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芳桂 |
释义 | 简介陈芳桂,1965年出生于湖南湘潭,艺名陈锰。毕业于湖南湘潭师范学院美术系,98年师从钟增亚先生,2004年就读于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李宝林工作室。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第二炮兵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员,漓江画派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和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陈芳桂擅长国画山水兼花鸟,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他与八位画家联合创作的巨幅山水长卷《三峡史诗》,被京城权威理论家们誉为“新世纪第一幅山水画力作”并载入美术史册。《美术》、《国画家》等国家权威性报刊做过专题报道。 简历1965 12月生于湖南湘潭县。 1990 创作的工笔人物《矿工的假日》获湖南省美术作品展览铜奖。 12月,调湘潭锰矿党委宣传部任专职美干。 1991 考入湖南湘潭师范学院美术系。 1996 被湖南美术家协会评为“十佳青年画家”。 1997 3月,《青岩山》等3件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12次“全国新人新作展”。 1997 3月,调湘潭市群众艺术馆任美术工作室主任兼湘潭市业余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 1998 9月,《湘南初雪》获第八届文化部“群星奖”。 10月,师从著名的画家钟增亚先生,执弟子礼。 1999 5月,《家在千峦万壑中》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览”优秀奖。 10月,《山寨春晓》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金奖。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命名“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2000 《秋山暮霭》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新世纪中国画书法大展”优秀奖。 9月,调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任副馆长,创办齐白石艺术学校,首任校长。 12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2 参加由上海《文汇报》,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等单位主办的《三峡史诗》巨幅通景山水画创作活动,为长江沿岸六省市九位主创画家之一。 撰写《齐白石衰年复法初探》发表于《国画家》(2002.5)。 2004 《山水》获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十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铜奖。 3月,破格评定为国家二级美术师。 5月,《夏日江南》入选“2004年全国中国国画作品展”。 10月,就读于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画高级研修李宝林工作室。 11月,《满目青山》获“首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中青年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 11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齐白石艺术新人奖”。 《三峡史诗》巨幅通景长卷入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2005 4月,《美术》杂志用在《中国美术家》栏目予以推介,并发表《我的传统观》一文。 5月,在北京荣宝斋举办个人山水画作品展。 7月,《楚山烟霭》入选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7月,山东淄博举办个人山水画作品展。 8月,《鹤岭烟雨图》入选第五届秦皇岛之夏——中国名画邀请展。 10月,应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文联办公厅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为国务院中南海办公大楼和国家领导人办公室创作巨幅中国画《江山胜景图》、《武陵烟雨》,《秋山远眺》分别陈列于国务院第三会议室和国家领导人办公室。 10月,撰写的《试论李可染的传统与创新》发表于《国画家》(2006.4)。 2006 4月,《鹤岭人家》获“2006年第三届‘菜乡情’全国百名画家中国画邀请展”优秀作品奖。 5月,《楚山烟雨》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春季新象’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7月,《苍山如海》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8月,被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授予“政府优秀专家”称号。 8月,《山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青年画家提名展”优秀奖。 9月,《夏山雨后》获2006年纪念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优秀作品奖。 10月,破格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10月,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青年中国画提名展评委。 11月,被湖南省人事厅、文化厅聘为湖南省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 12月,《鹤岭小雪》获“2006年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12月,被湘潭大学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2007 2月,参加“2007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安徽埇桥行。 7月,特招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 8月,《韶山神韵》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10月,《韶山神韵》入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翰林丹青——向党的十七大献礼全国美术书法精品展” 。 10月,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评委。 11月,《溪山林深》等8件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办的“地域、风格——2007《国画家》提名展”,《国画展》3期增刊发表作品11件,评价文章1篇。 2008 《洪江风情》参加2008.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溪上好山开画屏》参加“传统与展望”全国名家学术邀请展。 《韶山风物耐人思》10m*1m长卷,参加2008中国美术家10+10中国画邀请展。 《山水》参加“真情无价,真爱永恒”中国当代优秀美术家像四川灾区捐赠作品慈善展。 《楚湘烟霞》参加“‘和谐盛世’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韶山神韵》入选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首届院展作品展。 《伟人故里韶山冲》,应邀参加“2008艺术湖南大型美术作品展”。 2009 与人合作《雪域天使——门巴将军李素芝在牧区》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银奖 《红色亮剑》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金陵百家全国美术作品大展”。 《长空亮剑》入选庆祝建国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并选送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全军优秀作品。 《鹤岭春晓》入选庆祝建国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精品展。 《万山红遍》入选庆祝建国60周年赴香港、澳门全军美术、书法精品展。 《蕉溪烟雨》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如画图第七回作品展览。 10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如画会。 11月,被聘为第二炮兵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2010 3月,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7月,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爱我中华——资助百万空巢老人关爱自愿服务行动”笔会。 7月,应邀参加“纪念中国印度建交60周年绘画艺术展”,被印度驻华大使馆授予“印中友谊艺术家”荣誉称号。 8月,为中央军委首长指挥中心创作巨幅山水《江山胜境》。 10月,应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邀请创作巨幅山水《韶山晴岚》。 10月,《井冈山》写生系列8幅入选“2010中国当代中青年美术名家提名展”(珠海)。 11月,《铁骨铮铮——写彭老总故居.乌石》参加第二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展,并获铜奖。 12月,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小红袍《中国美术家作品集--陈芳桂》。 艺术成就山水画艺术2010年,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小红袍《中国美术家作品集--陈芳桂》 《中国美术家作品集》首发式暨“当代中国画名家九人展”,在《中国美术家作品集》系列画集被业界称为“小红袍”,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业界称“大红袍”)的基础上于2008年推出的。荟萃了李宝林、郭怡孮、杜滋龄、姜宝林、程大利、刘大为、龙瑞、冯远、王明明等画家的精品力作。2010年,陈芳桂的作品也被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小红袍,并与2011年1月出版《中国美术家作品集--陈芳桂》。 瓷画艺术陈芳桂的瓷画艺术 我国素有陶瓷之国的美誉,制瓷技术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相当发达和完善。在漫长的制瓷历史过程中,经过历代制瓷工匠和艺术家们辛勤地劳作和不懈地努力,无数精美绝伦的陶瓷作品得以流传于世。它们不但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几年,国画名家绘制陶瓷作品的风气逐渐升温,一些书画家所绘制的陶瓷作品受到海内外有眼光的收藏家的重视。2004年北京荣宝春拍上,由一批当代书画家绘制的陶瓷作品,给收藏家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人们欣喜地看到了艺术名家在陶瓷上作画的巨大艺术价值和市场前景。一大批优秀的国画艺术家和他们的画瓷作品不光受到各媒体的关注,更受到了艺术品投资者的青睐。陈芳桂先生就是众多画瓷名家中为人熟知的一位。 陈芳桂曾经是以国画家的身份受到社会关注的,他最擅长的是山水画,但花鸟画创作也非常出色。近年来陈芳桂的国画作品频频入选全国的各项重要展览,同时他还应邀为中南海、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文联创作大型国画作品,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2009年12月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陈芳桂和其战友的合作作品《雪域天使——门巴将军李素芝在牧区》获得银奖殊荣,使他声誉大振。但人们可能还不太清楚,陈芳桂这几年在国画创作之外,致力于陶瓷绘画的研创,其作品屡创佳绩,正逐渐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一匹黑马,这其中的原因约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他的瓷画作品本身即具有“水墨之美”。 欣赏陈芳桂的山水画,常常使人感觉到一种磅礴气势的冲击和震撼,即使是尺幅不大的作品,也同样给人这样的感觉。他用笔沉厚老辣,皴擦点染苍茫质朴,再加上他对画面空间构成、繁简疏密等因素独具匠心的把握,使得他的山水画既有其老师钟增亚先生的活泼灵动,又有李宝林先生的伟岸深厚。其实,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水墨还是设色,陈芳桂的作品背后始终涌动着一种坚实的热情和力量,这种水墨画自身所具有的特质,体现在他那些美轮美奂的陶瓷绘画作品中就更加引人入胜。 另一方面是“釉彩之美”。 釉彩的效果,是宣纸和水墨无法达到的。但陈芳桂却能够摆脱材料自身性质的限制,既能发挥不同材料各自的特点又使两者之间产生美妙的衔接和对应。他对于水墨材料的运用和把握能力丝毫没有受到瓷胎和釉料的限制,行笔运线,浓淡干湿都掌握得恰到好处,气息韵味与他的纸上作品如出一辙。这正是瓷画艺术的魅力所在。 名家画瓷之所以会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巨大的收藏和升值空间,一是因为受材料的限制,艺术家不可能像在宣纸上创作那样挥洒自如,而必须另寻一种表现方法来展示自己的艺术天才,这就必须认真揣摩,投入巨大的劳动。其二,绘画陶瓷是艺术品与工艺品的完美结合。工艺师们造出了不同的器型,而艺术家的绘画则提升了这件陶瓷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决定着它的商业价值。另外,烧制过程中的窑变可能会毁掉一件绘制精美的作品,也有可能呈现一件具有人们难以想象的艺术效果的艺术珍品。这种巨大的不可知性和不可控制性无形中增添了一件优秀瓷画的艺术魅力和市场价值。基于这些特点,对于像陈芳桂这样本身已经非常优秀的国画家来说,他的瓷画作品所具有的升值空间无疑会更加巨大。 陈芳桂用他那沉实的画笔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涂写了多姿的花木。他把它们留在纸上,也留在那造型各异、典雅端庄,充满了中国气派的瓷胎上。当这些瓷胎经过高温的洗礼,幻化成为我们眼前这些美轮美奂的艺术精灵。这是艺术家技艺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展露和升华。我不由地要赞叹造物的神奇和伟大了,同时也要感谢陈芳桂精湛的绘画技艺和他倾注在这些原本没有生命的瓷胎之上的情感,感谢那上千度的炉火的锤炼。缺失了任何一方面,我们都将错失与这些精灵相遇的机会。我们不禁想问,是陈芳桂成就了这些陶瓷艺术呢,还是陶瓷艺术成就了陈芳桂呢?这真是丹青成珠玉,烈火奏华章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