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尼夫赫语
释义

尼夫赫语(自族称呼:Нивхгу диф;日语称呼:ニヴフ语/ギリヤーク语)或称吉利亚克语(此名称源自满语gilyak),是一种孤立语言,有时归类于古西伯利亚语,通行于外满州的阿姆贡河(此河为黑龙江支流)、库页岛北部与黑龙江下游地区等地。

系属

尼夫赫语是一种孤立语言,有时归类于古西伯利亚语,其许多词汇与阿伊奴语、朝鲜语和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相似,但并没有规则的语音对应关系,因此这些相似的词汇很可能是借词。一说尼夫赫语与新罗语、伽耶语相似。另外,尼夫赫语最近亦包含于约瑟·哈罗德·格林伯格具争议性之猜想语系欧亚语系之中。

在过去一整个世纪当中,尼夫赫人之人数一直很稳定,1897年世界上有4,549名尼夫赫人,而1989年则有4,673人,然而此族使用尼夫赫语者之比例,于相同时间内,从100%跌至23.3%,今日世界上仅有略多于1,000人以此语为其第一语言。

方言

尼夫赫语可分为四种方言,分别为黑龙江方言,北库页方言,南库页方言和东库页方言。黑龙江方言与东库页方言使用者之间通话困难,北库页方言介于二者之间。黑龙江地区之尼夫赫语,与库页岛之尼夫赫语,其发音与词汇差异之大,使部分语言学家将尼夫赫语给分成同一语族(尼夫赫语族)之两种语言。

其他语言学家亦强调所有尼夫赫人对语言使用之高度变异性;就算是在黑龙江与库页岛的方言中,各村庄、部落,甚至于个人所讲的话,都有很高的变异性。

语法

尼夫赫语为一综合程度高之综合语,基本语序为SOV,并具有格变化与其他语法词缀,但尼夫赫语没有性别变化。尼夫赫语之独特处在于其大量使用插入词素,例如表示空间关系之词素即经常被插入其所关联之名词中;另外尼夫赫语之一个词可能包含有名词、动词与词缀,以表达一些特殊含义。因此在尼夫赫语之句子中,几乎每个单一的词都是有含义的。

书写

苏联政府曾在1930年代制定尼夫赫语罗马拼音系统,后来苏联当局改用西里尔字母拼注尼夫赫语,做为尼夫赫语的文字,以下是尼夫赫语的西里尔字母书写系统表(不附发音):

А а Б б В в Г г Ӷ ӷ Ғ ғ Ӻ ӻ Д д

Е е Ё ё Ж ж З з И и Й й К к К’ к’

Ӄ ӄ Ӄ’ ӄ’ Л л М м Н н Ӈ ӈ О о П п

П’ п’ Р р Р̌ р̌ С с Т т Т’ т’ У у Ф ф

Х х Ӽ ӽ Ӿ ӿ Ц ц Ч ч Ч’ ч’ Ш ш Щ щ

Ъ ъ Ы ы Ь ь Э э Ю ю Я я

音系

子音


 双唇音 唇齿音 齿龈音 齿龈后音 硬颚音 软颚音 小舌音 喉音

鼻音 m 
 n 
 ɲ ŋ 
 

塞音 送气 pʰ 
 tʰ 
 
 kʰ qʰ 

不送气 p 
 t 
 c k q 

擦塞音 
 
 
 tʃʰ 
 
 
 

擦音 清音 
 f s 
 
 x χ h

浊音 
 
 z 
 
 ɣ ʁ 

颤音 浊音 
 
 r 
 
 
 
 

清音 
 
 r̥ 
 
 
 
 

通音 
 ʋ l 
 j w 
 

元音

尼夫赫语有统不寻常之元音系统,伊恩·马迪森称此系统为“具缺陷的”。但事实上在(高度方面之)中元音处有一反转之音补偿其于中前不圆唇元音处之缺憾。伊恩·马迪森在1984年将中央化之/ɤ/描述为对中前不圆唇元音之缺乏的补偿。

当于五元音系统中出现的中前不圆唇元音,在过去已变成了一个闭至中之前不圆唇双元音,马迪森将之记作/ɪe/。


 前 后

圆唇音 非圆唇音

闭 ɪ u 

中 ɪe o ɤ

开 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3: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