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东曙
释义

陈东曙

1966年出生于绍兴,1990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毕业,高级工程师、著名理论学者、慈善家、著有“芯与心愿”等文、宁波市第二届“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奖”候选人、宁波市青联之友、大学生创业之友、中国青年企业家常务理事。原宁波北仑区第六届人大代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设总公司原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现浙江海桐高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浙江嘉兴实达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和泰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华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高级专家筒桩技术负责人等。其修行理念为:从物质觉悟到思想、从思想觉悟到智慧、从智慧觉悟到能量。 陈东曙近年主要从事建国六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百项发明之一:中国筒桩(发明人:谢庆道)的技术研究与应用,他说: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过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和地球的矛盾也将日益激化,如果有效的节约有限的资源做为一个大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而与这一进程相伴随的必然是资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不通过“节流”和合理利用资源,就无法满足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日益缺乏的当今社会,保证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就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中国筒桩这项技术彻底优化了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技术,开辟了领先、节约、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他的诞生,填补了桩基工程的空白,是地基工程的重大突破。中国筒桩技术是采用中高频振动锤加双钢管护筒加环形桩尖结构,将大直径双钢管护筒振压沉入土中,使局部地基土由地穴底向官腔内推进,移动紧密,并部分排出地面,而使外侧土地基本不受挤压,并节约了桩芯不受力部分混凝土的一种新功法、新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国内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不仅解决了地基工程中造价高工期长和施工复杂的技术瓶颈,改变了传统施工工艺,更是节约了大部分的资源,在实际工程中,相比传统工艺可以节约40%以上的混凝土,据专家估计,中国筒桩每年最少可以节约200亿以上的直接能源消耗。使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的经济技术特点使其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工程中,如海洋工程,水利工程,铁路道路桥梁工程,围海造地工程,机场跑道工程,基坑围护、工民建工程的基础处理工程。目前已被采用的经典工程有:杭宁高速、杭州绕城高速、沪杭高速、杭甬高速等工程。其无比优越性、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在未来海桐将坚持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节约资源、为地球减少污染、为子孙保护环境的使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大直径现浇薄壁筒桩工作原理(简称中国筒桩)

①筒桩成孔器结构,成孔器可安装在固定式桩架上施工,亦可在吊机上吊打施工。(1-1)

(1-1)

二、筒桩的施工方法:

①、(1)将下端形成切削刃的环形桩尖(4)套入内外护壁套管(5-6)之间环隙中,并使内外护壁套管的下端面分别同桩尖上的内外支承面平整接触,且桩尖的内支承面的内径略小于内护壁套管的内径,该内外护壁套管上端同震动锤夹持器(2)连接。夹持器因该有足够的夹持能力,能稳定的提升成孔器的重量、土体的摩阻力及砼灌注后所产生的摩阻力之和。

②、(1) 将上述桩尖置于施工位置,启动振动锤(1),松开拉伸卷扬,桩尖随内外护壁套管进入土层,被环形桩尖排挤的泥土被挤入内护壁套管,进入内护壁套管后继续上升,继而通过出泥孔排出。

②、(1) 待桩尖与成孔器下沉至标定深度后,从设在外护壁套管的灌注口(7)向内外套管之间的环隙中灌注混凝土,至砼贯入一定量后,将内外护壁套管震动并同步向上逐渐拉出,此时,桩尖与灌注形成的混凝土筒体连成一体埋设在软地基中,便完成筒桩成桩整个过程。

上述施工方法实质上是利用震动压入式一次成孔器在压入土层过程中实现部分排土, 并一次性形成管形素砼桩或钢筋砼桩,并埋入于设计要求的位置和标高,因此具有施工速度快捷、节省砼、并且桩径增大、无泥浆污染,真正做到了既降低造价又提搞工效,且缩短工期。

三、筒桩施工流程(3-3)

说明:

a)成孔器安装、定位;

b)成孔器下沉至设计要求标高;

c)松开震动锤下夹持器并移开,安置钢筋笼;

d)再安上夹持器及震动锤,并向加料孔中灌入砼;

e)提升成孔器,留下钢筋笼及砼;

f)成孔器完全提出地面,并移至下一根桩位。

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快乐成长、持续创新、富有爱心。

思想理念:以创新为根、以人为本、以制度为涵、以资本为翼。

认识理念:达成共识是避免障碍最重要的举措;形成承诺是杜绝借口最重要的武器。

创新理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果没有持续创新,优终会变为劣。

人才理念:基业长青在于优秀人才的持续拥有和优秀人才的连续汇聚。

制度理念:伟大的制度可以让平凡的人变得伟大,糟糕的制度可以让伟大的人变得平凡。

作风理念:以当下行动为向导,快干、干成、干好。

目标理念:以成果为导向,永不放弃。

执行理念:没有条件、没有借口、没有不可能。

修课理念:智慧、大愿、大行、慈悲为入常乐度苦厄的基础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