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留豆腐棍 |
释义 | 简介陈留豆腐棍是原陈留县(今开封县)的特产。由黄豆浆炒制而成,其形如棍,中空、皮薄,色自惭形微黄而透明,第约30公分。每捆十根,重一两三钱左右,味道鲜美,富有营养,凉拌清爽可口,馅浓郁喷香。为馈送亲友的礼品,并远销甘肃、清洗等地。陈留豆腐棍,历史悠久由陈留西关代寒村代自立家始创,现已有十几家生产。代自立说,他十五岁随父学做豆腐棍,现已七十五岁,整整做了六十年。其父代心田、祖父代启元和曾祖父都了一辈子豆腐棍。按四辈人计算,代家的豆腐棍约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制作过程豆腐棍制作过程是:先将黄豆浸泡于清水中,六、七小时后磨成豆浆,以煞沫油煞沫,再用罗隔滤三次,滤出豆汁倒入锅内烧滚,改小火细烧,豆汁上结一层皮,这就是豆腐棍皮。用擦了油的秫秸秆,将皮卷到秸秆上。置屋外晒干,覆将晒干的豆腐棍蒸热使软,抽去秫秸棍即成空心豆腐棍,再置席上晾干,即为成品。 豆腐棍有烧、烩、炝、炒、馕、凉拌等二十余种做菜方法,各有特殊风味。 陈留豆腐棍至今已有200~300年历史,据传说是明代的进贡品。它是由煮熟的蛋白质、油质和水凝集而成的胶凝体。该品营养丰富,味美爽口。食用前用凉水泡1~2小时,然后切成段,加配菜和佐料可烩名菜。 原料配方大豆(青皮豆最好,黄皮豆次之)、沫油。 制作方法1.前段工序如选豆、泡豆、磨浆、过滤,均同豆腐生产工艺。所不同的是,煮浆用紫微火烧煮,在沸腾的豆浆锅内点入沫油0.1%,把沫去掉。在加温的同时,将锅面用木棍隔开分成两部分,并在锅面上用扇子扇风加速起油皮,大约2~3分钟,表面出现一层豆汁含油薄皮,然后用涂过食用油的高粱秆从豆浆锅内一端挑卷到另一端,把含油质的豆浆薄膜挑卷取出,晾至半干放在蒸笼内加温回潮,增温以利抽出高粱秆,再晾干后,即成圆筒形状的豆腐棍。1公斤豆子可出20~30根豆腐棍。每根重60~70克。 2.沫油制取 用棉籽油、菜籽油、花生油,加入0.1%草木灰混合搅拌熬煮成糖稀一样的液体,即为沫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