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立中
释义

陈立中(1916- ),中国电影女演员。原名陈青竹。生于河北深泽。学生时代就参加了学校的话剧演出。1938年加入冀中军区火线剧社。解放前夕,年仅三十岁的她就开始扮演老中年妇女的形象。1956年扮演总政文化部《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的李大娘,获演员一等奖。之后又在同名影片中成功地扮演了这一形象。1958年转业任安徽话剧团团长。另有同名人物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医学专家。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陈立中,男,汉族,中共党员,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讲师,1964年10月出生,广东省五华县人。 1982年9月至1986年6月在广东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年7月毕业后留校工作,任学生政治辅导员。1986年10月至1987年7月参加省讲师团到梅县地区任教。 1988年10月至1999年12月,在广东工业大学(含原广东工学院)团委工作,先后任团委干部、副书记、书记。1992年12月晋升讲师。1993年10月晋升副处级,1997年12月晋升正处级。1999年12月至2002年1月任广东工业大学番禺学院党总支书记。 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机关第二党总支书记。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兼任学校大学城校园临时管理委员会主任,2005年3月至5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2005年9月起兼任学校大学城校园体育场馆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2007年4月起任现职。

医学专家

简介

陈立中,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泌尿外科专业博士研究生,曾在美国马里兰州大学进修肾移植。从事肾移植工作进20年,主持中山一院肾脏移植工作五年余,每年开展肾脏移植200余例,疗效居全国前列;擅长肾移植取肾、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病人随访、肾移植动物实验等工作,临床经验丰富,亲自主刀肾移植手术1000余例,成功率100%。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成果3项,负责并完成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培养了8名硕士研究生,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在读博士生2名。

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 :

曾主持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与防治系列研究,该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主持提高肾移植人/肾存活率的系列研究,该项目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CD103+CD8+T细胞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腹腔镜切取活体供肾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肾移植治疗常规、供者髓细胞输入诱导肾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NO检测及L-Arg使用对诊断及防治CsA中毒的研究、端粒酶与膀胱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等多项研究。

论著

论著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2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3篇

新医学 8篇

中山大学学报 4篇

电影演员

参演影片

参与影片:

荒娃 BEFORE-SCHOOL CLASS(1989)

疯狂歌女 DESPERATE SONGSTRESS(1988)

傻冒经理 THE SILLY MANAGER(1988)

笨人王老大 AN UNWISE PERSON(1987)

笑破情网 FIVE COMEDIANS(1987)

迷人的乐队 FASCINATING MUSICAL BAND(1985)

媳妇们的心事 THEIR WORRIES(1983)

第十个弹孔 THE TENTH BULLET SCAR(1980)

柳暗花明 DAWN OF NEW HOPES(1979)

红雨 (1975)

白求恩大夫 (1965年9月)

山村姐妹 (1965)

小二黑结婚 (1964)

汾水长流 (1963)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

深山里的菊花 (1958)

花好月圆 (1958)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陈立中,男,1967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攸县。1984-1988年,就读于湘潭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1991年,在湘潭大学攻读现代汉语专业方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李永明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7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2002年,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方言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鲍厚星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为张振兴研究员。2003年8月晋升为教授。2003年被选拔为湖南省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被选拔为湖南省新世纪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专家、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专家。2007年4月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

陈立中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

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

1.独著《阴阳五行与汉语词汇学》,以大量的语言事实论证了阴阳五行学说对于汉语词汇系统的深刻影响。该书于1996年由岳麓书社出版, 20.6万字。1997年12月获湖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优秀奖。

2.参著《湖南省志·方言志》(上、下),2001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32.2万字。

3.独著《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全面地描写和比较了湖南境内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讨论湖南境内客家人和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该书于2003年由岳麓书社出版,66.3万字。2006年3月获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独著《湘语与吴语音韵比较研究》,该书系作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从几个主要的问题切入,根据大量的语言事实和文献材料对湘语与吴语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汉语语音演变的模式作了有力的探索。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38万字。

5.独著《黑龙江站话研究》,该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濒危语言方言研究”成果。200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33万字。

[代表性论文]

1.《论汉语实词的多功能性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会特点之关系》,《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1期全文复印。

2.《古透定纽擦音化现象与百越民族》,《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3期全文复印。

3.《二十世纪湖南方言研究概述》(与鲍厚星、彭泽润合作),《方言》,2000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7期全文复印。

4.《香港教学语言的问题及对策》,《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3期。

5.《试论湖南汝城话的归属》,《方言》,2002年第3期。

6.《论湘鄂赣边界地区赣语中的浊音走廊》,《汉语学报》,2004年第2期。

7.《论湘语、吴语及周边方言蟹假果遇摄字主要元音的连锁变化现象》,《方言》,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2005年第9期全文复印。

8.《汉语方言声调送气分化现象初探》,《汉语学报》,2005年第4期。

研究课题

1.主持湖南省教委1998年下达的“湖南方言亲属称谓词语比较研究”项目的研究。

2.主持2003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湖南客家方言词汇研究”。

3.主持湖南省社科规划办2004年下达的“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项目的研究。

4.主持湖南省社科规划办2005年下达的百人工程项目“湖南东部赣方言与客家方言的比较研究”。

5.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濒危语言方言研究及新编《中国语言语言地图集》”的研究工作,并主持其中的子项目“黑龙江站话研究”,负责“古入声韵尾方言今读演变图”的绘制工作。

6.参与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粤北土话濒危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排名第二。

7.参与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粤西濒危方言调查研究”,排名第二。

获奖情况

1.独著《阴阳五行与汉语词汇学》于1997年12月获湖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优秀奖。

2.独著《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于2006年3月获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