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欧洲三大汉学家 |
释义 | 简介欧洲三大汉学家,分别是:顾彬,施寒微,施舟人。 顾彬人物简介顾彬(Wolfgang Kubin),1945年12月17日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是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翻译家、作家、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成员、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 生平经历1966年入明斯特大学学习神学,1968转入维也纳大学改学中文及日本学,1969年至1973年在波恩大学专攻汉学,兼修哲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及日本学,并于1973年获波恩大学汉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论杜牧的抒情诗》。1974年至1975年在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进修汉语。1977年至1985年间任柏林自由大学东亚学系讲师,教授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及艺术。1981年在柏林自由大学获得汉学教授资格,其教授资格论文题目为《空山——中国文人的自然观》。1985年起任教于波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其间升为该学院主任教授;1995年任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 著作顾彬以德文、英文、中文出版专著、译著和编著达五十余部,如《中国文学中自然观的演变》、《中国古典诗歌史》等。合编、主编或翻译的著作和文学作品有:茅盾的《子夜》、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百花齐放》、巴金的《家》和《寒夜》,以及《现代中国小说(1949-1979)》、《中国现代文学汉文艺批评文集》、《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的妇女与文学》、《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顾彬在中国文学的翻译方面成绩斐然,已出版的著作主要有: 北岛《太阳城札记》(慕尼黑.Hanser.1991) 杨炼《面具和鳄鱼》(柏林.Aufbau. 1994) 杨炼《大海停止之处》(斯图加特.Edition Solitude. 1996) 《鲁迅选集》六卷本(苏黎世.Union.1994) 张枣《春秋来信》(艾辛根,Heiderhoff Verlag, 1999) 梁秉均《政治的蔬菜》(柏林.DAAD. 2000)、北岛《战后》(慕尼黑.Hanser. 2001) 翟永明《咖啡馆之歌》(波恩.Weidle Verlag. 2004) 作为作家的顾彬,也出版了自己的一些文学作品: 诗集:《新离骚》(波恩.2000)、《愚人塔》(波恩.2002)和《影舞者》(波恩.2004); 散文集:《黑色的故事》(维也纳.2005)。 施舟人人物简介施舟人(KristoferSchipper)1934年生于瑞典,祖籍荷兰。2005年最终定居中国,成为中国的永久居民。 个人经历从施舟人这个中文名字,就能直观地感到施教授对中国文化的痴迷和精通。按他自己的解释,之所以取这样一个“道”味很浓的名字,是因为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老子是“周朝人”,庄子名叫庄周,都有个“周”字,故取其谐音“舟人”,同时包含有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渡人”的意思。 名如其人,施舟人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汉学造诣高深,以研究中国道教而驰名于国际汉学界,同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领域和宗教人类学方面颇有建树,出版过《道体论》(TheDaoistBody)、《道藏通考》(DaoistCanon)、《中国文化基因库》等数十种论著,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施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汉学成果,也获得了许多学术荣誉,历任法兰西科学院汉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院长、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等学术要职。 凭借如此雄厚的资历,施舟人本可以安逸地生活在欧洲,毕竟那里的研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优于中国。可是,对于这位已经醉心于汉学的人,中国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散发着无法比拟的魅力。 正是这种源自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始终牵引着施舟人的人生轨迹。施舟人年少时就被中国艺术所吸引。在阿姆斯特丹读完以古典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主的中学后,到法国巴黎大学攻读中文、日文、远东美术史和宗教人类学,后来受教于法国著名汉学家康德谟(MaxKaltenmark)教授门下,研究中国历史文化。1962年,施教授刚刚获得博士学位就来到中国台湾做访问学者,1972年受聘于法国高等研究院,讲授中国宗教史。1976年,他在巴黎创办了欧洲汉学协会,会员规模500多人,在欧洲与各国汉学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1979年,他来到北京进行研究工作,发起并主持了由法国科技中心(CNRS)、荷兰莱顿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社科院共同参加的大型国际汉学项目《圣城北京》。2001年,施舟人举家迁居中国福州,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以收藏西方人文典籍为主的西文图书馆“西观藏书楼”。所收藏的一万余册西方各种语言的经典名著以及流失海外的部分中国古珍本,其文献价值不可估量。 学术观点如今,施舟人正在主持由国家汉办组织的大型国际汉学合作项目-《五经》的翻译工作。在对中国文化的不懈追求中,施舟人默默地品味着汉学研究的酸甜苦辣,他曾由衷地感叹:“研究汉学是十分艰苦的。做一个中国专家很难,做一个研究汉学的专家更难,做一个研究汉学的外国专家,其难度更是难以想象。而这也是我一生都不能停止的挑战,注定了我一辈子不能休息。作为一位世界级的学者,他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要建立文化基因库。他先后被法国总统授予荣誉骑士勋位,被中国政府授予在华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友谊奖。 施寒微个人简介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1948年出生于德国,1973年获博士学位,1979年获得大学授课资格。1981年起历任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教授、德国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哥廷根大学汉学教授、汉堡大学教授、德国沃尔芬比特尔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等职,是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弘明集》、《中国文学史》和《墨翟著作集》、《联邦德国的汉学》、《古代中国》。 个人经历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1948 出生在巴特赫尔斯费尔德。他曾先后在哥廷根和慕尼黑大学攻读汉学、哲学、人种学、社会学与政治学,197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79年在波恩大学汉学系通过教授资格考试。1981年被任命为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东亚文化与语言学系教授。1993年被聘为哥廷根大学教授,同时就任位于沃尔芬比特尔的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此外,他目前还担任着德国汉学协会主席。其最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今文学通史》(慕尼黑C. H. 贝克出版社,1999)和《中国简史》(慕尼黑C. H. 贝克出版社,2009)。他的最新著作于2009年5月在德国出版。 汉学研究施寒微教授(Schmidt-Glintzer,Helwig)对于汉学史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汉学研究的主题随着中国的身份变化而变化。中国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中,汉学研究可以有一部分沉浸于古典,但是,对当前的中国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他还认为,欧洲的中国研究只能在欧洲确定自身身份的语境中才能被理解。 作为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施寒微掌管着欧洲这家庞大而古老的图书馆。他认为欧洲学者对中国的研究说到底是一个欧洲人对中国的研究,因为汉学是欧洲的一门人文和文化科学。研究世界、研究人以及研究历史同时就包括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欧洲人很早就对中国发生了兴趣,16世纪以来这种兴趣的高潮不断涌现。反思这种现象很重要,因为它所涉及的与其说是客观的科学,不如说更是主观的感知。而这种感知是不断变化着的,正如中国对世界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新动态2009年5月在苏尔坎普下属的世界宗教出版社出版了施寒微关于中国宗教的新著:《富裕、幸福与长寿。中国的众神与秩序》。书的主要内容涉及中国人对神界与人的命运的想象和理解。《论语》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与“未知生,焉知死?”之说,施寒微自己称是想探究中国人是如何在此世组织自己的幸福的。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神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书也论述了各种社会关系、对神的供奉以及众神对统治者有没有决定权。在后一点上中国的情况与欧洲的发展不同,在欧洲神对统治者是没有影响力的。此书面向的读者是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当然也面向那些探究欧洲文化自身特点的人,因为这些特点可以从与中国的对比中更好地被理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