月的一天,我在香港,他在北京,终身大事在长途电话中不到一分钟就定了下来。 我不想惊动太多的人,只把要结婚的事告诉了高雁,她兴奋不已:“你们什么时候办婚礼?婚礼内容我早就策划好了。主持人是文涛和许戈辉,地点在中国大饭店,舞台两侧设两块大屏幕,播放社会各界的贺词还有你们俩面对镜头袒露恋爱经过,初步定20桌,你们的亲朋好友,同事、广告客户……” “怎么还有广告客户啊?”“这么大的活动,起码200个来宾,没有广告,费用从哪来?”我忘了这个茬。在凤凰,高雁负责所有娱乐类的节目和大型晚会。她要按照电视晚会的标准来操办我的婚礼。 “我还没说完呢。”高雁两眼放光,像是在竞标春节晚会似的,“大厅里要铺上红地毯,你不是喜欢普京在就职典礼上走过长长的红地毯吗?咱们就铺一条比他还长的,你们俩穿着礼服款款地走上舞台。因为是婚礼,就不安排太多的文艺表演了,但歌手要有一两个。你喜欢谁?” “Celine Dion。”“请外国歌手有难度,但通过唱片公司也不是没可能,只是费用太高了,不如考虑F4吧,他们可比Celine Dion红多了。”高雁两只手在那儿比比划划,一定是在算出场费。 “唉,你是在办我的婚礼吗?非弄成F4的歌友会不可。我的终身大事,风头不能让别人抢去。” 12)“对对对,F4一到,场面不好控制。那请谁呢?” 我被高雁煽呼得也开始认真琢磨起婚礼仪式了:“请羽泉吧,他们唱的《最美》,我们在车上老听,有纪念意义。” “好,歌手定了,剩下的就是广告了。”高雁一脸轻松。 “广告好卖吗?”我有些担心。 “当然好卖。”高雁斩钉截铁,“光一个冠名权就能卖好几百万呢。” “那得挑个好名字,我喜欢名表、首饰什么的,所以最好叫卡地亚、蒂芬尼、百达翡力或者江诗丹顿特约之《鲁豫婚礼》。”我竟然开始对这个空中楼阁心驰神往了。 “你先选个日子吧。”高雁这一提醒,我才想起来,我的婚事,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帮我打听打听,在香港结婚该找谁啊?我们想结婚了,可不知道该怎么结。”我说。 “那你的婚礼办不办哪?”高雁不依不饶,“可不能浪费了我这么好的创意。” “我得和他商量商量。他特别害羞,一见大场面就晕。” 13)果然,在电话里一听说又是红地毯又是200人的大场面,他就已经紧张得结结巴巴了: “那,那我走路一定会顺拐的,不如让我扛台摄像机边走边拍吧?!” 他是摄像,习惯于躲在镜头后面。 “不行!”我对着话筒大叫,“从现在开始,你要练习走红地毯。” 我豁出去了,婚礼看来是躲不过的。既然要办,索性就往大了办,照着奥斯卡的规模。 14)高雁很快打听到了在香港登记结婚的程序:“你们俩带着证件去红棉道婚姻注册中心就行了。” 听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 首先,要公证我俩的单身证明,然后,他要办赴港签证。 想想真郁闷,香港回归都5年了,可内地居民过罗湖口岸依然不比去美国容易多少。最简单的方法要算跟旅行团赴港旅游。 中旅的北京—香港线分7天团和14天团,每星期五出发。以往他都跟7天团来看我,这次他选了14天的,然后打当天第101个电话向我汇报进展。 “老婆,都办好了。11月22日到香港。” 15)2002年11月22日中午,我一做完直播节目《凤凰午间特快》,就急着往家赶。他已经到了。临出化妆室之前,发型师阿Ray随口问了一句: “今天是星期五了,周末有什么计划?” “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去结婚而已。)”我咽下了后半句话,可脸还是红了。 气喘吁吁跑回家,老公正聚精会神地看着重播的《午间特快》。 “老婆,今天我们旅行团的人问我来香港看谁,我说看老婆,老婆在电视台工作,他们立刻问,是凤凰卫视吗?” “他们没问你老婆是谁?” “问了,我没好意思说是你。” “这有什么,下次别人再问,你就说是小莉呗。” 话还没说完,我的屁股上就挨了一脚:“还不快去卸装。” 我认认真真地卸了装,然后和老公在楼下的茶餐厅匆匆吃了紫菜墨鱼河,就坐船直奔中环红棉道。 16)红棉道礼堂坐落在公园中央,而公园夹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间。公园不大,两个人携手逛上一圈用不了15分钟,但公园的宁静却让人能立刻忘掉外面的车水马龙。这么说吧,哪怕你在附近的摩天大楼里工作了一天,此刻正一脑门子官司,一走进公园,也会有想结婚的冲动。 公园里有几个想必是来参加婚礼的人,各个脸上都是一副欢天喜地的神情。只有我和老公,手拉手神情肃穆地走着,看上去像是一对被包办婚姻捆住了手脚的不幸男女。其实,我们只是紧张。 我有一个毛病,对于教堂、机关和所有有象征意义的地方都充满敬畏,一旦身处其中常常会有不能控制的奇怪生理反应。有例为证: 1999年11月,我在伯利恒耶稣诞生地马槽教堂里因身体不适,加上被现场荷枪实弹的警卫弄得紧张无比,以至于腹痛难忍,几乎晕倒。 2000年年底我在纽约,星期日独自一人逛第五大道,路过一间教堂,突然心血来潮,想去参加周日礼拜,靠近上帝。而当悠扬的管风琴声响起,我随众人庄严起立准备咏唱圣诗时,不知中了什么邪,我竟然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想要哈哈大笑。我被自己的疯狂吓坏了,急忙以最快速度冲出教堂,然后一个人蹲在路边放声大笑。上帝啊,请宽恕我! 扯得似乎有些远了,还是言归正传。 17)我和老公神情严肃地来到公园中央的一座小楼前。楼前正有一对新人和亲朋好友在拍照。新娘一袭婚纱,所有来宾都是盛装出席。我一下子蒙了,怯生生地拽了拽老公的衣袖: “来这登记还得穿礼服啊?” 我俩面面相觑,他不敢看他的仔裤,我也不敢看我的短裙。 我们低头穿过欢乐的人群,推门进了小楼,楼里一片安静。 一位和蔼的中年女士接待了我们。 “我们是来登记的。”老公和我异口同声。话一出口我们俩都乐了,因为这像极了电影《小兵张嘎》里的台词。嘎子来到游击队,愣头愣脑地说:“我是来参加的。” “这里是行礼的地方,婚姻登记要去金钟大厦。”工作人员显然没看过《小兵张嘎》,她大概猜想我们要么是幸福坏了,要么是紧张坏了,所以她善良地选择了和我们一起傻笑。 我们3个人尴尬地面对面乐了半分钟后,我和他起身告辞。 18)香港婚姻登记处位于金钟大厦,大约100平米的一个大厅,有20几个柜台。此时,每个柜台前都坐着人,凝神回答工作人员的提问。屋子的中央有十几排塑料座椅,也都坐满了人,男女老少,各种肤色,像联合国一样。 我先认真阅读了墙上贴着的布告,立刻对这个嘈杂但却秩序井然的地方充满了景仰。这儿恐怕是全香港最重要的地方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生的每一个步骤都归这儿管。 我和老公诚惶诚恐地把一大堆资料交给了工作人员:身份证、护照、单身中文证明、单身英文证明……。能想到的我全带来了。工作人员一边翻看我们的材料,一边指着桌子的日历说:“你们先挑个行礼的日期吧。年底快到了,结婚的人特别多,大会堂和红棉道都快排满了,最近的一天是12月31日,在大会堂,你们要不要?还有一个多月,到时候,你们的结婚申请也就批下来了。” 我必须要解释一下在香港结婚的手续:首先在婚姻登记处登记,然后在结婚申请被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举行婚礼,超过3个月仍未行礼的则需要重新申请。行礼的地点有两处,红棉道和大会堂。新人服装可随意,礼服或便装都行,但必须整洁、得体。观礼人数没有上限,但不得少于两人,因为在结婚证书上需要两位证婚人的签名。 “好啊,”面对穿制服的长官,我从不敢说个不字。可心里直打鼓:“还有1个月5天的时候,办晚会是来不及了。” 我正在犹豫,身后凑过来一对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叠证件:“姆该(劳驾),我们来登记。” “不好意思,今天的名额已经满了,下周一再来吧!”工作人员彬彬有礼。 青年男女只得扫兴地离开。 原来结婚还有名额限制呢,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说:“12月31日可以。”生怕错过了那天就再也嫁不出去了。 19)工作人员细心地填好所有表格,指了指桌面上镶着的一块铜牌说:“你们两个人谁来宣誓?” 我主动站了起来,并且飞快地扫了一眼铜牌上的字,大意是:我以法律的名义起誓,我所提供的所有资料内容均真实有效。 完全是出于职业习惯,不到两秒钟吧,我就背熟了铜牌上所有的字。然后,我在心里骂了自己一句:“有病啊,又不是《凤凰早班车》,用不着说新闻,老老实实照着读吧。” 我好像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站得笔直,一字一句念完宣誓词。 想必工作人员从来没有听过谁如此声情并茂地朗读宣誓词,待我念完,由衷地赞叹到:“北京话真是好听。”我颇有成就感地坐下,环顾四周,才发现,刚才还满满当当的大厅此刻只剩下了我们3个人。 “好了,一旦你们的结婚申请获得批准,我们会电话通知你们的。别忘了12月31日准时来行礼。” 面对陪了我们一下午的恩人我不知道怎样报答。我真后悔事先没在口袋里装上几块喜糖,而隔着柜台拥抱政府工作人员似乎也不合适,于是,我和老公就一直傻笑。 “我饿了!”一走出婚姻登记处,我和老公立刻手拉手深情款款地凝望着对方说出了彼此的感受。 20)我们喜欢的Dan Ryan馏就在旁边的Pacific Place(太古广场),于是我俩跑到那吃了有纪念意义的一顿饭。菜谱如下: 恺撒沙拉Clam Chowder(香港译做:周打靓汤) 烤羊排配薯条Stuffed Mushroom(炬蟹肉蘑菇) 生啤三扎 咖啡 纽约奶酪蛋糕 我一边抢他的薯条吃,一边自言自语:“行礼那天,要有至少两个证婚人,找高雁和郭志成吧。” 高雁和郭志成是夫妇,他俩是我们的朋友、广院校友,也是我的同事。 老公边喝啤酒边点头,我于是立刻打电话给高雁:“哎,婚礼晚会你先放放,12月31日你和老郭来做证婚人吧。” “那我得带照相机和DV吧。摄像的事就让郭志成来干了。”高雁的特点是热心、爱张罗、进入角色极快。 5分钟后,我正想消灭最后一个蘑菇,高雁的电话来了:“郭志成听说要重操旧业可紧张了,他说DV他玩不好,得借个专业摄像机才行。”忘了介绍,郭志成是北京广播学院87电摄的高才生,只是这几年一直负责凤凰在北京的节目制作,早就成了一名出色的管理人才,离摄像专业有点远了。“郭志成还说你们选的日子不错,我们是12月30日结的婚,如今都迈向10周年了。” 挂了电话,我把最后一个蘑菇塞进嘴里,一边嚼一边口齿不清地对老公说:“香港人结婚的规矩真是挺奇怪的。从现在开始,今后的15天里,咱俩的结婚公告会张榜贴出来,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反对的意见。你说,不会有人反对吧?”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George C Scott主演的电影《Jane Eyre》《简爱》中的情节:罗切斯特和简爱站在神父面前正在行礼,突然,罗切斯特前妻的弟弟冲了进来,大声宣布反对他们的结合。然后,简爱含泪出走。 想到这,我已是热泪盈眶了。 “你看你,放心,全国人民高兴还来不及呢,不会有人反对的。”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脸。 “那,那我得吃块Cheese蛋糕。”我破涕为笑。 15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谢上帝,没有人反对。 21)12月27日,离31日行礼的日子还有4天,老公再次跟旅行团来到香港。他的行李很简单:一套西服、一双皮鞋、一条领带。 这身装束对他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从不西服革履的,为了31日这天,他穿上这身行头时不至于笑场,我特别安排了一次彩排。12月12日,《英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他打扮得新郎官似的和我一起去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31日的到来。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9日晚上,我正在家里做面膜,高雁打来了电话,听起来她垂头丧气的: “怎么办呐?31日我和郭志成都去不了了。我得出差,他在北京也有事。” “没事没事,我再找人。”我嘴里安慰着她,脑子里马上飞快地搜寻着合适的人选,可越想越觉得难办。还有两天就是元旦假期,大部分同事、朋友都将休假,剩下的要来值班。我找谁啊?再说,谁会比高雁和郭志成更合适呢? 我放下电话,愁眉苦脸地坐在沙发上,黑糊糊的死海淤泥在脸上显得更加可怕。 “不如,找咱们家的菲佣吧,叫什么来着?嗷,奶奶特!”我家的菲佣叫Nanette,老公习惯用北京腔叫她奶奶特。 “找菲佣做证婚人不太合适吧?菲律宾政局又不稳,万一将来兵荒马乱的,我上哪找她去啊?”我用手摸了摸脸上已经干了的死海泥,突然有了灵感,“嘉耀和晓文怎么样?” 嘉耀是我广院的师弟,他和太太晓文在中学的夏令营里相识,从此再未分开。这种纯真而天长地久的爱情故事是我最欣赏的。 我和他之间也是这样。 我们13岁相识,18岁相爱,21岁分开。 9年后,我们重又相遇,终于明白,什么都不曾改变。 嘉耀是个少年老成的人,办事严谨有条理,在电话里听到我要结婚的消息,他非常冷静地说:“那我们31日早上8:50分在红⒙胪芳合,坐9:00那一班船去大会堂。” 证婚人找到了,我和老公如释重负。 登记22)31日一早,我7:00就起了床。我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洗澡、喝咖啡,最主要的,我还没决定该穿什么。 8:20,老公起床了,可我还捧着杯咖啡呆站在衣柜前,不知道该挑哪件衣服才好。 老公飞快地洗漱完毕,一边打领带,一边腾出一只手从衣柜里拽出一条高领无袖的咖啡色连衣裙:“这条新买的不是挺好的吗?” 我放下了咖啡杯,穿上裙子,在镜子前面左照右照。 好像还不错。 8:45,我和老公衣冠楚楚地走出了家门。他的服装是:黑西装、黑皮鞋、白衬衫和金色的领带。相比之下,我的造型略显简单:没有化妆,头发刚刚洗过,没有吹,只是让它自然风干,所以发梢微微向外翘着,呢制的连衣裙外面是一件浅咖啡色的及膝短大衣,脚上是咖啡色的长靴。虽然打扮不像新娘,但本色的衣着让我觉得舒服、自然。 9:30,我和老公以及嘉耀、晓文就正襟危坐在大会堂的接待室里了。靠墙的长椅上已经坐了一家祖孙三代近10口人,新郎新娘想必正在化妆间里梳头更衣,所以不见踪影,来观礼的人们则略显拘谨地坐着。最小的孙子被奶奶紧紧地抱在怀里,那个看上去像是一家之主的父亲倒是颇为悠闲,捧着最新款的SONY DV大拍特拍。 我突然抓住老公的手,声音中满是绝望:“咱们忘了带照相机和DV。” 老公愣了一下,脸上也露出了不知所措的表情,但他很快就镇定地说:“没关系,就是一个简单的仪式而已。再说了,咱们记在心里不是更好吗?” 真是难为他了,和我这个丢三落四又小孩脾气的人生活在一起,他早已被训练成了保育员、辅导员和心理医生。刚才那短短的两句话,一下子就平复了我的情绪。 23)“陈鲁豫、朱雷!” 一听到我的名字,我蹭一下就站了起来。老公紧跟在我的身后,我们三步并两步几乎是蹿到了工作人员面前。 长条办公桌前并排摆着4把椅子,我俩和嘉耀夫妇小心坐下。工作人员先收走我们的证件,大概是拿去影印,然后把结婚证书放在了我们的面前。与其说是结婚证书,不如叫结婚纸更贴切,因为那庄严的法律文件就是一张纸,和A4复印纸大小一样,上面有香港特区政府标志图案的水印,结婚证书里的内容十分简单,只列出了我俩的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和双方父母的姓名。在证书的最下端,分别有中英文两行小字。中文言简意赅:结婚人和证婚人。英文版则在简洁中透出了神圣: This marriage was solemnized between××and×××,in the presence of××and×××。直译成中文就是:××和×××是在××和×××的见证下庄严成婚的。 我们4个人依次用婚姻登记处提供的黑色圆珠笔签下了名字。 “好,请你们稍等,登记官马上会为你们完婚。”说这话时工作人员脸上满是由衷的微笑,但她的目光在我们4个人的脸上移来移去,好像不知冲谁笑最合适。显然,她没搞清楚到底谁是新郎新娘。因为嘉耀和镜头上一样西服笔挺,而晓文穿着皮夹克,系着围巾,和我一样的随意。也难怪别人分不清到底是谁结婚。 我们又等了几分钟,就被工作人员领进了大厅旁边的一个小礼堂。 礼堂陈设简单:一张长桌,周围5把椅子,想必是给新郎新娘、证婚人以及登记官坐的。果然,我们4个人被安排在桌旁坐下,我和老公一边,嘉耀、晓文另一边,空出的主座自然是给登记官的。礼堂另一侧是观礼席,大概能坐50人。可惜,今天一个观众都没有。 前一天晚上,我和老公给各自父母打了电话。我的电话很简单:“爸,明天我和朱雷就去登记了。” “好。”爸打电话和拍电报一样简短。 放下电话,我呆坐了半天。我知道爸心里也许有很多话想说,可当着我的面,他什么也不会说。我也是一样。 24)我又看了看那空着的50张椅子,心里倒并不遗憾。爸妈知道我终于拥有了我想要的,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我正在胡思乱想,礼堂一边的小门被打开了,刚才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将我们的证件放在桌上。我看到自己的身份证搁在最上面,伸手就去拿,被工作人员和蔼但坚决地制止了:“现在还不可以。”坐在我对面的晓文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心里直埋怨自己,都做了新娘的人了,举手投足一点都不娴静。 “两位新人请熟悉一下宣誓词吧。”工作人员用手指了指桌面上镶嵌的一块铜牌,转身走了。 我又忘记了娴静,身体哗一下地扑上去,脑袋几乎贴在铜牌上,好奇地边看边念出了声:“我请在座各位见证,我(新人名字)和你(新人名字)结为合法夫妻。”念完我又哗地转头看着老公:“等一下你可千万不能把新人名字这几个字也念出来啊!” “那,”他刚要说话,被我慌忙挥手打断,因为,登记官进场了。 她是一个斯斯文文的中年女性,中等身材,留着陈方安生式的头发,一套淡粉色西服套裙剪裁合体,面料、款式一看就知道是Chanel,颈间还有一串白色珍珠项链,从头到脚的打扮一丝不苟且不张扬。 “啊,你是陈小姐,我常看你的节目,很高兴能主持你的婚礼。”她客气地说着国语。 我没想到在这里会碰到观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登记官抬眼看了看那空无一人的几十把椅子,神情中掠过一丝诧异。我想她从没见过只有5个人的婚礼。 老公先宣誓。 他一从椅子上站起来,我就紧张得不行,他可从来没当着这么多的人(4个人)发过言啊。 他好像挺镇定,声调平稳,吐字清晰:“我请在座各位见证,我和你结为合法夫妻。” 我低着头,拼命忍住笑。这个老公,我不让他说“新人名字”这4个字,他倒好,干脆谁的名字都不说。这还行,这不是钻法律的空子吗。 “朱先生,你要说出你和陈小姐的名字。” 我咬着嘴唇,抬头看老公。他还好,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该不会是太紧张,忘了我们的名字了吧? 再看对面的嘉耀和晓文,两个人脸都憋得通红,还是死扛着不笑出声来。 “我请在座各位见证,”老公旁若无人地念第二遍宣誓词,“我!”他停顿了一下,我在嗓子眼里小声咕哝了一句“朱雷”,也不知他听没听见,反正,他终于说出了他的名字:“朱雷,和你……”我又紧张地屏住呼吸,还好,毕竟刚才练了一遍,他熟练多了:“陈鲁豫结为夫妻。” 关于《鲁豫有约》1)节目简介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是凤凰卫视专为鲁豫量身打造的谈话类节目,于2002年推出。她曾访问过的名人包括著名作家李敖、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奥运长跑金牌得主王军霞、著名诗人汪国真、国际巨星成龙、四大天王&无线五虎之一的刘德华、香港特区前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以及青年偶像谢霆锋,亚洲歌坛小天王林俊杰,内地励志偶像胡歌等知名人物。此节目在凤凰网的“2002年凤凰卫视十大观众最喜爱节目”评选中,获评第二名。陈鲁豫以其高超的采访水平名噪一时。 2)节目历程 2005年起,《鲁豫有约》改版成为一档全新的日播谈话类节目,并在凤凰卫视以外的全国各地方台广泛播出。鲁豫的知名度全面提高,节目更颇受好评。陈鲁豫开始家喻户晓起来。 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进驻湖南卫视。《鲁豫有约》在湖南卫视播出以后,之前卖出的所有地面频道停止播出。 2010年1月1日,《鲁豫有约》正式与安徽卫视签约,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每周一到周五的晚间21:27分与观众见面。首期节目的嘉宾是成龙。有圈内人士透露,鲁豫离开湖南卫视的原因并不是节目收视不好,而是受人排挤。鲁豫否认说:“(转会)这事不是谈恋爱分手了那么简单,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气质。做人就是这样,有时需要坚持,有时需要聪明地退让。我做节目不是为自己高兴,而是让团队骄傲、让更多观众看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