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培杂130 |
释义 | 品种名称: 培杂130 审定编号: 粤审稻2008027 选育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 培矮64S/航恢130 特征特性: 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7~129天,与培杂双七、粤香占相近。株型中集,分蘖力强,有效穗多,叶微卷,剑叶直,抗倒力中弱,后期熟色好。抗寒性模拟鉴定孕穗期为中,开花期为中弱。科高98.4~106.4厘米,穗长20.8~22.2厘米,每穗总粒数134~152粒,结实率73.9%~79.9%,千粒重19.1~20.1克。早造米质鉴定为省标优质3级,整精米率62.4%~63.4%,垩白粒率22%~35%,垩白度4.8%~13.2%,直链淀粉22.6%~24.8%,胶稠度50~62毫米,长宽比3. 产量表现: 2006、2007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374.1公斤和407.7公斤,分别比对照组合培杂双七、粤香占增产0.83%和减产1.22%,增、减产均不显著;2007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2.2公斤,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0.44%。 栽培技术要点: 注意防倒伏。 制种技术要点: 合理安排播插期,父本提前5~7天播种。 审定意见: 培杂130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培杂双七、粤香占相近。丰产性与对照种相当,早造米质鉴定为省标优质3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抗寒性中弱。适宜我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倒伏。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