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泥城战役 |
释义 | 清咸丰三年八月初五(1853年9月7日)小刀会起义军占领上海县城后,给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英、法、美等国的上海领事,为了攫取上海海关的主权,决定使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就范,于是借故挑衅,引发了一场泥城之战。 泥城,即今西藏路桥一带。咸丰四年,英国人在泥城浜东开辟新公园及跑马场。在北侧的新闸一带,驻有清江苏按察使吉尔抗阿统率的北营清军。泥城浜的西畔(今人民广场)自北至南,清军设有三座营房和其他军事设施。 三月初六(4月3日)午后,英商祥泰银行的乔利夫妇在跑马场附近散步,和清军发生冲突。美海军陆战队七八人和上海“义勇队”(即万国商团)数人赶至出事地点,向清兵开火,并向清军“阵地挺进”。清军增援,并进行还击。双方战斗约半小时,英领事阿礼国、副领事威妥玛分别带领大批英、美海军陆战队和上海“义勇军”前来增援,进攻清军,一群美国人还携带旗昌洋行的一门小炮参加助战。清军且战且退,美国人向北营发炮轰击,焚毁清军“观音堂卡房”,炮声隆隆,至暮未绝。 事发后,上海道台吴健彰奉吉尔杭阿的指示致函阿礼国,承认纠纷系清兵行为失检所致,表示一经查明祸首,即严惩不贷,并希望英国领事能协助查清当时详情。阿礼国却拒不接受清政府的歉意。继续扩大事态,并约法代理领事爱棠等开会,“准备次日之行动”。 三月初七(4月4日)拂晓,英舰“恩康脱”号炮击停泊在苏州河口、黄浦江中的清军兵船。清军兵船除一、二艘逃跑外,其余全被英军扣押。接着,阿礼国与各国领事及海军司令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向清军提出,必须“将接近跑马场的军营一律撤除”。会后,阿礼国向吉尔杭阿发出通碟,必须于下午3时前将跑马场附近的军营撤退二三华里,否则动用武力,将其焚毁。与此同时,阿礼国率领英、美海军陆战队及上海“义勇队”共380余人,沿花园弄(今南京东路)西进至跑马场东界(今南京东路、浙江路口),准备进攻。 下午3时许,吉尔杭阿送来照复,拒绝清军兵营移动,外国侵略者即兵分两路,向跑马场附近的清军总兵虎嵩林部、刑部主事刘存厚部等军营发起攻击。美军100多人由“普利茅斯”号舰舰长开利指挥,沿跑马场向左,攻击清军正面;英军270多人由“恩康脱”号舰舰长奥加拉汉率领,攻击清军侧面。美军穿过跑马场,在洋泾浜和泥城浜附近坟墩的掩护下轰击清军,因无法渡过泥城浜而折回,与英军聚合,英军渡过泥城浜,从侧面(今国际饭店处)袭击清军。清军被迫进行还击,但在英美军队的夹击下,经过近两小时的战斗,清军失败,退至静安寺附近。外国侵略者将跑马场附近的清军逐出,营房也被焚毁。此战,清军伤亡300余人,英、美军死4人,伤10余人。 泥城之战后,清政府与英、美、法领事签定了《上海海关征税规则》和《上海英美法租界地皮章程》十四款;扩大了租界权力,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