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土乇遗址 |
释义 | 介绍1985年,长沙市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城南约20公里的长沙县南土乇 乡三兴村大塘组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采集的遗物判断,这是一处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遗存。遗址处于湘江东岸的河滩台地上,早年修筑湘江大堤时受到较严重的破坏,部分压于大堤之下,露出河滩的部分长年被江水冲刷,仅存一小台地。为抢救这一濒临毁灭的遗存,1986年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长沙市文物考古人员组织对遗存进行了发掘。遗址发掘面积80平方米,堆积物最厚处1.05米,堆积物底部的河滩为夹砂砾石的湿热风化淋沥层,形成于更新世晚期,年代距今约11000余年。遗存的堆积物内容十分丰富,出土了石器数十件,多为磨制,有斧、凿、刀、镰等,石镰和石刀磨制都十分精致,镰尾磨出绑柄的凹槽,石刀的一侧钻出穿绳抓手的小孔。另外,还有作装饰品的石管等。 南土乇 遗址遗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陶器,不仅种类繁多,有釜、罐、碗、盘等,而且装饰极有特色,绝大多数器物表面有纹饰,形式有彩色绘画、戳印、刻划等多种,图案有太阳、飞鸟、房屋、水波、植物等。有一件绘有鸟纹的彩陶罐,陶质黄白,外施白色陶衣,以黑色彩绘4组图案于腹部,每组绘一高冠长尾之鸟,昂首面对一树,其构思和画技,使人难以相信是7000多年以前先民的作品。堆积物中还清出大量的红烧土,不少红烧土中有炭化了的稻壳,有的陶器胎质中也夹了炭化的稻壳。遗址出土的泥炭经过北京大学考古实验室进行碳十四测定,其年代为距今6990(+或-)100年,如果经树轮校正,可达7300年。 从遗址的遗迹现象和出土物的分析,可以判断:当时已有较高水平的陶器制作工艺,有以水稻栽培为主的农业,已经形成了聚居的群体,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艺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基本公认南土乇 遗址古文化遗存为湘江流域较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的代表。 其他相关原始文明遗址本地区晚于南土乇的原始聚落主要有长沙县腰塘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城东北约30公里的长沙县广福乡梅薮村,该处有一较大的水塘称为腰塘,遗址就在塘边的台地上,亦为1985年文物普查中发现,1988年进行了发掘。遗址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14平方米,遗物堆积厚0.3-1.5米。出土遗物中石器有斧、石奔 、铲、箭镞等工具,陶器有鼎、罐、盘、壶、碗、豆、钵等,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也有黑陶和少量白陶。比较重要的是在遗迹现象中发现半地穴式房基1座,基坑深入地面1米,呈口大底小的椭圆形,底径为3.5×2.5米,口径为5.24×4米,坑口东侧边缘有直径为20厘米的柱洞2个,西侧边缘有直径为25厘米的柱洞3个。门道朝北偏西,宽1.25米,呈斜坡状,近地面处有二级台阶。房基底部平整,有一层似白膏泥的白灰面,白灰面上一层含有红烧土、陶片和黑灰土的堆积物,估计为房顶焚烧倒塌后所致。 腰塘遗址的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其与湘西北属屈家岭文化的澧县三元官、安乡划城岗,湘中的湘乡岱子坪,湘东的平江舵上平,以及江西修水山背,广西马坝的石峡等遗址的文化内涵都有相似之处,既有屈家岭文化因素,又有龙山文化的特点,为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古代文化的汇合处。遗址的下层相当屈家岭文化晚期,年代距今4500年至5000年,遗址的上层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年代距今4000至多4500年。腰塘遗址中古文化汇合和叠压关系,对研究长沙地区古代人类聚落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腰塘遗址上层文化时期开始,长沙的原始居民聚落迅速发展。 根据历年的考古发现,特别是1985-1987年全市的文物普查,长沙地区共发现相当于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约40处,其中长沙、望城两县22处,现市区内2处,已经发掘的除腰塘遗址外,还有市区河西的黄家洲、长沙县的鹿芝岭月亮山、浏阳城关樟树潭、宁乡黄材等。另外,在长沙市内发掘的战国和汉代古墓中也经常出土有石斧、石奔 等新石器时代的工具。 以上所述各处时代距今4000至4500年的遗址。从调查的情况和采集、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考察,本地区这一时期的遗存的特点是数量较以前大大境加,遗址面积也较大,但遗物堆积一般都不厚;出土的遗物中石器种类较以前丰富,队石斧、石奔 、凿、刀等,较多的出现石箭镞,有三棱、四棱,有挺、有翼等多种形式,还出现不少石矛,以及陶、石的网坠。长沙鹿芝岭月亮山、双江赤马殿、浏阳樟树潭等处都有出土,其中双江赤马殿遗址出土的石矛磨制得十分精致。陶器中鼎的数量大大增加,形式多样,出现造型较为复杂的陶 ,还出现了石环、玉诀等装饰品。 古文明遗址展现的社会发展从遗存的这些特点考察,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人口大大增加,聚居地址变迁较大,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较以前发达,渔猎的手段较以前更强,石矛等武器的出现说明已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以考古学资料对照历史的传说众一般认为,龙山时期相当于夏(距今4100年)以前古史传说的炎帝和黄帝等神州人物活动时期。当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大大增加,自然界生长的食物已供不应求,炎帝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白虎通·号》云:“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耒吕 ,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为了生存而发展,各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传说中的炎黄之战, 尤(炎帝之后裔)和黄帝之战等都是激烈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炎帝和尤被战败退到南方,成为活动在包括长沙一带的南方地区的首领。今株洲炎陵县有炎帝陵,炎陵县即酃县,1211年(宋嘉定四年)由茶陵乡置。据晋皇甫泌《帝王世纪》:“(炎)帝葬于长沙”,这是关于炎帝殁葬最早的记载。又宋罗泌《路史》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无论是地下的文化遗物或者是地上的历史遗迹都证明了古史的传说并非无稽之谈。 商周时期,长沙地区的人类聚落较龙山时期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聚落遗存的数量进一步增加,面积更大。根据历年来的考古调查发掘以及文物普查资料统计,全市发现这一时期的遗址50多处,面积上万平方米的不少,浏阳高坪乡斑竹村黄泥岭遗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在长沙现市区范围内已发现或发掘的商周遗址就有好几处,有位于岳麓山麓的槐树坪、湘江西岩边的黄家洲、城东现火车新站附近的杨家山等遗址。另外,还有长沙县的烟墩冲、接驾岭、鹿芝岭、金井,浏阳县的樟树潭,宁乡的黄材等遗址都进行了发掘。黄家洲遗址出土了不少窑的遗迹,接驾岭遗址还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子遗存。其次各遗存中出土的遗物较前更具有特色:陶器中出现了大量的印纹硬陶,陶器胎质坚硬,叩之有声,表面饰模印的云雷纹、叶脉纹、棱格纹等纹饰。更重要的是,大批的青铜器出现,有青礼器鼎、尊、觚、爵,乐器铙、兵器戈、矛、刀等。出土地点以长沙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四县皆有,其中以宁乡最多。初步统计长沙地区共出土商周青铜器约300件,其中重器约60件,其中仅宁乡出土最有特色的青铜大铙就有近30件。 在长沙地区商周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中,可以找到当时聚居在此地的先民们几方面的信息:一是人口的数量较以前进一步增加;二是生产技术更进步,陶器的烧制特别是青铜器具的铸造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三是文化已相当发达,宁乡出土的青铜四羊尊、人面鼎、大铜铙等都堪称国宝;四是人们交往的增加。当时长沙地区的居民有两类:一是土生土长于本地的氏族,一般都认为是三苗,根据《史记》等记载,其活动范围当在今洞庭湖周围一带。三苗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亦即后来的古越族,他们是印纹硬陶文化的创造者。另一类是从中原南下的氏族,长沙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有不少和中原出土的一模一样,如宁乡出土的“戈”卣、“癸(举)”提梁卣、“巳(举)”分档鼎等,铭文的字体和器物风格都与中原完全相同,应是中原氏族南下携带而来。还有部分铜器,具有明显的地方风格,在中原地区找不到类似的器物,如青铜大铙。宁乡出土的铜铙,不但数量多,且体积大,最大的高1米多,重达成221.5公斤,而在安阳殷墟仅出土过高12厘米的小铙,且为数极少。这些青铜大铙应该是在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下本地民族铸造的。文化遗物中反映出来的这种中原与南方的关系,在历史典籍中也可找到株丝马迹。据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逸周书·王会篇》记载,西周成王时(前11世纪)各地向周天子贡献的方物中,有“长沙鳖”。说明在商周时期长沙已为中原朝廷的臣邦,有较为正规的交往。 人类居住点的不断密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相互交往的增加,预示着人类聚居的高级形式——城市即将产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