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彭城古筝艺术学校
释义

学校简介

徐州市彭城古筝艺术学校(简称:彭城艺校)。由市政府、市教委批准的办学单位,是我国第一所古筝艺术学校。办学以突出民族乐器为特色,弘扬民族音乐,繁荣文化艺术为宗旨。我校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拥有一支专业师资队伍,开设民族乐器、西洋乐器、书画艺术、学习辅导等专业。学校注重教学质量,因材施教,独特的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组织学员参加全国省市的汇演比赛、考级考试等活动中多次获奖,部分学员在出国演出、留学、 艺术交流中深受国际友人的欢迎与赞誉。

我校位于市中心建国东路彭城文化市场。优美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年来为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及专业艺术团体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在社会上享有较好的声誉。伴随着两汉文化在徐州这座古城的流传与发展,民族音乐定能在古城徐州结出丰硕的果实。

古筝在彭城

徐州史称彭城,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伴随两汉文化的流传与发展,形成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新格局。徐州自古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古筝艺术以其幽雅神韵之声,流传至今,它具有陶冶人、愉悦人、教育人、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因此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徐州的古筝艺术历史悠久,四十年代,我国著名的古筝大师曹正教授(中国音乐学院)与我市音乐教育

前辈郑培心先生在徐州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古筝社团“薰风筝社”(彭城筝社的前身)享誉海内外,为古筝事业在徐州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郑培心先生一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特别对弘扬我国民族音乐、东奔西走,为振兴我市的民族音乐发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他创作的《徐州小景》《榜妆台》等乐曲曾在徐州地区产生很大的影响,他培养的学生很多成为音乐界的知名人士,如我国笛子演奏家蔡敬民教授,古筝教育家李子秋、郑志诚、张纯善、刘鱼龙、张琦、赵荣等。

七十年代郑培心先生离休后自筹资金恢复“彭城筝社”的活动,我跟随郑先生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古筝学术交流会,常常被先生的爱国乐民精神所感动……

八十年代初,徐州成立了我国第一所古筝艺术学校——徐州市彭城古筝艺术学校,我国古筝大师、北京古筝研究会会长曹正教授为这所艺校亲笔题字:“ 徐州开办了我国第一所古筝艺术学校,可喜可贺,祝古筝事业鹏程万里” 。该校以弘扬民族乐,繁荣古筝艺术为宗旨,学校拥有一支专业师资队伍,多年来为全国各大音乐院校、专业艺术团体输送了许多音乐艺术人才。如今徐州的街头巷尾,到处响遍古筝名曲“渔舟唱晚” 、 “高山流水”真可为:高山流水遇知音、渔舟唱晚到天明,余音绕梁不绝也……

徐州是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摇篮,民族音乐在我市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是一个地区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长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音乐文化艺术又是我国人民经久积淀后的历史创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丧失自己的民族艺术,就会丧失自己的民族生存的根基。民族音乐催人振奋,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在推动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让国乐走出国门,让世界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是当今我们民族音乐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正象国家文化部孙家正部长指出的:“徐州之魅力在文也,北雄南秀交融,阳刚阴柔具备,使徐州文化神采独具”。孙部长从发展的高度上,更加客观的指出了徐州的真正优势和魅力在于有着丰厚的民间音乐文化底蕴,内刚外柔、不善张扬、默默奉献、朴实热情等特点。

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神韵,了解独具神韵的徐州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两汉文化在古彭城的流传与发展,民族音乐必将在徐州结出丰硕的果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9: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