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泡沫酸酸化技术
释义

简介

泡沫酸酸化技术就是在常规酸液体系中加入起泡剂和稳泡剂,通过泡沫发生器与气体(一般多为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 混合,形成以酸为连续相、气泡为分散相的泡沫体系,使得配制的酸化体系兼有泡沫流体性质和酸化能力,然后注入地层进行酸化。

原理

泡沫酸是用起泡剂稳定的气体在酸液中的分散体系。气相为压风机供给的氮气,液相是根据油井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酸液,将起泡液泵入渗透率较高的含水层,使流体流动阻力逐渐提高,进而在吼道中产生气阻效应。在叠加的气阻效应下,再使用起泡酸液进入低渗透地层与岩石反应,形成更多的溶蚀通道,以解除低渗层污染、堵塞,改善油井产液剖面。最后注入泡沫排酸液,助排诱喷,排出残酸。

分类

按照泡沫特征值(即泡沫体系中气相体积所占泡沫总体积的百分数)泡沫酸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增能型。泡沫特征值小于52 %的泡沫酸称为“增能型”。主要是通过氮气压缩的弹性能量,利于处理液在施工后从地层返排,同时又因泡沫酸含气体成分高,液柱压头低,有助于减少返排的能量需要,因此“增能型”体系主要用来提高酸化后的返排能力。

(2)泡沫型。泡沫特征值在52 %~90 %的泡沫酸叫做“泡沫型”。这种类型的泡沫酸黏度高、滤失量小、缓速和分流效果好,主要用来增加酸液处理范围和改善高低渗透层之间的吸酸量矛盾,提高酸化效果,尤其适用于酸压增产。

(3)雾化型。泡沫特征值大于90 %的泡沫酸称为“雾化酸”。此时气相或气中夹液作为连续相,而酸液则作为分散相。雾化酸像气体一样具有很低的密度、黏度和表面张力,具有较高的流动能力,因而易于进入岩石的孔隙间,使注入压力比常规注酸压力低得多。

泡沫酸酸化工艺

泡沫酸酸化基本现场施工工艺

起出井下生产管柱→下光油管至油层底界→挤入前置泡沫段→正挤主体泡沫酸→正挤后置泡沫顶替液,关井反应1~2h,低密度泡沫反洗井排酸液,放喷,排出乏酸。

泡沫酸酸化的选井原则

符合下述条件的油井,均可采用泡沫酸酸化:

(1)井段长,厚度大,层间矛盾突出, 非均质严重;

(2)水敏地层;

(3)作业、洗井造成污染堵塞;

(4)压力系数低于0.5;

(5)井况恶化,无法卡封分层酸化;

(6) 原始渗透率大于50×10μm。

酸液段塞的组成

(1)前置泡沫段:1%~1.5%起泡剂+0.2%稳泡剂,用清水配制;

(2)主体泡沫酸:15%~25%硝酸缓速酸+起泡剂+稳泡剂+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其它液体添加剂+N2,用清水配制;

(3)后置顶替液:1%起泡剂,用清水配制;

(4)气化排酸液:1%起泡剂,用热污水配制。

酸液用量

泡沫酸液的体积用量V由选定的酸化半径R、井筒半径r、油层孔隙度φ、油层厚度h计算,V=π(R2-r2)φh,并根据油井污染情况进行调整。

泡沫酸酸化工艺实现了分层酸化,具有工艺简单、排酸彻底、处理半径大的特点,利用泡沫流体在地层的气阻叠加效应,改善酸化剖面,是一项适合于低渗油藏开发的新技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